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实务界和理论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是却鲜少有研究关注独立董事的行为。以兼职独立董事在不同公司的薪酬和行为为研究样本,分析薪酬和声誉对独立董事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个人特征之后,与Yermack(2004)、Srinivasan(2005)以及Fich and Shivdasani(2007)的研究结果一致,薪酬对独立董事的行为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表明独立董事在进行行为决策的时候,还会受到声誉、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2000—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与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探究城市出口行为如何受到毗邻城市出口经验溢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毗邻城市之间同时存在出口竞争效应和出口经验溢出效应,但以出口经验溢出效应为主,毗邻城市出口经验溢出将提高城市出口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毗邻城市出口经验越丰富或具有出口经验的毗邻城市数量越多,出口经验的溢出效应越明显。第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是出口经验能在不同城市之间溢出的重要机制,信息交换能力强的地区其出口行为更易受到毗邻城市出口经验的影响,出口经验溢出效应更加明显。第三,城市群内外毗邻城市出口经验的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城市群内部毗邻城市出口经验的溢出作用明显强于城市群外部。本文还发现,出口目的国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毗邻城市出口经验对城市出口行为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李璐  孙俊奇 《投资研究》2013,(8):138-152
本文以2007年至2010年我国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检验独立董事的背景特征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具有融资关系背景特征的独立董事的增加,企业现金流量与现金持有增加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明显递减,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率明显上升。这说明民营企业虽然能够通过具有融资关系背景特征的独立董事缓解融资约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但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外资银行进入及国际资本流动障碍的减少,外资银行扩展迅速,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成了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一环。由于外资银行经营的跨国特性,一国不能将其监管收益内部化,产生监管溢出效应。外资银行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可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阻碍双方之间监管信息的有效交流。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对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需要母国与东道国监管机构更多的合作。  相似文献   

5.
从证券交易所的视角看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我国新近引进的制度,旨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股独大”问题,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行为,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施五年多来,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证券交易所的视角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中组部"18号文件"出台后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2013年10月~2014年6月(官员)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数据,分析了政治联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官员独董的政治联系对企业价值具有正效应,然而对于民营企业不显著。因此,需要完善制度环境建设,以降低政治联系的负效应和社会发展成本。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究了独立董事的职业背景对其选择性监督行为的影响,并以银行背景为例,采用2004~2015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在不同企业中的监督行为。本文发现,银行背景独立董事整体上不发挥监督作用,但将其银行背景与企业的股权性质进一步区分为国有和非国有后,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在不同企业中的监督作用表现出"同股权性质监督弱、异股权性质监督强"的现象,即在国有企业中,非国有银行背景独董比国有银行背景独董的监督更强,在非国有企业中,国有银行背景独董比非国有银行背景独董的监督更强。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银行背景独立董事会比其他类型独董更积极地监督与其银行背景股权相异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可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从独立董事在行使职能时所可能承担的成本以及所可能得到的激励的角度出发 ,详细解剖了影响独立董事有效发挥作用的各种因素 ,以此为依据 ,提出了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一整套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6-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独立董事的投行经历在上市公司并购中能否发挥咨询作用。研究发现,董事会中有投行独董并不会带来收购可能性的增加,投行独董对公司的收购决策不能产生实质影响;然而,在收购实施阶段,投行独董却有助于提升收购方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收购宣告时独立董事正在投行任职或收购方CEO缺乏投行经历时,投行独董的正向财富效应更加显著,在这两种情况下,投行独董更能体现咨询价值。最后,又从收购溢价和咨询费用两个方面探究了收购方价值增加的可能原因,初步确定了投行独董增加公司价值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将2002~2008年度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截面数据分为小于0和大于0的两种基本情况,实证分析了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行政处罚数据,研究了监管处罚对财产保险公司的业绩表现是否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监管处罚发挥了直接威慑效应,抑制了违规分支机构的业绩增长,且这种威慑效应是短期的。此外,监管处罚还发挥了间接威慑作用,降低了与违规分支机构同属一家公司的其他分支机构的业绩表现,但对同一地区下其他公司的分支机构无显著影响。区分公司业务类型、股权性质、监管处罚类型和公司所处地区后发现,监管处罚的直接威慑效应存在异质性。进一步地,佣金激励、营销员规模和信任水平会弱化监管处罚对业绩表现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验证了行政处罚的有效性,为监管机构健全和完善保险监管制度、深化属地监管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思考——基于道德的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范英杰 《会计研究》2006,17(6):22-27
