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回望2017,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这一年,全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形势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稳中向新;这一年,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纵深推进,极大地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这一年,粮食产量1.23万亿斤,农民人均收入有望突破1.3万元,绿色生产让现代农业增添朝气,不断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对上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坚持这条方针尤为重要和迫切。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并且正在朝着率先基本实现农业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为全面实现这一工作目标 ,必须认识农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以及所应采取的工作方略。一、基本特征(一 )国际化。农业产品从品种、品质、价格到所能实现的价值都与全球经济相联系 ,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日益受国际市场制约。一方面 ,我国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受到国际市场强烈冲击 ,另一方面又为我国农村经…  相似文献   

4.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推进农村“三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发展新阶段,面临战略性结构调整,能否顺利完成这一任务,事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实现的成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这也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框框,在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上做文章,在加快劳务输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上下功夫。这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素质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一、要把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一项战略措施和迫切任务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能不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能不能登上新的台阶,农民生活能不能达到小康水平,这是能否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前不久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下大力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中央的这一决策非常正确,切中要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业连年增产,农村市场繁荣,农民收入普遍增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比,农业这  相似文献   

7.
这次全区农村工作会议是在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区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部署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下面,我讲五个问题。一、深刻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形势与面临的主要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90年代以来,新会市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经济连年发展,农民收入连年增长。这是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性支柱农业和主导产品,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农村经营管理机制,增强农业整体素质的结果。但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初实现农业现代化,任务十分繁重,制约因素不少。  相似文献   

9.
<正>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这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个重大转变,是我们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优化农业农村政策的重要指针,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深 《农村经济》2003,(11):54-55
一、当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1 农村人口老龄化。随着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地提高 ,特别是在我国人均耕地减少的状况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 ,青、壮年劳动者纷纷外出打工 ,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又由于农村老人的消费观念保守 ,农村孩子的消费观念尚未成熟 ,加上他们挣钱能力差 ,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消费需求较弱。2 农村居民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大。农民经营农业承受着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这双重风险使得农民收入不确定性增大。农业生产周期长 ,再加…  相似文献   

11.
谈加快农村资金积累的措施骆杉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就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多渠道地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共同点,都是围绕国家农业农村重大发展战略,突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谋篇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和工作重点的准确把握和政策的连续性与针对性。这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将打赢脱贫攻坚战放在首位,体现了脱贫攻坚战在我国三大攻坚战中的重要性和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地位。然后,文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农村发展关键问题的解决,进行具体部署和施策。同时,除了中央一号文件外,这两年农业农村部紧密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布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这两个一号文件相互联系、相互配套,既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具有整体方向上的引领,又对各地在贯彻落实时具有操作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对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研究毛东凡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热点。如何推进这一改革,使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这是当前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河南农业与农村工作时指出,要“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4.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新形势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积极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2 0 0 0年 1月 ,中央提出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年来 ,农产品供给充裕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农民生活继续改善 ,农民收入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 ,农村社会稳定。但是 ,由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爬坡”阶段 ,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高层论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三点深层次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三点深层次的考虑。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着活棋,这一步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之所以提出要加…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工业的蓬勃发展中,如何防止可能出现的农业萎缩现象,使农业和农村工业得以协调发展,这是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两年来,苏州农村一批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村,建立了农业“双轨管理制”,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面对加入WTO后短期内农业生产挑战大于机遇这一事实,我们如何有效地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了今后一个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多予、少取、放活,为我们在新的时期更好地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切实解决一直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资金短缺问题。所以,要使未来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新的突破,就必须千方百计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加快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真正成为吸引资金的一片热土,成为回报效益较好的产业…  相似文献   

18.
城郊农业功能地位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存在于城市周边地区、经济上依附于城市经济、集约化程度高的城郊农业,是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渗透力最强、工业反哺农业可能性最大的农业生产区域。利用城市相对雄厚的财力,建立合理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这对于顺应工业补贴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一历史趋势,拉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消除二元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服务产业化的新模式与新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目标应当是:实现农村小康化、农业现代化、农民文明化、环境优美化。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是实现农村服务产业化。为此,要摒弃官办的农村服务旧模式,开创富有生命力的新模式,这就是“民营国助、合作为主”。为促进农村服务产业化,需要一整套新政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合作制发展的重大突破──对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理论思考申忠一农村合作基金会是继农业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重要成果,既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创举,更是农村合作制发展的重大突破。党中央对这一新生事物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有其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