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对山东省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调查为基础,发现非遗饮食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对外宣传与推广的力度不足,社会大众的保护意识淡漠,后继传承力量相对薄弱,保护传承缺乏创新发展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山东省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健康与养生需求和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为康养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里蕴含着大量养生元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平泉的皇家特色饮食风味独特,改刀肉、御膳糖饼和八珍御酒是其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5.
新疆作为我国非遗资源的重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特别是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传承是紧迫的时代课题。新疆非遗资源在数字化传播过程中面临视觉元素单一、更新周期较长、可视化效果不足、交互感有待提高等问题,加强新疆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已经为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应充分利用非遗数字技术功能,制定新疆非遗数字化发展路径,从而提高新疆非遗数字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分布。本文采用制图法、统计法和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得出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布的均衡性。  相似文献   

7.
保定市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严肃的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引入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体的保护,即通过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严格的口述史记录,重点关注他们的人生经历、技艺传承以及技艺背后的文化生态、文化记忆等,并以此为基础引入网络数据库技术,建立较为完备的非遗传承人口述数据库是保存和传承宝贵文化遗产的创新举措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张家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范围,随之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承的、无形的文化遗产,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民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对广西武宣红糟酸的案例分析,揭示乡村振兴战略下,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过程普遍存在的现实困境,通过对四川眉山东坡泡菜产业发展的比较得到发展启示,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武宣红糟酸保护和发展的总方向、战略步骤和发展路径,即"文旅结合",推进武宣红糟酸的生产性保护;加大对武宣红糟酸的科研和产品开发力度;提升民...  相似文献   

12.
13.
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Arc GIS10.5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结构上,传统技艺所占比例最高,曲艺所占比例最少;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分布的特点,多集中于洛龙区、老城区,呈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在县域的数量分布以洛龙区、老城区较多,新安县以及洛宁县较少,有着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护好本国的文化安全成为保护国家安全刻不容缓的新任务,特别是保护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基于对浙江海宁、嘉兴两地的调研数据分析,重点研究影响海宁皮影戏面临失传危机的原因,建立联动机制,推动保护皮影戏发展的长期机制。  相似文献   

16.
牡丹江地区蛾类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获得牡丹江地区蛾类基础性资料,有针对性的加以保护和利用,以及为林业预防虫害提供科学依据,从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对牡丹江地区周边的蛾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监测,在镜泊湖、横道河子、三道关、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对其蛾类资源进行采样调查,一共收采集到蛾4821头,结合2000年至2009年学生专业实习采集以及...  相似文献   

17.
从旅游开发角度协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从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入手,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型协同、体验型协同、创造型协同等思路.  相似文献   

18.
江西号称"戏曲之乡",流行于以湖北黄梅、安徽宿松、江西九江为中心的大江南北五十余县的黄梅采茶戏,西流到赣东北的一支,仍叫采茶戏。目前,赣北戏曲文化正日渐消融,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愈显迫切。本文主要论述赣北黄梅戏的历史形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在分析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负影响的基础上,建构旅游化生存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模型,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包括政府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企业和游客行为等四个子系统,并以赫哲族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系统进行解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