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雅婷 《现代食品》2024,(1):111-113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美景与美食的有机结合成为旅游业繁荣发展的新趋势,这种结合可以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品尝当地传统美食,感受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本文在分析姑苏运河十景与苏州非遗糕点关联性的基础上,探索姑苏运河十景非遗糕点设计与创新策略,以期为人们创造出独具姑苏特色的美食体验。  相似文献   

2.
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囿于应用策略,忽视了对非遗本体的关注与讨论。本文基于对江浙皖地区部分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实地调研,分析当下乡村非遗面临的三对矛盾,解读乡村非遗在新时代发展中的传承与传播状况,并引入主体视角解读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非遗战略。研究发现,当下非遗的阐释者与持有者相互分离,立场和诉求的分歧使双方对待非遗的态度难以达成统一,而原本作为非遗拥护者的村民,如今也在商业驱使下文化认同感不断消解,由此造成非遗文化在乡村脱域的现象;媒介技术环境催化了这种文化原真性的衰减,导致乡村内外陷入对非遗文化理解与认同的双重迷失;"被想象的遗产"作为消费社会的文化产品在乡村建设中大行其道,精心设计的非遗景观遮蔽了朴实厚重的乡土文明,这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初衷相背离。  相似文献   

3.
新疆作为我国非遗资源的重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特别是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传承是紧迫的时代课题。新疆非遗资源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面临视觉元素单一、更新周期较长、可视化效果不足、交互感有待提高等问题,加强新疆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已经为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应充分利用非遗数字技术功能,制定新疆非遗数字化发展路径,从而提高新疆非遗数字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月红 《山西农经》2022,(8):158-161
女性非遗传承人技艺的发展已经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女性创业就业的热点和优秀文化传承的亮点,更彰显了农村女性智慧美丽、勤劳朴实的品格,也是新时代妇女“千鹤精神”的重要体现。女性非遗传承人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非遗保护视域下女性非遗传承人传承及培育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女性非遗传承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社会影响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适合女性非遗传承人培育及其传承环境建设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吴雷 《现代食品》2023,(5):87-90
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地方特色与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非遗传承人作为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淮扬菜非遗传承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才培养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淮扬菜的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非遗项目名录建设体系完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数量多、分布广,但非遗品牌建设与其资源规模并不相称。通过调查得知,与本省其他资源相比,大众对江西省的非遗认知低甚至存在偏颇;国家非遗日认知度较高,而且人们对保护非遗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是关于江西省的非遗知名度却较低。本着从品牌建设角度提升江西非遗知名度,并以科技助力江西非遗品牌建设,提出整体品牌与项目品牌双管齐下、将科技用于品牌传播环节、将科技用于品牌设计环节、将科技用于产品流通环节、将科技用于非遗展示环节等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7.
创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既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更是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创新性的传承非遗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营养、经济动力、治理基因,面对非遗核心价值背离和传承群体流失、国家发展战略导致保障措施不力和乡村非遗的发展空间持续微缩的困境,推进乡村非遗价值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融合、强化政策落实增强非遗传承的战略性、创新非遗资源耦合支撑助推产业发展将成为传承非遗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域文化的休闲性农业模式的探讨——以苏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发挥地域特色。休闲性农业作为新兴农业发展形势,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和农业文化传承、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休闲性农业的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原则,根植于地域农业文化。该文以苏州为例,对休闲农业的特色、建设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进行了归纳,对休闲农业存在的品牌效应发挥、农业本质体现、文化内涵挖掘、创意力度、推广手段等方面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苏州地区醇香浓郁的农产品资源、悠久动人的农业民俗素材和丰富多样的特色非遗资源,休闲性农业提出了整合休闲农业资源优势、以特色农产品为品牌龙头,融合周边环境文化价值,传承苏州江南文化内涵、深度挖掘苏州农业品牌创新点、组织农业品牌会展,实现休闲农业品牌的目标、引入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品牌信息通道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拓宽消费者接受信息的渠道,使消费方式从线下消费向线上消费转变,因此我国非遗及其文化衍生品的消费群体逐渐年轻化、大众化。由于当前非遗文化衍生品存在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为使福建非遗文化衍生品摆脱产品单一、缺乏创意等困境,根据各类非遗的独特性对其进行针对性和跨领域的多元开发,使非遗文化衍生品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约有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数量和覆盖类型上均居世界之首。近20年来,各地不断探索如何挖掘、保护及传承非遗,并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为唤醒当代人传承非遗、激活非遗创造力奠定了重要基础。《乡村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关系到乡村振兴全局,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保定市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严肃的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引入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体的保护,即通过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严格的口述史记录,重点关注他们的人生经历、技艺传承以及技艺背后的文化生态、文化记忆等,并以此为基础引入网络数据库技术,建立较为完备的非遗传承人口述数据库是保存和传承宝贵文化遗产的创新举措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非遗文化作为宝贵的时代文化精华,扎根于乡土,具有多重价值,不仅有利于拓展乡村文化内涵,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点。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价值,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地融入乡村现代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以非遗文化精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非遗资源三要素为核心的融入方式,以政策保护为保障基础,建成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基本体系,彰显了乡村价值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2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河西埭村在村文化礼堂举办"看民戏赏民俗展民风"——乡村"非遗文化过大年"活动。村民们欢聚在村文化礼堂,把乡村传统过年的绝活亮出来,现场展示打年糕、做米塑、挂灯笼、写春联、玩童戏、看皮影社戏及歌舞表演等多种传统非遗文化习俗,让村民体验传统节庆民俗,同时切身感受乡村发展、繁荣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4.
张哲  陈祺 《山西农经》2020,(2):11-12,15
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众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需求、传统美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如何保护传统美食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使人们了解传统美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保护传统美食文化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是中国传统食品品牌的形象和灵魂,美食短视频作为短视频的一个垂直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本文从民众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需求、传统美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如何保护传统美食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美食类短视频,传统中华美食如何保留“百年老店”的内涵并形成适应时代变迁的恒久美食品牌,是创新型餐饮企业的时代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是"大逆不道"还是"顺势而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关键是要创新。"那些正在消失的"非遗"2005年冬,文化界刮来一阵刺骨寒风,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以韩国在联合国将端午祭申请为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而告终。业界慨忿之余,国务院快速行动,次年公布了京剧等首批51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截至2019年,我国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1372项、非遗传承人3068人,是在联合国拥有世界非遗记录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饮食也申遗     
最近,各地传统饮食“申遗”项目纷纷上马,国家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种提法我不太欣赏。”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叙建、又则认为,“用‘非遗’称号来打广告有何不可?”那么,什么文化现象才合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是否应该被用作商业用途,寻求经济效益?到底怎么做才是保护我们文化遗产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对山东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调查为基础,发现非遗饮食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对外宣传与推广的力度不足,社会大众的保护意识淡漠,后继传承力量相对薄弱,保护传承缺乏创新发展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山东省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渗透率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非遗文化要走出小众化的固化阴影,非遗产品要在快消费时代“出圈”,离不开互联网思维指导下营销模式的重构与创新。产品跨界开发,善用短视频、社交媒体等线上营销渠道,创新线下沉浸式、体验式营销场景,融合线上线下流量资源,强化与目标群体的互动,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获得传播价值和转化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而残酷的民族征战中,为什么唯有中华文化没有被消灭,相反她在不断同化异族文化的过程中得以保留自己文化基因并发展壮大。本文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新发现,探讨伏羲氏族部落从游动的采摘狩猎生活向定居的农耕养殖生活的伟大转变过程,论述"人文始祖"伏羲氏在创立伏羲文化过程中赋予早期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基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