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锡余 《魅力中国》2009,(23):50-51
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想象、创新之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其途径之一,就是优化语文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题;二、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展开创造想象,全力培养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赵锡余 《魅力中国》2009,(29):50-50
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想象、创新之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其途径之一,就是优化语文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题;二、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展开创造想象,全力培养想象力。  相似文献   

3.
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学生想象、创新之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进发出耀眼的火花,其途径之一,就是优化语丈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题;二、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三、展开创造想象,全力培养想象力.  相似文献   

4.
姚丽花 《魅力中国》2013,(13):149-14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互激发、相互驱动、辩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这就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重视质疑发现,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唤起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要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和“不可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傻问题”、“怪想法”,看到背后的无穷创新“潜能”。运用想象发现,变单一、常规思维为多向拓展的创造性思维,再造想象,拓宽思维,善于发现。运用遥远想象,变通思维,塑造创新个性。培养并发展发船】生思维。  相似文献   

5.
杨凤莲 《魅力中国》2010,(7X):342-342
语文教学要立足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课内外结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进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尤其是研究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文章以理工科院校经济类专业本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如何建立起特色人才培养机制,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渗透在培养模式、培养途径中,使社会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经济学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7.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也正是因为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陈正刚 《魅力中国》2009,(11):114-115
创新就是对原有传统观念的怀疑,创新就是对陈旧知识的革命。创新是人思维的一种内在的潜力,人人都有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我们教师的培养和训练,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给学生留出思维和探究的空间,进行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勤思、善思的习惯。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活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要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求教师要创新性地教,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性地学,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教与学之中。  相似文献   

10.
耿亚娥 《魅力中国》2010,(18):79-79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放飞思维,做自己想做,说自己想说,哪怕是不切合实际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鼓励标新立异,培养求异思维;启发创建想象,诱发创新思维;挖掘创造性因素,培养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创新性思维与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改变以技能训练为特征的传统教学观念,建构以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小学美术教育新模式。具体提出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具体途径: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思维意识;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情景及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一环.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改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人格;转变角色定位,提升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提高英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沈卫宁 《黑河学刊》2009,(4):119-120
语文教育是基础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上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意义尤为深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教师、权威的不同见解;最后,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营军 《魅力中国》2013,(14):239-239
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培养其创新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践能力融会贯通,深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课堂教学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英语教师都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高效率,从而取得好的效果和较高的质量.这适应当前由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向.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什么叫"动"?那就是让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动",使学生在精神、心理、思维和身体活动诸方面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激发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学好辩证唯物主义,具备辩证思维方法,就能较好地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只有实施开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那么,思想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造就更多的创新人才呢?  相似文献   

18.
凡俊兵 《魅力中国》2014,(9):209-209
新英语课程标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人才。我们的中学英语应当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有效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人才呢?这就要依靠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学科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灌输”不出来的,创造型人才是要靠创新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理论,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造性意识,培养创造性品质,开发创造性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和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该文就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体会,并在创新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四个教学策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营造有利于开展创新教学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创新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让他们成为21世纪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文章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探索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它主要包括:教师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志力和鼓励学生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