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邱文辉 《开放潮》2005,(11):30-32
坚定、坚信、坚强,概括了张文彬的主要性格。 对于事业,他永远要有股向上的力量,他是中国民办教育的成功者,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经历风云激荡、大浪淘沙的见证人。他所面对的困惑与喜悦、犹豫与坚持、现实和理想,恰恰是中国民办教育发展过程的某些缩影。  相似文献   

2.
3月4日,全国政协教育组小组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董事长张杰庭,对于中国目前的民办教育现状颇有不满。他认为,按照目前的民办教育政策,中国出不了一流的民办大学。  相似文献   

3.
他青年时学习优异,却因政审"落榜",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组成了他为之奋进的乐章;他中年时毅然放弃国办大学讲坛的优越,义无反顾地走进新时期民办教育的处女地,让惊雷四起;他立志要"创中国的哈佛",呼喊着中国人的梦想,周游列国式的奔走却让他成为众矢之的;他饱受磨难却以战士般的无所畏惧成为中国民办教育的脊梁,以"西译"为献礼,演绎出"丁氏思维"的华章;他的人生是一种文笔的潇洒,是一种思想的飘逸,更是一种同坎坷命运搏击引发的酣畅。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办教育起步晚、发展快、成效大,但距西方私立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本文将探讨中国民办教育与西方私立教育的差别,并分析我国民办教育未来投资的方向和发展前途,为推动民办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不均衡趋势,地区与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差距很大。为什么在有的地方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如火如荼,而在有的地方推进困难、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是宣传不够,《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提出的各项政策,特别是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等,还未达到人人皆知、群众明白、社会理解的程度。二是有的地方政府领导认为有良好的公办教育就足够了,没有从战略上、机制上来对待民办教育的发展;与民办学校的关系处理不当,导致支持不够、干预过多,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因此,多形式、多渠…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4,(40):30-33
民办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民办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一所民校要发展成"名校",除了具备其自身的发展潜能外,还必须得有一个良好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那么,怎么才能为振兴中国的民办教育,为众多民校提供一个最佳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呢?又怎样才能提高民办学校的质量和效益,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对于这些问题,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罗崇敏在某次民办教育发展论坛的演讲中给出了详细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成都外国语学校,因其办学业绩出众、社会效益显著等而享誉巴蜀,蜚声全国,被誉为"中国西部民办教育的旗舰""中国西部民办教育的航母"。让人不得不好奇这所聚集了无数英才的"精英学校"到底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制度文化下飞速发展,成为了今天首屈一指的行业翘楚?  相似文献   

8.
民办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究竟是补充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数量还是质量?民办教育家如何面对公众认识误区?如何预测办学风险?在我国民办教育转型期,资金来源、自主权和办学机制如何突破?民办教育从师资配备到学校管理,从生源质量到教学效果,与公办学校的差距如何缩小?都是我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需要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春秋以前,学在官府。至孔子,方首创私人讲学,开中国民间办学之历史先河。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时值21世纪的中国,民办教育已与孔子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春意烂漫之势。但各校之间也是水平参差,良莠莫辨。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28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发起,西安欧亚学院、陕西教育报刊社承办的民办高校规范招生研讨会在西安召开.部分省市教育部门的领导、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余家民办高校的负责人云集古城西安,共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会议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李维民主持.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未来代表着中国的未来,教育的前景代表着中国的前景。综观世界各国私立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历史,中国民办教育在中国未来教育中将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会有几所民办大学跻身于重点大学行列。但目前的中国民办与公办高校在发展中存在不平衡,这其中有民办高校自身的原因,更有政策不合理的原因。本刊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民办教育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真正形成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特辟《民办教育专刊》,旨在架起全国民办院校优势互补的桥梁,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构思共同发展的蓝图。我们深信,21世纪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不均衡趋势,地区与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差距很大,为什么在有的地方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如火如荼,而在有的地方推进困难、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一是宣传不够,《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提出的各项政策,特别是鼓励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等,还未达到人人皆知、群众明白、社会理解的程度,二是有的地方政府领导认为有良好的公办教育就足够了,没有从战略上,机制上来对待民办教育的发展;与民办学校的关系处理不当,导致支持不够,干预过多,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因此,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广泛宣传,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内容和当前形势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大造舆论、营造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落实发展民办教育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方针,按照“积极创新,稳妥发展,规范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办学体制、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和规范,灵活的运作方式,大胆实施多种形式办学,不拘形式积极发展民办教育。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20日,由“中国民办教育论坛”主办的“中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座谈会”在西安唐城宾馆举行。此次座谈会上,陕西教育厅社会力量办学管理中心书记副主任李维民先生与陕西几所主要民办高校的负责人就民办高校的产权回报和税收等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今年9月1日起,《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民办教育有法可依,将对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进一步落实国家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形成公办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必将促进公办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一、当前民办教育的主要特点一是办学主体多元化。民办学校既有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或集体投资兴办的,也有市、区(县)属中学与企业合作或单独领办的。不仅限于个人投资完全民办的,而且扩大为民办公助、公助民办等比较先进的办学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办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是邓小平民办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既是邓小平一系列改革思想的具体体现 ,又是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思想保证 ;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 ,要迈出更大的步伐 ,是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民办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景艳艳 《老区建设》2014,(16):58-59
作为与陕西、北京并称为“中国民办教育三强省(市)”之一的江西民办教育在近20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瞩目成就,民办高职教育更是在实用人才培养、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的论证是借助SWTO战略分析矩阵,明确江西省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中的内、外部环境,从而制定出合适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回顾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认为民办教育发展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我国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并且在进一步分析我国民办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与加强监管方面对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规模庞大的民办教育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初,我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1.90万所,各类教育在校生达3392.96万人。另外,还有其他民办培训机构18341所。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投资者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2003年9月,中国第一部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法律文件《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2004年4月,《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施行。  相似文献   

19.
专家观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的零距离竞争使教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偏见,对投资民办教育的民营企业和个人的不信任,胜过关注举办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情。民办教育发展的宽松环境还需要各方面共同去营造和维护。如果全社会都能换个思路看民办教育,支持民办教育,就会有大量民营资本进入教育,就会迎来中国民办教育的春天。没有规模的扩张,民办教育难有质的飞跃,许多专家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民办教育举办者的合理回报与产权归属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它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明确保护民办教育举办者合法权益的条款,这就使许多已经投资民办教育者心有余悸,也使许多欲进入这个行业的投资者裹足不前,所以从立法上保护民办教育投资者的利益,就显得迫切而急需。本文作者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民办教育立法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