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口红利”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丧失,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变为依靠技术创新的驱动模式,在碳减排和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增强绿色技术创新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2005—2014年中国13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研发投入对中国实现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制,基于研究结果论证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对制造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发投入对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2)研发投入对不同技术密度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作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运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2000-2014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并检验了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总体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存在“天花板”效应,即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加强,其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促进作用是边际递减的,而对制造业分工地位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不同服务投入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与传统的服务投入(批发零售和运输服务化)相比,现代化的服务投入(电信和金融服务化)对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更为明显和重要;目前来看,由于国外服务的渗透率较低,所以占据主导力量的国内服务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服务使用率高的制造行业要比服务使用率低的行业对价值链的升级效用更大一些。(3)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整体较低,还未达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最优临界水平,仍都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研发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促进价值链参与度深化的可能作用渠道。但是制造业服务化通过研发创新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不存在提升效应,可能还存在其他作用渠道。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发展服务型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生产分工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张馨怡 《现代商业》2024,(3):167-171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提升产业链韧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测度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地区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产业链韧性水平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地区产业链韧性水平,且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邻近地区产业链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落实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积极鼓励国内各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链国际生产活动、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以及提升产业链管理技术水平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通信技术向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深度赋能已然成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的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流通业数字化投入对国内价值链分工深度的影响,并基于“质量”和“效率”双重视角考虑了国内市场条件在其间的互补性作用。研究发现:(1)流通业数字化投入水平提升有助于推动国内价值链分工深化。进一步从具体作用机制来看,国内价值链分工深度的提升主要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交易成本节约效应两条渠道实现。(2)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在物流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竞争优势较低行业、省际数字化投入偏好性较强的样本中,流通业数字化投入对国内价值链分工深度的促进效应更为突出。(3)从“质量”和“效率”双重维度改善国内市场条件,能够“放大”流通业数字化投入对国内价值链分工的正向影响。因此,加大数据要素在流通中的渗透力度,在更广、更宽、更远的空间范围内进行媒介交换,是有效推进国内价值链分工深度提升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贸易与制造业融合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首先选取2005—2018年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出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和制造业18个细分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再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取2005—2018年中国数字贸易规模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贸易能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数字贸易发展有助于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数字贸易规模越来越大,应通过建立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等途径促进数字贸易和制造业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相似文献   

6.
投入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探究制造业投入数字化的“量”与“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投入数字化会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的渠道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企业规模大小差异、数字要素投入来源差异及制造业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差异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差异化影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投入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效应产生明显的负向调节;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要素的投入质量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构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标测度体系与测算行业数字化比率得到全球价值链分工框架下行业层面的数字经济渗透指标,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上游度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并考察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同维度显著提升了全球价值链上游度,这一结论在使用历史数据工具变量和动态面板方法克服内生性影响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已逐步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全球价值链上游度向高端攀升的重要渠道。此外,引入行业制度质量指数发现,制度质量的改善不仅对提升全球价值链上游度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对全球价值链上游度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确把握数字化能力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主导地位,更有助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数字化能力指标,并探究数字化能力对国家-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影响,发现:(1)数字化能力的提高能显著促进国家-行业层面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且在考虑行业数字技术依赖程度后,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的估计系数依然显著;(2)数字化能力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层面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且港澳台企业和数字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更高。因此,我国要抓住数字化变革的机遇,重视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并基于企业特性和行业特征出台针对性的政策,鼓励制造企业以更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对全球价值链的分解、融合和创新使得全球价值链的研发设计、生产组装、流通与消费环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优势,使得海南数字产业具有极其明显的比较优势。然而调研结果显示,海南自贸港数据开发与创新动力不足仍制约底层技术发展,产业基础薄弱仍制约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技术链,同时竞争力不足与监管缺失也阻碍了产业数字化发展。