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养老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收入的一种再分配。正如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一样,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一个合理而具有持续性的养老保障模式,既是经济增长的工具,又是社会安全的保障网,它能够从体制上保证收入分配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实现。探讨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之间的联系,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这将是经济理论界及决策部门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评估模型,使用个人所得税面板数据,估计了个人所得税系统1997年到2006年的再分配功能。研究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呈现出累退性,它在扩大可观测总收入不平等和净收入不平等的同时,对以消费基尼系数近似表达的真实不平等也存在一定的显著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表明,在逃税的情况下,税收再分配可能增加实际收入不平等;在较为民主的环境中,税收再分配有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3.
杨波 《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63-66
社会保障是进行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关系分析发现,我国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二元化""碎片化"等的特征,虽然对全体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起到缩小作用,但在很多层次具有逆向分配的作用。针对社会保障的逆向分配作用,为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提出纠正偏差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收入再分配效应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雯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7):9-15
运用我国部分省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组数据,初步测算了个人因缴纳所得税和社会保障费而产生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测算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年份和省份,收入再分配效应都是负值,说明各省的收入再分配非但没有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实证研究中,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和面板PCSE方法对全部样本和按收入分组的两个分样本进行的检验表明,在低收入组,政府财政收入状况是决定收入再分配水平的主要因素;在高收入组,宏观经济波动、经济体制状况、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失业率和收入不平等是影响再分配的重要因素。分位数回归显示,在收入再分配程度低的地区,再分配对宏观经济波动、人均收入水平和政府财政收入状况更加敏感;在收入再分配程度高的地区,再分配对分配之前的收入不平等、经济体制状况、城市化水平及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5.
6.
杨铁良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4(1):55-58
收入分配,涉及社会的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尽快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成为扩内需保民生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努力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城镇化步伐,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降低居民生育养育负担,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2022年我国推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作为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新增重要内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推出将对降低居民负担与收入再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对这一专项附加扣除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测算。研究显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并没有产生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反而微弱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依据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目标和国家关于生育配套政策的要求,应进一步关注收入偏低群体的需求和利益,通过设置3岁以下婴幼儿专项补贴,提高劳动者就业收入水平等措施,促进个人所得税在居民收入再分配中正向调节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上,中国社会保障分配再调节功能真的“失灵”了吗?通过在实证模型中引入初次分配状况,发现:(1)初次分配环节在根源上对收入分配格局的扭曲导致社会保障分配再调节出现“失灵”;(2)随着初次分配状况的改善,社会保障“逆向”分配的现象逐渐改善最终消失.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中需要初次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两个环节双管齐下,而且只有从根源上改善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初次分配状况,社会保障的“逆向分配”作用才能有所缓解甚至消除. 相似文献
9.
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广军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9,(3):6-12
中国个人所得税从1980年实行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2007年其收入规模已达到3184.94亿元,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明显加强,对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强。由于个人所得税改革与完善涉及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成为各界非常关注的热点。继个人所得税2次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后,未来个人所得税改革重点成了新的议论焦点。本报告就提高费用扣除标准,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减少级次等改革措施的效应进行了模拟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迅速拉大。有必要在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表现、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有关调控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的梳理,阐释政府干预在国民收入分配各环节中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空间;同时针对我国税收调控收入分配效应弱化等问题,进一步论述财税政策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中的局限性,并提出完善中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曼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6):26-28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最大的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税种,但由于人们纳税意识淡薄,社会监督不到位,使其税款流失严重。我国应从提高纳税人意识、完善税法、加强税务部门自身建设等方面入手,监管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2.
陈锶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9(2):51-53
社会保障税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用于筹集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一种税或税收形式,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决定了我国需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征社会保障税。开征社会保障税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应统筹设计、稳步推行. 相似文献
13.
王红梅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20(5):67-69
个人所得税是用于调节社会各个成员之间收入公平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法是以收入者个人为课税对象,这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我们应建立以中等收入以上家庭为课税对象的个人所得税制,并改进税收方式,使其更具合理性,以维护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功能的分析和定位可看出,我国目前贫富差距惊人,城乡收入差距悬殊,从基尼系数分析显示,我国已经步入了国际警戒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个人所得税不能充分执行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通过对税收制度方面和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缺失的研究.显示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功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影响其功能发挥的原因有个人所得税没有体现税负公平的基本原则、个人收入所占的比重较低、调控客体不完全到位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强化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八分配功能的改革思路,主要是对个人所得税制课税模式、功能定位、税收扣除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春峰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8,10(5):22-25
我国个人所得税年终自行申报制度已实行了两年,然而效果并不是很好,人们的纳税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在此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对个人所得税课征模式、费用扣除、申报方式、培养纳税人意识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试图提出一些完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制度的建议,这对于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职能,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行个人所得税自1994年实施以来,逐渐显露出种种弊端。而通过这些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个人所得税改革从理论及实践看应该说时机均已成熟。但其实质性改革却迟迟未能出台,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利益集团的寻租左右了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杨茗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1):76-78
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过程中,工资薪金免征额起到减轻纳税人负担的作用。工资薪金免征额的调整应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职能,提高所得税的主体税地位。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工资薪金免征额的发展方向是综合免征额。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威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4):92-97
个人所得税改革是现阶段中国税制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大量文献分别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改革建议。本文对现有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功能定位、征收模式、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和费用扣除五个主要方面归纳总结了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