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概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传统节日失去应有的文化氛围、不断被商业化、物质化的现状,分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逐渐流失的原因:首先受市场经济影响的逐利群体的炒作;其次是青年群体借助西方节日宣泄感情,以调适日常单调乏味的生活;第三,是受过西方教育归国者,西方的文化与传统无形之中已经成为他们回国之后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形式和内容上对传统节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农村教育: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鸿  刘汉利 《发展》2004,(1):28-30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农村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要搞好教育,但是我国的乡村教育存在许多问题。陶行知先生批评旧社会的乡村教育“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办教育起步晚、发展快、成效大,但距西方私立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本文将探讨中国民办教育与西方私立教育的差别,并分析我国民办教育未来投资的方向和发展前途,为推动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何为 《中国西部》2011,(20):38-39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它既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改造与发展,又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更是陶行知对自己一系列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炼。陶行知在继承中国优秀教育传统和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三位一体教育方式对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林 《理论观察》2008,(5):115-116
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看,一些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思想家,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这一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制度产生了影响,体育,也由于西方近代体育的引进使中国体育开始兴起。  相似文献   

6.
何艳波 《魅力中国》2010,(3):157-157
陈鹤琴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被誉为“幼教之父”。他的“活教育”思想是在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新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反对已经埋殁人性的死教育,反对读死书的死教育,它要摧毁传统教育的锁链。“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其“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是爱国的起点。陈鹤琴先生认为实施活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重视道德品格和人生观的教育。他指出要从教育目的入手,把做人的道德观、爱国主义的人生观和国际主义的世界观三方面的精神,贯穿于各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与西方发达国家工程伦理教育相比,中国工程伦理教育有三个明显的欠缺,即欠缺起跑时间、欠缺完整的教研体系、欠缺合格师资,这三个欠缺导致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滞后、艰难前行。同时,中国工程伦理教育也有自身独特的三个主要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思想资源优势、中国持续推进的改革带来的需求优势。尽量补足欠缺、充分发挥优势是发展中国特色工程伦理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洪慧鸣 《黑河学刊》2011,(6):116-117
中国教育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学校采取授课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强调继承性;西方教育的特点则是以学生为主,采取启发的方法,注重创造性。在借鉴当今时代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考察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西方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比较,得出我国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革需中西兼容,取长补短,开创科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式微折射了后西方时代的来临,也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问题推上了历史的前台。然而,直至今日尚不存在系统、完善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这一问题本质上涉及中国的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大背景,因此不仅要从学科建设等硬环境中探寻对策,更要从中式文化传统中追溯求解。一方面,中华文化是一种世俗文化、学习型文化、多样性文化,加之中国现代化的路径依赖特征,阻碍了中国产生西式的国际关系理论;另一方面,中华文化的天下主义、道德理想主义以及和谐理念等均超越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内核。随着中国崛起从器物、制度层面向精神层面推进,中国有望通过塑造"全球中国"身份,以中国梦实现世界梦,构建起超越西方自身的理论体系。在西方世界危机重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面临深刻自我反思的今日,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梦正在开启。其内涵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其路径是复兴中华原生文明,包容西方文明,引领人类文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功能:一是教人懂事(学知识),二是教人做事(培养能力,知识应用),三是教人做人(道德素质教育);同时,教育又是一项系统的、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讲授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课前准备(备课)、课堂讲授、课后总结(记录、反思、整理)三个过程,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其中,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关键,要上好课,首先必须备好课。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在走出传统法律教育框架的进程中,其任何一个时期的任何形式和规模上的法律教育改革,不仅是以西方法律教育为张本来规范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而且寄寓着民主化的深刻内涵。中国近代移植西方法律教育尽管有其明显的前瞻性和现实合理性,却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中国近代法律教育发展的历史作为时代的信号,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把法律教育视为实现政治改造的急切工具,只能是一种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2.
庞辉 《理论观察》2014,(7):129-130
现代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等基本理念,这些理念的建构不仅深受西方的影响,而且也是在继承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今天,探寻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大学理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圆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是否会咄咄逼人,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不可能按照西方的意志去发展,在奥运之后也不会成为另一个西方国家,西方对中国的挑剔与责难不可能消失。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必然继续充满撞击与冲突,相互的理解和认同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奥运会之后的中国还是要在与世界的融合与互动中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几乎同时进行的引进西方技术的前提与背景的对比,说明了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异,致使日本成功的走向现代化,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更证明了改革开放才有出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盲目的悲观和乐观,对于新兴的中国而言都不对。实际上,在通信和教育的某些方面,中国已经成为西方的学习对象。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组织和进行教学与教育工作。这个教学、教育原则滥觞于孔子。孔子在自己数十年的教学、教育实践中,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一原则。但孔子并没有明确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概念,而是由宋代思想家二程(程颐和程颢兄弟)和朱熹从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如二程说:“圣人教人,各因其材。”朱熹也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相似文献   

17.
国际话语权是话语权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一国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国缺乏国际话语权的原因何在?从话语体系角度来说,首先,西方媒体主导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形象塑造,他们对此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负面话语体系;其次,中国在国际传播中使用的话语体系不能与国际接轨,得不到外国受众的认同;最后,解释中国发展模式需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西方话语体系不能准确客观地阐释中国现状。因此,我们应发展中国国际传播能力,与西方媒体争夺话语权;推动话语体系国际化,加强文化交流,强化"受众思维";立足中国国情,弘扬中国特色,走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分析的李白《静夜思》和艾兴多夫《月夜》,比较中国诗歌的整体美与西方诗歌的个体美;中国诗歌的宁静美与西方诗歌的动态美;中国诗歌的自然美与西方诗歌的人为美;中国诗歌的意境美与西方诗歌的逻辑美。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具有美学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王桂英 《魅力中国》2010,(29):210-210
就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本土化发展即实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化发展,本文从:“碰撞与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化发展、继承与超越;传统文化心理观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现代转换、借鉴与创新;西方心理健康及咨询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民族化发展”等三个途径简要论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杜娟 《魅力中国》2014,(5):78-78
合唱最早是源于西方艺术,是西方音乐文化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体裁。中国的合唱艺术发展是受外来音乐的影响,并与中国人民的社会斗争实践及文化教育发展紧密相连。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政治、经济的不同,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使中国合唱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