因此,深入挖掘数据,为底层技术研发注入创新力量;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保障中高端制造业运转效率,以及增强数字产业竞争力,完善数字监管体系是海南自贸港数字产业发展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2010—2017年ADB-MRIO数据库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14个细分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并实证检验了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提升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其影响路径表现为缩短后向联系的生产链长度来实现;第二,贸易便利化的4个细分指标均表明提升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又以口岸效率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第三,提升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促进中国中低技术层次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价值链攀升中的内在逻辑。基于2006-2016年江苏省内各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显示,省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价值链的崛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接着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不同影响,得到鲜明的结论,这将为江苏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从附加值贸易视角重新审视出口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十分重要。本文基于1995—2018年65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验证了出口国内附加值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倒U型”关系;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美洲、欧洲地区整体到达了出口国内附加值提升、碳排放下降的阶段,但是亚太地区尚未到达碳达峰出口拐点;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碳达峰出口拐点在农林牧渔业、服务业、采矿业、制造业中依次提高。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出口—碳排放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会整体降低碳排放,但使碳达峰出口拐点右移,而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的提升会使碳达峰出口拐点左移;全球价值链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出口—碳排放关系中发挥差异性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碳减排提供了经验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一国的地理区位与行业生产规模是影响其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Baldwin和Venables (2013)的分析思路,构建地理区位与行业生产规模影响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的理论模型,并利用OECD-ICIO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地理区位优势与生产规模扩张能够推动一国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的提升,且更大的生产规模可以弥补地理区位优势的不足;(2)地理区位优势与生产规模扩张有助于产出供应链和投入需求链拓展,且对产出供应链的促进作用更大,进而促进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3)行业集聚度影响作用效果,集聚度越高的行业,地理区位与生产规模对产出供应链的促进作用越弱,对投入需求链的促进作用越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形成的认识,并有利于推动我国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与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9,(14)
文章运用2000~2014年44个经济体的投入产出表,基于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视角,综合测算了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分工地位、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并且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通过投入国内外服务要素所实现的制造业服务化有助于我国制造业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且随着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越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越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增加值核算框架,本文测算了中国省际地区参与双重价值链的程度,并构建国内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市场化改革、交通网络等对制造业增长的空间影响的实证分析框架,考察产业间关联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异质性及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参与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均促进了制造业增长,前者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且存在地区的异质性,后者相反;参与双重价值链对低技术行业产出的促进作用高于其对高技术行业的作用,出口升级可促进本地制造业增长且空间溢出效应为正。进口投入占比直接降低本地制造业增长,且对低技术行业产出的负效应大于高技术行业;市场化改革、交通网络和资本劳动比例促进制造业增长。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增强制造业竞争力、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机遇。文章采用固定效应论证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作用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在替换被解释变量、采用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文章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扩大需求是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为衡量贸易利益的指标,测算了2002-2012年我国制造业的贸易利益;并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以国际分工地位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试图从微观产业层面寻求改善我国制造业贸易利益的路径。研究发现:得益于我国制造业垂直分工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呈改善态势;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的改善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有正向影响;技术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条件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精确揭示全球价值链低碳化趋势下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本文以强、弱“波特假说”为视角,利用2016年WIOD发布的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制造业经验数据,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两方面综合考察环境规制对我国制造业价值攀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动态影响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短期内环境规制产生阻碍作用,长期中将显著激励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进一步的面板门限检验发现,仅有环境规制强度达到一定“门限值”后,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在“波特假设”的传导机制检验中,环境规制既能够通过弱“波特假说”的技术创新,也能够通过强“波特假说”的生产效率增长,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内向绿地投资视角,借助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中的绿地投资项目数据构建价值链功能专业化指数,在厘清典型事实和理论机理后,运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价值链上游和下游功能攀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价值链上游功能攀升的作用不明显,但可以显著促进下游功能攀升,主要路径是降低成本、促进中间品技术创新和响应服务需求;服务要素来源、贸易方式、制造业行业类别和各服务要素投入对价值链功能攀升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既创新性地补充了识别价值链功能分工特征的绿地投资视角,又为中国如何借助投入服务化赋能价值链功能攀升从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作为其重要核心的数字化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并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影响着全球价值链重构及产业转型升级。文章探究数字化服务贸易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内在机制及作用渠道。结果发现,数字化服务贸易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渠道检验显示,数字化服务贸易通过增加研发投入、进口产品种类及服务投入提升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更强,数字化服务贸易对发达国家及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作用更大。文章研究为评估数字贸易对制造业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中国数字化服务贸易发展和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提供了路径选择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