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经济人"假设的含义与拓展 "经济人"概念是当今主流经济学或正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之一,在经济学分析中被广泛应用,每一位从事经济研究的人,都会对这一假说作出自己的理解,并以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行为经济人的三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保军 《经济学家》2006,76(5):12-18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越来越成为反主流学派批评的重点,固守经济人假设被认为是主流经济学在许多领域无能为力的原因。行为经济学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经济人进行了全面验证,发现经济活动中的人事实上具有“有限利己”、“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的特征,我们把行为经济学的这一系列发现概括为行为经济人假设,并且认为行为经济人为经济学开拓新视野、研究新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定,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说明:“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在经济分析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比其相反的假设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当代经济学正是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大大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4.
"经济人"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假定,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说明:"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在经济分析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比其相反的假设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当代经济学正是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大大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基本假设的经济人,自从亚当·斯密提出以来,受到众多西方不同时期的经济学流派的挑战和修正。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提出了有别于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在综合比较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异同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两者对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贡献作用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在马克思经济学逻辑基础上提出的,这一假设主要强调了人的行为与外部约束条件的动态交互以及约束条件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相对理性程度的多要素动态评价体系。这一研究不仅试图挖掘、提炼出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经济人以及理性分析的科学内涵,而且还将对构建一个更为贴近现实、更为客观、对现实社会更具有指导意义的经济学方法论体系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7.
生态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对传统经济学提出了严峻挑战。认为生态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物的可替代性假设、价值观和财富观四个方面提出了挑战;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经济学缺陷的根源,辩证分析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系,指出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各自运用范围;最后对生态经济学定位和分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董全亮 《当代经济》2008,(11):138-139
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都强调了人的自利性,但两者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对于自利性的态度、自利性的克服等观点都有显著差别。但是在不少文献特别是管理学文献中二者却被等同,这导致了对经济人假设的错误认识。本文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学的三大经典假设——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信息的不完备与不对称假设、机会主义行为假设出发,对政府审计人员的不规范行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遏制不规范政府审计行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而理性假设也经历了由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的发展,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更为贴近.完全理性是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而有限理性假设的发展是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本文首先论证人的本性并非绝对利己,利他主义是合理并存在的,接着对理性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最后对理性假设的发展以及其对经济研究方法的转变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很著名,核心意思是,人都自利,倾向于趋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近三十年来,中国厉行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发展,倡导市场经济的经济学也跟着大红大紫。但三十年下来,社会失序、道德滑坡,于是不少人对经济学的这一理论假设满腹狐疑,以为社会如此混乱,鼓吹理性经济人的经济学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12.
人的异质性:"经济人"假设的新内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人”与“有限理性经济人”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性的经济假设,在这两个假设中,人是“同质”的。然而“同质”的“经济人”假设是不符合现实的,因为现实中的人既是异质的又是同质的。在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异质性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催生了很多新理论。  相似文献   

13.
论经济学的出发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幸强国 《经济学家》2001,(3):112-118
“社会人”和“经济人”是经济学的两种不同的出发点,经济学本质上是包含人的“终极关怀”的社会科学,因此,以“社会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更为合理,在“经济人”假定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是经济学的重大进步,然而,数学方法本身不是经济规律,而是经济学的工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它能够并且有必要借鉴,改造,消化以“经济人”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服务,这就是“社会人”和“经济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公共行政学对行政行为的分析和规范必须以行政人分析为基础。由西方经济学中引入的“经济人”假设,基于假设适用范畴的特定性、方法论上存在的明显不足,所以“经济人”假设不适合我国公共行政,我国行政人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公务人”,其行为假定最大的特征在于集体主义功利性和公共性。  相似文献   

15.
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的逻辑起点都要依据经济学假设展开,"经济人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基本假设,即精于计算、理性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其过度张扬人的自利导致主流经济学在经济界标和社会界标上错位,虽然经过修正和完善,加入了制度、伦理道德的因素,却仍不免陷入人本贫困。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直坚持人本导向,确立了人本思想的研究地位,通过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实现了自我扬弃和超越。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过程中,仍要坚持人本导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视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价值,尊重人本精神,强化经济学对人的研究与深化。  相似文献   

16.
赵璐  侯建明 《当代经济》2006,(16):12-13
科学总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设.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人性的假设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逻辑分析的基石.自从"经济人"假设提出以来,关于"经济人"争论之波此起彼伏.限于篇幅,在本文中,笔者只讨论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对于"人性假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总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设。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人性的假设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逻辑分析的基石。自从“经济人”假设提出以来,关于“经济人”争论之波此起彼伏。限于篇幅,在本文中,笔者只讨论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对于“人性假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是经济人的假设,它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的抽象。经济学家认为利己性是经济人的本性,利己心是每个人经济行为的动机。首先,经济人是自利的,即每个人在做出经济行为选择时,主要考虑自我的利益,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同时,经济人的利益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非经济利益。非经济利益,通常表现为追求个人名誉、地位等。其次,经济人的利己主义会产生  相似文献   

19.
人性假设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有什么样的人性假设,就有什么样的适合这种人性假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意蕴。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有三个维度:哲学层面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经济层面上人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资本主义经济层面上人是阶级人。从方法论上看,阶级人假设与经济人假设的不同导致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根本观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自从“经济人”假说诞生以来,以其为基石的各种理论不断发展,也进行着学术争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是以自利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人”学说,存在伦理道德缺失的不足。本文认为,应该用“经济人——文化人”理论取代传统的“经济人”学说,因为“经济人——文化人”假设相对于旧的“经济人”假设,充分考虑到了道德约束的个人效应和社会效应,从而为“经济人”主观为自己、客观利他人的必然逻辑提供了社会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