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旅游合作的内涵与概念演进及其重要作用,认为已有的旅游合作基础和合作的必要性对广西与东盟进行旅游合作具备了可行性,提出发展多样化的区域旅游协作和建立相关研究机构等来加强广西与东盟的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2.
充分发挥广西的比较优势,加强与东盟的旅游经济合作,能为双方的经济腾飞再助一臂之力.本文通过分析广西与东盟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对如何发展广西与东盟的旅游经济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位于中国—东盟的结合部,是中国通向东盟、东盟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广西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与东盟的旅游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效。面对自贸区成立的新形势,广西与东盟已具备合作开发旅游市场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如何更进一步推进广西与东盟合作开拓旅游市场,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深入。广西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本文将在合作博弈的分析基础上,探讨广西旅游业如何在立足自身旅游资源,抓住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契机,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深入.广西是中国一东盟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本文将在合作博弈的分析基础上,探讨广西旅游业如何在立足自身旅游资源,抓住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契机,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深入。广西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参与者。本文将在合作博弈的分析基础上,探讨广西旅游业如何在立足自身旅游资源,抓住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发展的契机,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加快发展给广西带来了重大机遇。文章分析了广西与东盟开展科技合作的优劣条件,提出了深化广西与东盟科技合作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构建广西—东盟科技交流与合作服务平台,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和发展,是广西借助东盟国家相关资源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建设广西—东盟科技交流与合作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7,(27):237-239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分析了海南与东盟旅游合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海南与东盟旅游合作的5大优势:区位优势、平台优势、人文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和航线优势。最后从旅游合作机制、用好琼籍华侨资源、加强邮轮合作、实施差别化合作、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旅游教育合作等六大方面提出合作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外物流》2007,(1):63-63
2006年11月2日,中国—东盟“物流合作高层论坛”在广西南宁市顺利召开。本次物流论坛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一次举办的物流高层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共同主办,由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与中国东盟博览事务局共同承办。本次论坛还得到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王永章(国家化部化产业司司长):中国十分重视与东盟各国的化合作。我们之所以提议举办这次论坛,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与东盟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精神,在10+3和10+1框架内寻找与东盟各国合作发展化产业的重要途径;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广西首府南宁市举办这次论坛,是因为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各国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同时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我们想在此基础上再搭建一个中国与东盟各国整合化资源、加强项目合作、促进化繁荣、共谋产业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13):249-25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促进了广西旅游经济的国际化。作为旅游人才培养摇篮的广西高校课程也应适应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培养面向东盟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为此广西高校需在此背景下借鉴东盟旅游强国的有益经验,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模式,服务中国东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2010年11月26日,由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文化产业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在广西南宁市隆重开幕。中国文化部、广西文化厅以及国内相关文化产业的代表、专家学者,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馆的总领事、文化官员共9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4.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和我国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给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本文提出了广西中小企业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和中国—东盟博览会合作平台及机制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将在更高水平上发展,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新的跨越,需要围绕既定目标采取新策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为广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为广西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广西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将在更高水平上发展,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新的跨越,需要围绕既定目标采取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加深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提高产业链互联互通水平已成为推动双方贸易关系更加紧密、增强服务贸易的互补性及推动开放格局的必要手段,构建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成为加快提升中国-东盟贸易关系的紧密性、增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互补性、推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开放格局形成的应然之举。文章拟采用政策分析法,对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广西区域企业与东盟跨境产业链的构建途径。为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服务业的互补性发展,促进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开放与发展,应鼓励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设跨国服贸投资平台,增强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中国和东盟国家90%的贸易商品实现零关税,并实质性地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广西作为中国—东盟交流与合作的枢纽和前沿地位更加显现,成为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交会点。在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合作更需要新思维,广西扩大开放合作更需要新智慧。  相似文献   

18.
江苏-东盟科技合作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的大多数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它们对开展科技合作、整合创新资源、发展产业链有着强烈的合作意愿和现实需求。随着2012年“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的正式启动,我国与东盟的科技合作也开始了新的篇章。文章针对江苏省与东盟科技合作进行探讨,分析东盟国家的科技特点,探索江苏与东盟科技合作的可行模式,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1月28-29日,由广西财经学院和广西财政学会联合主办,广西(东盟)财经研究中心和广西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交流处共同承办的"2015年中国一东盟财税合作论坛"在南宁召开,来自国内外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广西财经学院总会计师宁旭初主持。广西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卞成林、广西财政学会会长苏道俨、广西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广西—东盟发展服务贸易在促进企业技术积累与创新、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的意义,以及双边发展服务贸易在资源、政策、平台等方面具备的优势,研究广西—东盟在金融、旅游、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服务贸易现状,提出在促进广西—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时,政府和企业可以选择的应付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