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体制还存在很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还有不适应甚至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地方。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建立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市场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2.
持续改革使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农村才得以不断发展。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打开局面,"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有效化解。调整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使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得到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3.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解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农村安定团结的一项主要措施.为了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就需要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毫无例外地起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根本的措施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落后,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基层干部必须做好农村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从解决农村经济问题入手,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5.
<正> 农村的管理体制如何,对农业的发展关系极大。目前我国农村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进行改革。一、我国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农村的管理体制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这种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过分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经济体制是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的。首先,人民公社这种管理体制不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我国农业生产力的状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前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是一种不明晰的、不平等的、不完整的土地产权制度。因此,这种制度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在很多情况下已成为我国农村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桎梏。把土地所有权完整地归还给农民,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意义、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适应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为此,应在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并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就业市场,创造新的非农就业机会,以此来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人类进行各种生产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产和资源。对我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土地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农村大规模建设房屋,引起的一系列土地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现有的土地制度在一些方面已经显现出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不适应性的问题。本文就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同时报告也指出:"我国现在虽然进入总体小康阶段,但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而这种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地区,只有农村和农民全面实现了小康,我国社会才是完整意义的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已经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这就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忠和 《经济视角》2006,(10):47-4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加大农业改造和农村建设的力度,是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和普遍的趋向。建设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必须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发展了,改善农民的生活才有条件,改变农村的面貌才有坚实基础。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必须采取“跳出农业抓农业”…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不发达 ,农村尤其不发达 ,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 ,农业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瓶颈。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 ,坚持发展农村生产力不动摇。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物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廷芳 《经济师》2008,(4):274-275
发展农村物流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农村物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服务分散、物流服务需求差异大等特点:发展农村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水平低、信息体系不健全、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一个功能全、覆盖面广的农村物流信息网,发展和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培养农村物流人才,完善农村物流供应链体系是发展农村物流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李剑荣 《经济师》2013,(11):131-132,13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改革创新,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新飞跃,迫切需要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强化农村城镇化,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路径,以期借此破解农村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新矛盾、构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秩序,从而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又好又快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以来党的生产力思想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六大以来,党的生产力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新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与强大动力;二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三是全面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五是发展生态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5.
目前 ,我国农村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何适应农村新的形势 ,加快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步伐 ,构筑农村经济的新格局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狠抓科技兴农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 ,科学技术是关键。要把科技兴农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 ,抓好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 ,努力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上 ,要根据农村发展形势的需要 ,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农技推广体系 ,形成县市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技服务网络。要加强对农民应…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覆盖面还比较低,体制还不健全,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本文在界定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分析了和谐社会构建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完善之间互动与共进的关系,初步探索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对农业家庭经营组织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政 《经济问题》2004,(10):40-42
运用马克思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原理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思想,从理论上对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在适应一定时期农业生产力发展要求上的属性进行辩证分析,特别是联系到我国当前农村必须坚持一家一户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际,以揭示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存在的有效性,及其对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要求的不适,并对如何释放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生产潜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组织,它的建立,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合作社的现状及制约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途径,为适应新时期农村合作组织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业发展既面对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等问题,又受到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劳动力素质低、生产力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要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素质,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转变观念,克服短期行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有关法律的建设,使农业发展法制化。  相似文献   

20.
没有农民的小康 ,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为农村居民从温饱生活向小康生活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农村社会全面建设小康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