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基于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3-2016年中国227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检验智慧城市试点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并从城市所处区域、科教水平以及规模等方面详细考察试点政策影响城市创新的异质性,在此基础上,将产业结构、融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影响机制分析.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其创新效应的发挥不存在滞后性,试点政策效果随时间的推移显著增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科教水平较低的城市和中小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具有明显的创新效应,而在科教水平较高的城市和大城市,智慧城市试点的创新效应不显著,并且智慧城市创新效应的发挥不存在明显的区位异质性;机制分析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融资效率以及信息化水平等渠道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这一研究对新时代中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3—2020年我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经验数据,利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技术创新视角探讨产业数字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能显著增强城市经济韧性;产业数字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积极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业数字化通过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城市规模异质性,即产业数字化通过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促进效应在中小城市比在大城市更强。为增强城市经济韧性,要通过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能级,推动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大城市辐射作用,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中小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研发程度,鼓励各行业产业交叉重组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技术创新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高瑞 《中国商论》2023,(9):13-16
城市经济社会韧性在评价城市的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测度中国超大城市经济社会韧性水平,本文基于2010—2020年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建立评价城市经济社会韧性的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Kernel密度估计研究中国超大城市经济社会韧性水平特征及动态演进。结果表明:中国超大城市呈现出经济社会韧性协调发展和发展不平衡的多元化特征分布;中国超大城市经济社会韧性水平整体上逐年提升,但是在经济方面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状态,城市之间的差异较大;在社会方面发展水平较为集中,且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且该结论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以及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升城市创新水平、经济集聚水平、银行业竞争水平以及人力资本水平等路径实现。进一步研究显示:市场化水平越高,数字经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越大,而失信环境则会阻碍数字经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正向影响;对于大城市或东部地区城市,数字经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全面深入了解数字经济的作用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推动新发展格局下对外贸易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种极端天气频发,各个国家各个领域对低碳发展道路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我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已成为许多超大城市发展的议题。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急需建立一个专门针对超大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评价体系,并衡量已取得的成就,对超大城市绿色低碳未来发展进行针对性地调整。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了一个针对我国超大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选取了我国三个经济区中较有代表性的三个超大城市天津、上海、广州进行对比,对我国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即我国超大城市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要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城市生态建设投入、加强城市文化发展、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有近7亿人居住于县域,其中居住于城镇区域的约2.5亿人,占总城镇人口的近30%,推进县域就地城镇化已经成为趋势,而县域的城镇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了使大城市和小城镇更好地协调发展,文中使用县级栅格灯光面板数据来刻画经济发展水平,就当下中国大城市对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大城市对小城镇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为溢出效应,其效果强度随地理距离增加而减弱;大城市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促进效果越强,但是这种促进效果的增长会逐渐减弱;中国大城市对小城镇在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据此提出政策建议:要强化发展县域城镇过程中的大城市带动作用,拉近县级城镇到主城区的经济距离,重视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协同发展,促进城镇化经济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1—2020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研究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与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总体上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使用系统GMM回归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不同等级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对(新)一线城市促进作用最显著,其次是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机制分析说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还受环境规制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对全样本城市而言,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有所削弱;分城市等级看,数字经济对(新)一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和五线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门槛效应较为显著,而对二线城市不存在门槛效应。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应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施差异化数字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推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绿色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利用城市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产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有效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的产出,表现出兼顾中小城市的普惠功能且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作用更大。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绿色创新的机制在于: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集聚和优化区域金融结构,在促进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的同时为绿色创新提供优渥的金融环境。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绿色创新有效降低了污染排放。本文的结论为深入理解数字经济的绿色创新效应提供了中观层面经验证据,也为加快新发展格局下的绿色转型给予理论指引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苏州、扬州和淮安三个城市,设计了一套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部分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应加大城市经济发展;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的居民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0.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本文利用2012-2019年国内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对“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是城市绿色发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促进变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双碳”战略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提升城市绿色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地加快碳排放“双碳”战略步伐。因此,政府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在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中融入“双碳”目标规划的理念和目标约束。同时,要建立健全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基准的投入产出评价机制,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双碳”目标有机协同推进,将数字技术应用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城市建设运行中的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王玉婧 《商业研究》2005,(10):176-179
