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河南省积极统筹城乡就业,积极引导、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目前全省农村已有1411万人得到转移,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4%,劳务输出总量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3.
基于波特-劳勒激励模式的农村人口流动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绪梅 《农业经济》2004,(12):31-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村人口流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人口流动有其特有的基本特点和极强的现实效应,文章运用波特-劳勒激励模式对农村人口的个体流动行为进行分析,认为诸多复杂因素影响农村人口的流动决策,并从模式中引申出一些政策含义,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淮安市一直把农民技能培训作为推动劳务输出的重头戏来抓,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措施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初步形成了覆盖乡镇的职业技训体系,培训规模不断扩大;输出质量有所提高,劳务品牌效应初显呈现;拓展了成建制劳务输出渠道,组织化输出率有所提高;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营管理》2003,(12):36-37
近年来,我们积极主动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认真组织引导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走进城市,走向海外,取得了显著成绩。———劳动力转移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劳动力转移(本乡镇就地转移和向乡镇以外输出)的务工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为40.18%、2001年为42.78%、2002年为45.39%;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2040元,同比增加158元,增长8.3%,人均收入中劳动力转移收入为1110元,占54.41%,净增加的158元中劳动力转移收入…  相似文献   

7.
人口城镇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即实现人口最终由农村转移到城镇。目前,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但人口彻底转移现象却十分缓慢,分析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与特点,对于实现人口城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不可忽视职业技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慧  赵忆杰 《农业经济》2004,(12):30-3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成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当前全党、全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国家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为农村劳动力这一“商品”贴上标签,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不可忽视,也不应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能力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积极探索解决提升农村劳动力输出能力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现壮不容光观,劳动力资源数量大但素质不高,笔认为,当前必须加大农村劳动力资本的投资力度,立足农业,把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与劳务输出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践,历经组织化、去组织化与再组织化三个阶段,从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继而再组织化,这一系列有机衔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新时代如何以结构性调试使之符合当下生产方式变革的新趋势,建立良性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构建城乡互动机制并营造良性政治生态等,这需要从农村经济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中把握趋势并顺势而为,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政府服务与市场机制并举,强化劳动力转移培训,培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和建设农村信息化体系,不失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产业化发展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桃源县是一个劳务输出较多的县份,1982年以来,已向沿海输出近5万人,占全县劳动力的8%。近十年来,该县的劳务输出特点可概括为:(1)年轻化。输出人员95%以上在17—25岁之间,其中又以17—22岁为最多。(2)文化层次较高。该县输出人员中、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30%左右,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占65%,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只占不  相似文献   

14.
农业剩余劳动力输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虽然已成产业 ,但要将产业“化”起来 ,使其由农民个体的自发“务工”转向农民、中介、培训、信息、市场、用工部门等产业环节的一体化组织和经营 ,却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本文以对三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分析为实证 ,对“输出”产业化问题作一初步研究。一、三台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面临的问题三台县是传统的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 ,其幅员面积 2 6 6 1平方公里 ,辖 2 2乡 4 1镇 ,全县总人口 14 8万 ,农村人口 131万 ,占全县人口总数的 86 6 %。长期以来 ,历届三台县县委、县政府都十分重视劳务…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相关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相关影响的实证分析陈万明人们预言,21世纪的竞争,将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发挥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本文试图对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16.
读了《中国改革》(农村版)今年第六期“编读往来”栏目中《教会农民种“知识”》一,颇有感触。当前农民纷纷离土务工,无疑是增加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一亩地里刨不出小康”也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辩证地看:农业劳动力转移超过一定的“度”,势必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笔曾对本地区农民外  相似文献   

17.
合理利用激励措施对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高效转移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激励措施要与国家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占大多数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现实特征,通过消除制度性障碍、形成“推—拉”机制、在企业管理经营中让进城务工人员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和把个人发展与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等措施,可以激励进城农村务工人员稳定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者素质,快速高效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相似文献   

18.
农业在耕地资源约束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却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富余。这些劳动力滞留于农村,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力报酬的提高,影响城乡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积极和负面效应,指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是生产要素支配者追求报酬收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城乡共同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影响着国民经济增长的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已为学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所认可 ,但就如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突破口在哪里 ,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认为 ,只要抓住劳动力培训这一中心环节 ,就能大大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农村劳动力转移 ,既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规模的不断扩张提供了条件。研究表明 ,农村劳动力中的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越低 ,农村剩余劳动率越低 ,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越高。世界银行估计 ,1 980—1 997年…  相似文献   

20.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