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试论“橘逾淮而北为枳”之“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礼·考工记》中“橘逾淮而北为枳”之“枳”,究竟指的是何种柑橘,说法不一。作者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考证及有关柑橘种类性态的观察比较,推定“枳”指的是香橙(Citrus junos),并指出此句不能作为植物嫁接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在课程教学设计环节融入思想政治因素,进而实现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有机结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的一种教育理念。《林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林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以及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将思政元素融入《林业经济学》课堂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林业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挖掘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对原有教学环节中教学方案设计、考核方式、授课形式以及课堂实践等内容进行实践创新,进而阐述其建设成效,以期有效推进《林业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全球一体化趋势让现代企业不得不对其管理思想重新思考,而墨子作为墨家管理学派的创始人,其鲜明的思想主张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发展起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墨家“尚同”思想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阐明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并分析企业管理融入“尚同”思想的具体表现,希望对企业管理理念发展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周易》与中国古代农耕思想以及现代农业的影响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周易》朴素的辩证原理如“三才”思想、“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对立统一原理与中国古代农耕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表明:《周易》对中国古代在耕思想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独具持色的优良农耕传统。我国现代农业栽培耕作体制是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周易》精辟的辩证原理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学书录》补正六则冯秋季(秦皇岛造纸总厂)一、《洛阳牡丹记》之初刻及其“花品叙”之误王毓瑚先生(中国农学书录)①第66页“洛阳牡丹记”条言是书“流传颇广”,但对其初刻只字未提。今按:是书初刻为治平三年(1066)或四年。《欧阳文忠公全集·外集》...  相似文献   

6.
将端午节文化的非物质性因素有效融入到粽子食品包装设计中,可满足消费者对其包装文化精神和使用功能的两大需求,提升产品的吸引力。本文通过对端午节传统文化背景故事进行探索,利用语言学中转义的概念和方式,将历史事件和人文精神转变为现代包装设计的表现语言,再将其提炼运用到粽子包装设计中,对端午文化进行提炼和转移的做法,不仅丰富了端午文化呈现的方式,也是探索粽子食品包装设计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重视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饮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重要而又最富代表性的一部分。在高校"中国饮食文化"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渠道,经典著作《论语》中的思想、《黄帝内经》的理论、"阴阳五行"的观念无一不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的当今,纺织机械的设计理念也在发生变化,绿色设计逐渐开始得到重视。作为一项与传统设计区别较大的设计理念,绿色设计融入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纺织机械设计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绿色设计的实现,不仅需要以先进理念为指导,还需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本文结合我国纺织业发展方向,对纺织机械绿色设计的关键技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浙北牡丹王     
牡丹为我国传统名花,又名花王、富贵花、洛阳花等,居群芳之首。唐代李正封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从此“国色天香”就成了牡丹的代名词。牡丹的栽培历史悠久,题咏和专著颇丰。宋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牡丹专著,其他尚有《陈州牡丹记》、《天彭牡丹谱》、《牡丹八书》、《曹州牡丹谱》等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0.
《税法》课程思政是将税法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其教学改革与探索将有助于深入贯彻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农林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背景下《税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围绕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农林高校《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培养出具有依法纳税、节税的良好意识和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及“三农”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胡火金 《中国农史》2004,23(1):119-120
郭文韬先生所著《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研究》是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第一部专著,是农业思想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以往农业思想史方面的研究一般是零散地融入社会历史及哲学文化等研究中,也有的就某个方面某个专题进行。该著可谓对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史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的专家对传统的思想提出了挑战,提出了“企业再造”的理论,主张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组织进行重组、再造。1993年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出版了《再造企业—工商管理革命宣言》一书,其全新的思想震动了管理学界,一时间掀起“企业再造”、“管理再造”理论热潮,同时也使不少企业开始了“企业再造”理论实践的尝试。“企业再造”理论对中国国有企业而言,有借鉴价值。作为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主体的国有粮食企业,如何适应改革的要求,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中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如何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应变能力,发挥最大…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民主:我们仍然在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1月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施行5周年的日子。村民自治以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多年的发育和实践,在逐步而又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农村的形态,用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副司长詹成付的话来说,“这个实践过程早已超出了单纯的村民自治,最主要的是对农民的思想启蒙,在农村引入了民主理念,在9亿农民中树起了一个大写的‘人’字。”然而,这一民主建设的进程正在进行之中。它在克服一个个传统体制固有的问题的同时,又不断地面对着“单兵突进”、配套改革还跟不上的新困惑。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施行5周年之际,我们编发了长期关注村民自治问题的山西省运城市民政局副局长魏荣汉先生的文章,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山海经》两处记有“建木”。古今学者多从神话角度释其为“神树”,何树不明。笔者试从民族学、民族语言学、古植物地理学等角度,考《海内南经》“建木”为热带树种“蚬木”;考《海内经》“建木”为亚热带树种“杉木”。  相似文献   

15.
潘法连先生《读(中国农学书录)札记》先后在《中国农史》发表了三组共23则,对于《中国农学书录》,略者详之,误者正之,分者合之,含混者明确之,用功颇巨,有裨学林。唯其中有以不误为误,以误证正的,有欲详而未详的,也有增加了新的混乱的,兹不忖谫陋,愿陈鄙见,就教于潘先生。一、沈立《海棠记》部分内容还见于宋人引述,沈立还撰有《牡丹记》十卷。《中国农史》1984年第1期《读(中国农学书录)札记五则》(以下简称《札记》)中“《海棠记》的撰作时期及其内容”一节,据陈思《海棠谱》补沈立《海棠记·自序》,以明其大致内容及撰作时期,极是。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22引《复斋漫录》云: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思想的战略意义段应碧,肖万钧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读《邓小平文选》,我们深深地感到,邓小平同志在关于当代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中,始终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范蠡救子”的故事蕴涵着谋万世、谋全局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精神和谨慎乐观、防患未然的民族品格,彰显系统思维、本质思维、战略思维的深度思维方式,具有丰富的思想价值。肤浅的阅读往往使其深邃的涵义隐而不彰,问题可以将思维引入纵深系统的认知,按照“是怎样,为什么,如……会怎样”的问题模式探究文本的内隐价值,是获得传统思想智慧之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江苏双季稻的始期问题历史上对江苏双季稻的起始,说法不一,如清朝林则徐、李彦章、程瑶田等,据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认为江苏双季稻最初种植于三国东吴。有的据山谦之《南徐州记》“民种稻则溉热水,一年再熟”,称最早记之于南北朝的宋。笔者研究,在无其它资料能够证实上述说法之前,最好还是暂定起始于唐比较稳妥;即使是唐,江苏双季稻的种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营管理》2006,(9):15-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需要思想、理念创新,需要制度、体制保障,同时也需要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孙勇就财政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采访了财政部部长金人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也融入了这次富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大潮之中。从1994年1月1日起,农村信用社将根据“两则两制”,全面实行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和《农村信用社会计制度》。这次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国际通用的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是对沿袭了几十年的传统管理模式的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