世界经济发展表明,经济的现代化必然伴随城市化过程,相对于世界水平中国的城市化率偏低。中国西部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西部城市化建设处在落后的局面,加入WTO后,西部城市化建设应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创新,以发展大城市为重点,合理建设小城市,并做到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围绕“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一系列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质量;数字经济的发展对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促进效果显著;机制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增加两条路径提升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基于此,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城市群内部联系,更好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十大城市群就是中国的典型代表,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研究有利于了解中国各区域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偏离份额模型是一种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工具,通过构建模型将区域经济增长量分解成地区增长份额,区域偏离份额和结构偏离份额三个分量,然后这三个增量的数值比较,分析得出区域的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文章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对各城市群中的每一产业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各城市群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十大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决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安徽省六安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出发,并结合中国的中小城市发展的基本概况,进而获得以六安为代表的中国的中小城市的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对策。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城市历来是大城市圈的附庸,是大城市的经济腹地,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都较低,与发达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六安市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一定要把城市定位正确、明确,依靠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5.
陈春来 《商业时代》2007,(19):95-96
在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基础上,本文指出大城市优先增长理论和中心城市论的局限性,并结合我国经济与城市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发展城市化的路径,即通过构建区域经济中的城市联盟体实现区域经济与城市化的整体提升,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现有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16.
智慧城市建设一般伴随着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意外”提升。本文将中国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作为信息化冲击的自然实验,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3—2016年中国地级市和上市公司匹配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和三重差分法(DDD)实证检验了智慧城市建设产生的信息化冲击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论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这一信息化冲击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信息化冲击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异质性检验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产生的信息化冲击对资本密集度更高、规模更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智慧城市建设产生的信息化冲击对国有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相对于非交易行业,交易行业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导致的交易成本下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自贸试验区作为国家政策的重要实践基地,对于激发城市创业活力具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2006—2019年我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探究自贸试验区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并且在Ⅰ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提升效应显著大于Ⅱ型大城市;对中等和高度市场化水平的城市在创业活跃度方面的促进效果显著,而对低市场化水平的城市则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自贸试验区通过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和高端要素集聚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积极作用,后续应更加注重在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政策,持续推行市场化改革,以激发城市创业的自发性和积极性。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工作,提升城市技术密集度和知识密集度,从而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8.
吴世纪 《商业观察》2024,(8):98-104
“双碳”背景下,我国面临巨大的碳排放等环境污染压力。文章基于中国2009—2021年企业的面板数据,以企业碳排放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来降低企业的碳排放水平。进一步研究中,文章针对此影响是否具有溢出效应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对于周边城市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异质性检验表明这种溢出效应在非国企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商》2015,(35)
<正>智慧经济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通过云技术与大数据的综合应用既带动传统经济转型升级,又催生新的经济和业态,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于一体的战略性和创新性经济。我国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智慧经济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地市智慧经济发展缓慢,更需加快发展步伐,找到适宜的发展路径。一、台州智慧经济发展现状台州市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市高度关注智慧经济发展途径的探索,提  相似文献   

20.
河南宜居城市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适的居住环境包括优美、整洁、和谐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安全、便利、舒适的社会和人文环境,是宜居城市的外在要求;以人为本,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和要求,有利于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是宜居城市的内在要求.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河南城市宜居水平进行评价后,不难发现:河南省城市的宜居程度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城市在今后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环境的改善;第二层次的城市经济发展依然是主要任务.但环境建设不能放松,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怪圈;第三层次的城市要通过发展经济,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并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改善环境,提高宜居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