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不仅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内部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0年9月,中国正式宣布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展现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出了要求,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绿色金融是推进“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开展,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二者平稳发展,更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涉及碳金融业务,并不断进行碳金融产品创新,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同时也面临环保风险评价复杂、碳交易定价权缺失,以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规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分析中外商业银行碳金融活动的差异,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升级,促进低碳金融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永芳 《商业时代》2012,(15):58-59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实现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显得刻不容缓。在这个重要时期,如何加快商业银行向低碳银行模式转型,推动碳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指明了碳金融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通过回顾低碳银行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并由此提出了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构建低碳银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韦晨 《江苏商论》2023,(1):95-97+104
在致力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江苏省不断创新实践,从政策引导,试点合作,资源投入等各方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助力“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对江苏省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绿色转型之间的影响关系及作用机理,提出绿色金融助力江苏省企业绿色转型的具体路径,以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低碳转型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形式,绿色金融的发展有效赋能企业低碳转型。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通过资源配置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技术创新,促使中小企业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文章从中小企业低碳转型的现状中分析出中小企业低碳转型面临的五大制约,讨论绿色金融对中小企业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和影响,研究中小企业低碳转型与绿色金融接轨面临绿色金融核查标准不统一、激励政策力度不足以及法律体系滞后等问题,进一步借鉴国内外绿色金融助推中小企业低碳转型的经验,提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市场整体参与度、优化“减碳”激励政策、提高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完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束,低碳经济和碳金融成为我国金融界关注的焦点。碳金融业务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领域进行了尝试性地创新实践,但仍存在一系列因素阻碍了"碳金融"业务的创新性发展,如何开展碳金融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雳  成巧云 《商业科技》2010,(25):167-168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束,低碳经济和碳金融成为我国金融界关注的焦点。碳金融业务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领域进行了尝试性地创新实践,但仍存在一系列因素阻碍了"碳金融"业务的创新性发展,如何开展碳金融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碳金融的承载与推动。商业银行作为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主体,在碳金融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稳步增长,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逐步开展,碳金融产品和业务不断创新。同时,在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中存在缺乏政府扶持政策,专业复合型人才匮乏,碳金融风险防控措施不完善,碳金融服务和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提出了健全碳金融激励机制和制定扶持政策,组织专门机构和专业团队,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加大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梦”这一历史发展主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面临经济转型的浙江摆脱金融危机、走向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这其中,“碳金融”这一新型低碳经济投融资模式,尤其是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将在未来浙江经济转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金融市场当中所发生的科技变革,事实上是渠道和经营策略的变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应当紧握住创新机遇,完成大数据转型。本文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和金融科技创新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金融市场变革对于商业银行所产生的影响和威胁,并进一步论述面临时代变革下,商业银行需要从大数据技术环境中吸取的经验,积极制定金融科技创新与转型方案。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8,(2)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不断应用与实践,新兴的应运金融科技的互联网金融作为一项全新的金融模式应运而生,以其特有的便利性和实效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产生巨大冲击和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商业银行创新转型就变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探究了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同时分析积极应用金融科技的优势,由此为商业银行的改革方向和策略提出建议,探索商业银行的创新转型之道。  相似文献   

13.
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碳金融得到了高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的银行都把重点放在了碳金融相关业务的开展上。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碳金融业务的必要性,提出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采用的碳金融业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碳金融业务模式的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融支持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绿色金融”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之路,而“碳金融”是一个相对系统的工程,是低碳经济的一个制高点。所以,要大力发展金融创新,制定其发展的战略规划,让低碳经济与金融支持同行。  相似文献   

15.
马洋 《商业观察》2024,(8):34-37
随着我国对于“双碳”目标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绿色新兴产业得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其中之一。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绿色金融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企业如何借助绿色金融实现自身发展。基于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目前存在的融资难、风险防范意识低以及同绿色金融相融通不够流畅等问题,提出了树立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产业链中经营者能力、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增强信息披露以及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等三点建议,以此三点为路径,致力于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之路。为新能源各企业转型作出路径探索,促进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更好发展,助力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6.
冯少卿 《中国商论》2023,(1):99-101
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日趋增加,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世界各国对于碳排放及低碳经济的关注度不断加强,中国于2020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应对碳达峰和碳中和。商业银行作为中国主要的金融市场,对于绿色业务的转型非常必要,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碳化金融业务不仅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还能够推动碳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本文以碳金融的内涵为出发点,将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作为关注点,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展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有助于中国商业银行推动经济社会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张玉梅  纪静娜 《商展经济》2023,(11):133-136
绿色金融是响应全球社会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发展规模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大。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接着从供应链绿色发展的角度,分别对银行(供应链资金流的核心纽带)以及政府(外部有力辅助)两者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建议。对银行来说,执行差异化绿色信贷政策、建立有效的碳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绿色金融识别与评估系统是提高绿色融资成效的重要保障;从政府角度来看,利用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种力量、借助“一带一路”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发挥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帮扶作用等方面,是构建支持供应链+绿色金融发展长效机制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碳金融对于促进我国低碳型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基于节能减排的绿色信贷机制,为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提供融资,信用担保和增级,提供中介服务,开发碳基金理财产品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时,应密切关注国际碳金融市场;应与各种金融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健全碳金融机构设置,加快碳金融人才培养;防范碳金融业务的经营风险,实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19.
刘鑫桢 《中国商论》2023,(9):118-122
我国提出的“双碳”目标要求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这就要求未来发展中必须不断提高碳生产率。绿色金融有力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进而提升我国的碳生产率。本文采用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对绿色金融是否促进了我国碳生产率提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碳生产率的提高,且技术创新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并通过稳健性检验。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应推动绿色金融的持续发展,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碳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碳金融的迅速发展,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然而这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通过总结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可行性,指出目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因素,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战略上重视碳金融业务发展。通过建立跨国金融战略联盟,设立专门的碳金融业务机构,培养高素质碳金融业务团队,加大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碳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