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研究以对山东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调查为基础,发现非遗饮食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对外宣传与推广的力度不足,社会大众的保护意识淡漠,后继传承力量相对薄弱,保护传承缺乏创新发展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山东省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护好本国的文化安全成为保护国家安全刻不容缓的新任务,特别是保护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基于对浙江海宁、嘉兴两地的调研数据分析,重点研究影响海宁皮影戏面临失传危机的原因,建立联动机制,推动保护皮影戏发展的长期机制。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在对张家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6.
江苏传统制茶技术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具代表性的有唐代宜兴阳羡茶制作技术、元代宜兴金字末茶制作技术、明代宜兴岕茶制作技术、清代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术、近代连云港云雾茶制作技术、当代南京雨花茶制作技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江苏传统制茶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承和应用两个方面。传承价值包括地域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传承,应用价值表现为促进当代茶叶生产和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7.
8.
从旅游开发角度协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从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入手,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型协同、体验型协同、创造型协同等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负影响的基础上,建构旅游化生存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模型,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包括政府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企业和游客行为等四个子系统,并以赫哲族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进行解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产业融合是现今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产业融合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其价值的深度发掘。景宁是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和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内自然村落民间文化悠远,是畲族宝贵的财富。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构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融合发展模型,提出融合发展路径,不仅有助于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与保护,而且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集聚区域更好地抢救、保护和发展传统非遗文化提供借鉴与启示。[方法]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景宁县的主要少数民族自然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与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存在习俗、民歌、服饰濒临消失、古老建筑、仪式举办场所濒临泯灭、医术、药物、偏方面临失传和特色工艺缺乏传承艺人等问题。[结论]景宁县少数民族农村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可选择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3种有效路径,在建立产业协调机制、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培育非遗文化载体阵地和拓展旅游开发新手段、新途径等方面下功夫,更好促进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我国当下知识产权法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影响下,创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被认为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该领域国际法制现状的分析,将帮助我们正确对待学者们所谓借鉴国际经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健康与养生需求和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为康养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里蕴含着大量养生元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平泉的皇家特色饮食风味独特,改刀肉、御膳糖饼和八珍御酒是其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刘红霞 《现代食品》2023,(3):221-224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世代相承、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等相同之处,还具有种类丰富、价值较高、崇尚中和、乡土味浓的个性特征。通过调查河南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总结其饮食类非遗的特征,有利于增强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为保护和传承中原饮食类非遗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7.
江西号称"戏曲之乡",流行于以湖北黄梅、安徽宿松、江西九江为中心的大江南北五十余县的黄梅采茶戏,西流到赣东北的一支,仍叫采茶戏。目前,赣北戏曲文化正日渐消融,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愈显迫切。本文主要论述赣北黄梅戏的历史形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Arc GIS10.5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结构上,传统技艺所占比例最高,曲艺所占比例最少;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分布的特点,多集中于洛龙区、老城区,呈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在县域的数量分布以洛龙区、老城区较多,新安县以及洛宁县较少,有着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23~25日,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