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邮政部门在信函机械化、自动化分拣处理设备的研制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就开始了实行信函内部处理机械化、自动化的总体规划和作业流程组织的研究。各国邮政部门根据各自的国情和信函业务作业的特点,设计出适合本国的信函内部作业处理流水线,组成信函自动分拣处理系统,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2.
日本将推行新的邮政编码制度自1968年推行邮政编码制度以来,日本邮政部门已经实现了信函分拣作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此外,日本邮政部门还自1988年开始配备“自动识别信函寄达地址分拣机”,在一些邮局中,已经能够利用该分拣机完成投递排道作业。但是,由于邮政...  相似文献   

3.
OVCS信函分拣系统维护经验哈尔滨市邮政局于新华OVCS信函分拣系统是高科技设备,是邮政现代化的一面旗帜,它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信函分拣人工作业的落后面貌。信函分拣机的引进,减轻了分拣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了信函的传递速度,缩短了时限。作为设备的维护部门,...  相似文献   

4.
《中国邮政》1990,(3):42-43
30年前,捷克斯洛伐克邮政部门就开始实施邮政分拣机械化。首先,从包裹分拣入手。到1988年,捷全国已安装了13台包裹分拣机,其中有两台已更换了新机型。解决了包裹分拣这一主要问题之后,邮政部门又着手信函分拣机械化。机械化或自动化的先决条件是使用邮政编码。因此,从1972年开始,全国普遍推行邮政编码;从1975年开始,实施信函分拣机械化的主要准备工作,例如信  相似文献   

5.
与信函分拣机配套的信把处理设备沈阳邮政通信科学研究所郭志强郭宇东一、概述在邮电部的统一规划下,我国邮政部门引进信函分拣机的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信函分拣机的引进与应用,标志着我国邮政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达到了新水平。但由于受资金限制,引进的信函分拣设备主要...  相似文献   

6.
在大城市试行平信直封投递局分发方式的探讨刘建军随着现代社会对邮政需求的不断发展,邮政逐步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的处理手段,尤其在“八五”期间大量使用和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分拣设备,在信函处理方面到1995年底已有35个城市57套自动化信函分拣设备投...  相似文献   

7.
北京邮政枢纽信函分拣部门进口的信函自动分拣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开始进行试生产。该系统是我国邮政部门进口的第一套设备数量最多,处理能力最大,功能最完备,技术最先进的信函自动分拣系统。该系统选用了自动标码和人工标码相结合的标识码技术体制。  相似文献   

8.
美国皇家邮政是怎样提高邮政编码准确性的魏慧军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使用了信函分拣设备。机械化分拣离不开邮政编码,邮政编码书写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分拣质量。因邮政编码书写错误而导致错分,不但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和损失,同时也会给邮政部门增加成本,这个问题正...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邮政事业的迅速发展,邮件分拣不断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迈进。信函分拣机的引进和使用,创造了人工无法达到的高效率,成为科技兴邮、实现中国邮政现代化进程中的又一个亮点。但是,任何事物的完善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信函分拣机  相似文献   

10.
蒋辰 《中国邮政》2003,(3):27-27
随着邮政业务的发展,信函自动分拣设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信函自动分拣已经成为邮政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上机率,实现准确、迅速的分拣,信封必须规范、标准。为此,1993年国家颁布了GB/T1416-93信封标准,明确规定了信封的物理和几何参数,要求各生产单位和检测部门要按标准规定进行生产和检验。最初,各生产单位和检测部门使用台式信封色度仪进行信封检测。但台式信封色度仪为专用计量设备,体积较大,只适用于实验室的检测。为了满足信封监管部门、信封生产厂家和邮政营业部门在生产、分拣和收寄等环节快捷检…  相似文献   

11.
美国邮政总局自70年代中期以来,在实施信函分拣机械化自动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迄今为止,邮政包裹的分拣却仍处于手工作业状态。随着包裹业务量的不断增长,这种低效率笨重的作业方式,已不能适应包裹业务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邮政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信函分拣已逐步实现了自动化,使信函内部处理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这些信函自动化分拣设备由于没有自动除尘功能,投入使用以后,给每日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为此,大连市邮电局与原邮电部第三研究所、郑州蓝达空...  相似文献   

13.
三、信函分拣工艺流程优化的配套改革随着我国信函分拣系统的大量引进并投产使用,机器上机率不高已引起了人们关注,为此,有必要对影响信函分拣机上机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1.当前影响信函分拣机有效上机率的主要因素(1)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传统的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我国现有邮政通信生产业务管理制度和办法大部分是基于生产作业方式以手工为主而制订的。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的实施,邮政通信的生产力的技术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邮政的主营业务信函分拣处理的机械化使得邮政原有的生产管理制度和新的生产力方式之间产生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宗言 《中国邮政》1996,(3):17-18
我国信函分拣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宗言在纪念中国邮政开办100周年之际,回顾并展望我国信函分拣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信函收投历来是邮政的主要业务,而信函分拣机械化的水平则是一个国家邮政现代化的标志。我国邮政确定实行信函分拣机械化是在本世纪的7...  相似文献   

15.
余其铭 《中国邮政》1994,(11):10-12
我国信函分拣设备引进工作综述余其铭一、概况70年代末、80年代初,部领导就开始考虑引进国外先进的信函分拣设备,首先准备在我国最大的邮政枢纽─—北京邮政枢纽用国外先进的信函处理设备,装备一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信函处理车间。经过数年的准备、技术咨询、交流和...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在邮件自动分拣中的应用——邮件自动化分拣技术发展的新走向邮电部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丘镜晃一、邮件自动分拣发展概况高速、高效地进行邮件分拣,一直是邮政部门追求的目标。与包裹、片刷相比,信函因易于实现标准化和规格化,因此,率先在70年代就用上了高速...  相似文献   

17.
管好用好邮政设备袁锦富为了适应邮政业务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各地邮政部门先后添置了包裹收寄机、自动过戳机、信函捆把机、邮储利息计算器等设备。一些县市局的发行、邮储等业务的处理用上了微机。邮政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增添新设备,购...  相似文献   

18.
(一)早在70年代,我国信函分拣机械化作业就开始了准备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邮电部第三研究所;着手研究信函分拣机械化作业的体制、实施方案;研制信函分拣机及其配套设备;根据全国邮政网的组织划分邮区,着手编制全国邮政编码;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协作  相似文献   

19.
建立信函分拣设备维护体系的构想周焕德,陈德 ,王之雄近几年,我国邮政部门先后从日本、德国、比利时引进了60多套信函分拣设备。大量的信函分拣设备投入实际生产后,设备的维护就成了头等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全国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维护体系谈些认识。一、...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商业信函智能处理系统,是沈阳市邮政通信科学研究所,为邮政部门办理商业信函业务而开发的自动化处理系统。该系统于1991年5月开始开发,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于1991年10月实现了现场单机投产运行。1992年1月实现了计算机联网投产运行。1992年3月信函自动封装设备调试成功,实现了信函产品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