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独立董事是对董事会进行监督和评价的重要制衡力量,但现实中却存在着独立董事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将从道德是经济中的内生变量角度对独立董事的情况进行研究,在对独立董事道德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道德奖惩和评价机制的建立、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和独立董事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等方面提出独立董事道德培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提供实证支持.结果发现,具有会计专业能力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数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独立董事薪酬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但没有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履职环境与其盈余管理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璇  孙雪丽  薛原  李春涛 《金融研究》2022,501(3):152-170
卖空机制通过威慑效应约束厂商的自利动机,为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资本市场途径。本文利用2015—2018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食品抽检数据,考察卖空强度对地区食品质量的影响。采用食品类上市公司融券余额在流通市值中占比的加权平均值度量地区卖空强度,体现了食品企业受到的卖空威慑压力。结果发现,卖空强度越大,当地整体的食品抽检质量越好。机制分析发现,卖空威胁在提升上市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供应链协同、同群效应以及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途径传导至同地区的其他企业,产生了食品质量治理的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卖空对食品安全治理的溢出效应在要素市场发育不足、法制相对不健全和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卖空作为外部监管的补充机制发挥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功能。因此,完善融资融券制度,适时合理地将食品类上市公司纳入融券标的,为惩治劣质食品提供资本市场手段,对确保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理壁垒阻碍了金融资本流动,使金融资源无法达到最优配置,而高铁开通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2003—2016年247个地级市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能显著提升地方城市创新水平,但也存在"精英俘获"现象;而高铁开通对金融溢出效应促进城市创新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高铁开通加剧了"精英俘获"现象。本文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沪、深两市2002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探讨了多席位独立董事在不同公司的精力分配及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同时任职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在精力分配上存在偏好,独立董事对声誉相对高、空间距离相对近、交通时间成本相对低的公司投入了更多精力。(2)当任职公司距离较远时,独立董事差别化对待不同声誉公司的现象更明显。(3)多席位独立董事也更可能在任期未满时由于会计业绩恶化而离开声誉相对低、距离相对远的公司。(4)独立董事投入精力的不同会带来治理绩效差异。本文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多席位独立董事行为特征和治理绩效的研究,同时也在实务上为上市公司选聘独立董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在重视信息公开,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新形势下,证监会各类行政处罚监管逐步转向交易所非行政处罚监管,问询函机制的作用凸显.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未研究问询函对企业行为的直接影响,而是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研究问询函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发现,同行业企业收到年报问询函会抑制本行业其他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当行业领先者收到年报问询函、行业竞争度越高时,问询函的行业溢出效应越强;非北上广深样本中,同地区企业收到年报问询函会抑制本地其他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法治环境越好、市场化程度越高,问询函的地区溢出效应越强.本文还发现当年报问询函内容与盈余管理相关时,问询函的溢出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9.
邓祎璐  陈运森  戴馨 《金融研究》2022,499(1):153-166
本文基于税收规避视角研究中国制度背景下问询函性质非处罚性监管的经济后果。实证结果发现:财务报告问询函可以抑制公司税收规避行为,且财务报告问询函总数越多、针对同一财务报告问询次数越多、财务报告问询函问题数量越多,意味着问询函监管强度越高,公司税收规避降低幅度越大。同时,从细分特征来看,当财务报告问询函涉及税收或研发相关内容时,公司税收规避程度更低。进一步地,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和税收征管强度较高的公司中,税收规避程度较低,问询函的监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在重视信息公开,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新形势下,证监会各类行政处罚监管逐步转向交易所非行政处罚监管,问询函机制的作用凸显.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未研究问询函对企业行为的直接影响,而是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研究问询函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发现,同行业企业收到年报问询函会抑制本行业其他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当行业领先者收到年报问询函、行业竞争度越高时,问询函的行业溢出效应越强;非北上广深样本中,同地区企业收到年报问询函会抑制本地其他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法治环境越好、市场化程度越高,问询函的地区溢出效应越强.本文还发现当年报问询函内容与盈余管理相关时,问询函的溢出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