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关键是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的产学研协同长效机制,引导和支持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不同创新主体在合作中各展其长、各尽所能.实践证明,产学研协同是科研成果培育的有效途径,也是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实施模式.因此,积极探索和研究产学研协同培育科研成果,对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产业》2007,(10):F0003-F0003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产业和国家核心竞争力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是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全国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她将成为连接产、学、研各方的纽带,对于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军  许慧敏 《辽宁经济》2002,(11):27-28
一、产学研合作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的主流力量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技院所之间的结合。具体说,就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间智力资源、生产资源、市场资源等创新资源的整合,使高新技术转化为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现实生产力。很显然,产学研合作本身就是一个高新技术应用或产业化的过程,就是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其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具有的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创新潜力,必然使“产”和“学研”双方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党和国家对各种所有制企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规定,做好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以下简称产学研示范企业)认定和指导工作,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应拥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和技术创  相似文献   

6.
论产学研合作机制的优化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文章总结了现阶段产学研合作机制的问题,探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纽带的新型官产学研优化创新合作机制,分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史琳  戴磊  宋微 《科技和产业》2013,13(3):52-56
产学研合作是作为区域创新主体和具有市场需求感知能力的企业,与拥有知识储备,科研设备,创新团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而形成的战略联盟,是知识经济形势下,合作、集成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产学研合作的运作模式和动力机制作了系统分析,认为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产学研的合作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合作模式,以各主体间的资源依赖作为动力机制。该研究对提高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13,(7):52-5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做好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产学研基地)认定和指导工作,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产学研基地应拥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条件和技术创新氛围,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  相似文献   

9.
企业主体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凌  张玉强 《改革与战略》2009,25(8):149-152
主导和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产学研合作中应具有不同的地位,发挥不同的作用。文章认为,对于企业来说,在产学研合作中主体地位对其更为合适和恰当。在区分企业主导型和企业主体型产学研合作,以及对传统的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企业主体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既要在思想观念上对其主体地位加以明确和认可,又要找准主体地位发挥的领域和重点,同时还要在体系和机制上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企业都已经把合作创新作为企业的基本创新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企业间合作。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了更需要通过产学研合作来快速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更有效进行产学研合作,首先必须要选择科学、可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和路径。其次,针对不同的产品创新类型,应选择不同的合作创新模式。目前我国高校既可以与风险投资公司和相关企业合作.通过建立新的高技术企业进行成果转化.也可以在高校的参与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产品的集成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理论分析和实际调查还发现.目前我国建立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还面临许多困难,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应为其营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刘延东强调,推进产学研合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坚持创新、合作、发展的方向,将为企业服务放在首位,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和理论研究,探索长期、紧密、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搭建开放共享的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创新实践,为建设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产学研合作一直是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合作的难点,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并已相对成熟,国内起步较晚,还在不断摸索与学习中。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现状,剖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瓶颈问题,指出在贯通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开发的产学研链条中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医学院校应当与战略资本和生物医药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园,帮助一批科学家实现产业化转型,为进一步提升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郑好  吴香 《江苏科技信息》2011,(12):48-50,55
产学研合作是由高校和研究机构将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从而为企业提供创新动能的合作方式,是提高国家整体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创新的动力源,是创造知识创新成果的主体,因此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具有可观的能动性。目前国内的产学研合作中,高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能动作用,与产业进行着优良的能动合作。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这仍需要高校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应对和解决,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通过众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涌现出一大批由产学研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的突出创新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技术进步,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有关规定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励办法》,经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决定授予清华大学、中国普天信息产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合作有利于集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产学研合作体的参与者及其扮演的角色入手,提出企业应在产学研合作体中居于主导地位,并针对陕西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阐述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陕西省的特殊意义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明确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合作有利于集成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产学研合作体的参与者及其扮演的角色入手,提出企业应在产学研合作体中居于主导地位,并针对陕西科技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阐述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陕西省的特殊意义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利益本身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人们围绕特定的利益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利益基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与文化利益.产学研合作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多元社会关系,企业、学研机构以及政府作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系统的主要参与者,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为理解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提供了一个从利益主体角度研究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的解释框架,通过对企业、学研机构以及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产学研合作中利益的认识与解读,在此基础之上,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关系与利益均衡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趋势、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是落实这一战略要求的具体行动。为进一步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好产学研结合的推进工作,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本文在分析我国产学研结合发展态势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21,(4):50-51
为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认定与指导办法》,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组织产学研界专家对2020年申报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进行了调研和评审,评选出一批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过程中成效显著、具有一定引领示范作用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