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刑事诉讼过程侧重于定罪,而适用法律的量刑程序曾长期被人遗忘,现行量刑程序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在于:观念上的重定罪轻量刑、只求"合法性"不顾"合理性";操作上的"暗箱操作""秘密量刑"等行政化处理方式由于量刑活动未能真正纳入程序.本文仅从量刑建议和量刑人格调查报告两方面对量刑程序的建立做以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实现量刑规范化过程中面临了庭前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庭前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了种种的不足和缺陷,严重影响了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进程。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寻求解决出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刑事审判没有明确区分定罪阶段和量刑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量刑的公开透明性以及量刑调查与辩论的充分性,难以保证量刑的公正性和裁判的说服力。囚此,在立足我国现行刑事司法政策、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英美等国量刑程序制度的合理内核,确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在全国的试行,标志着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在我国正式确立。该司法解释对刑事庭审案件有区别地设置量刑审理程序;确立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制度、被告方和被害方量刑意见制度、裁判方说明理由制度等等,但这一改革方案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量刑治理是我国法学界长期讨论的一个话题。现在对于量刑治理出现了两种治理模式之争:程序治理模式和实体治理模式。而程序治理模式之中最关键的就是量刑程序的独立。从实体的改变来推进量刑程序的独立,可以实现程序治理模式与实体治理模式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推进我国的量刑改革。  相似文献   

5.
量刑是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的确定。刑事审判活动包括定罪和量刑两个环节,定罪准确和量刑适当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量刑公正比定罪准确更重要。因为司法实践中个案之间量刑不均衡,会导致涉案被告人及其亲属、被害人及其亲属的不满和对立,继而引起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乃至法治的怀疑和动摇。  相似文献   

6.
我国司法实践中长期以来存在"重定罪,轻量刑"观念以及定罪与量刑程序不相分离的模式,导致刑事案件在很多情况下只能较好得完成定罪的任务而无法合理量刑。由于定罪程序与量刑程序的目的、任务等的不同,决定了量刑事实的证据种类、证明方式等与定罪事实的证明有很大的区别,本文首先说明构建量刑事实证明制度应具有的证明对象以及证明责任,进而对为更好地构建量刑事实的证明制度的相关的配套措施提出了一些立法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量刑建议是一项起源于西方并在我国司法土壤中逐渐完善的法律制度,它的存在的发展对提高司法工作效率和保障公平正义都具有积极意义,但在我国现阶段的实践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是在对本体属性、主体资格、理论依据和权能扩张等方面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最后,本文也从更新观念、明确依据、规范操作和加强保障等方面对完善量刑建议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量刑公正是现代法治社会的追求与标志。如何规范量刑、减少量刑偏差和量刑失衡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规范量刑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笔者认为,近来出现的量刑辩论可以有效地制约法官的量刑自由裁量权,不失为一个追求量刑公正的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我国刑事审判关于量刑情节适用的论述,指出了我国现行刑法中量刑情节规定存在的问题,并从立法的角度,就完善我国量刑情节的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犯罪情节是犯罪构成共同要件以外的,体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反社会属性程度,并影响定罪量刑和行刑的各种主客观的事实总和。犯罪情节虽然不是犯罪构成要件,但它对量刑幅度、刑种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公正的量刑幅度的取舍,恰当的刑种选择,离不开对犯罪情节的全面正确把握。探讨犯罪情节与量刑的有关问题,对于健全我国刑事法制,对于打击犯罪、保护人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路轶倩 《大众商务》2010,(16):302-302
贪污罪和受贿罪是社会广为关注的多发型犯罪,现行刑法对此二罪的量刑规定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死刑的设定、"情节严重"的认定、以及具体法定刑的分布等方面。本文对二罪的量刑问题提出现行立法中的不足,并阐述了修正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民意影响量刑是当下一种不容回避的现象,如何正确对待量刑中的民意问题已引起了司法实务界的重视。当前刑事司法应在司法独立原则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民意介入量刑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优化相关司法制度并使其具备前瞻性,既有助于实现民意与司法良性互动,也符合刑事法治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3.
贪污罪和受贿罪是社会广为关注的多发型犯罪,现行刑法对此二罪的量刑规定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死刑的设定、"情节严重"的认定、以及具体法定刑的分布等方面.本文对二罪的量刑问题提出现行立法中的不足,并阐述了修正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坦白从宽是我国一直奉行的刑事政策,对于坦白的犯罪人我国给予宽大处理的有待.那么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犯罪人的坦白不是自己主动自愿交代犯罪行为,而是在诱供的情况下坦白自己的罪行,如何来认定? 是否也享有宽大处理的待遇? 本文旨在通过论述坦白与诱供的主要内容,从而明确诱供下的坦白在实践中如何认定才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盗窃未遂行为是一种常见的违法行为。对盗窃未遂行为应如何界定,如何定罪量刑,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须明确前统一尺度的问题。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益窃未遂的构成及盗窃未遂行为的定界和量刑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民事赔偿影响量刑有其法律依据,将民事赔偿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也有其合理性.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附条件赔偿”、“单向赔偿”以及“赔偿数额标准难以确定”等疑难问题.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立法层面确定案件的适用范围后,再制定和细化相关法律规范,便于司法实践的具体操作,以使民事赔偿作为量刑情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综合分析式量刑方法的改革已经从学术上的探讨进入了司法实践的试验阶段,这一阶段的实验多数采取的是基准刑量刑法而这种方法在一些方面却有着不可弥补的缺陷,压缩量刑幅度的方法较之其有着更为出众的合理性,作为改革的起点,在初始之时变选用更为正确的方法无疑会带来巨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量刑问题是刑法理论的缩影,量刑是否适当是衡量刑事审判质量的重要标准。然而,合理裁量刑罚离不开对量刑情节的具体适用。  相似文献   

19.
从法律依据、刑法基本原则、刑事政策、刑事司法实践及被害人权利保障5个方面展开论证,对目前将“人身危险性”因素列入量刑考量因素的理论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人身危险性”并非对社会存在实害,仅仅是一种犯罪未然状态的预示,具有或然性和不确定性。从犯罪构成理论来看,将“人身危险性”作为量刑根据之一,不仅缺乏法律依据,有悖刑法的基本原则,而且不符合我国刑事政策和司法实践,不利于保障犯罪人和刑事受害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恢复性司法”是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受害人、量刑情节和受害人谅解与中国刑事诉讼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受害人谅解作为酌定量刑情节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