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辉 《时代经贸》2010,(12):105-107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很难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可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石。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企业文化研究,加强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不能自强干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很难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可见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的基石.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企业文化研究,加强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创企业的知识、能力和战略是影响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选择重庆市238家新创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探讨了知识、能力和战略对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关系,证实了因素之间的影响路径。结论表明,知识和能力不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影响,战略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影响,知识和能力通过战略对竞争优势产生间接影响,新创企业可沿着知识管理→能力演进→战略竞争→竞争优势这一路径争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独角兽这个企业群体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对于该群体的研究鲜见。因为独角兽们各自的独特性掩盖了估值这一比较的核心元素,以及由此衍生的估值基础、估值逻辑和估值影响。因此,从独角兽定义内涵与外延出发,结合其自身发展和面临的环境,基于出现的相对于传统行业和过去独角兽企业的新变化以及新的竞争态势,总结了独角兽之间比较的可能性和基础。进一步,以估值为核心,构建了独角兽之间估值比较调整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对于估值的博弈动机和逻辑。  相似文献   

5.
李向东 《经济师》1996,(11):37-37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李向东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和职工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鲜明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包括职工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等,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等功能。在当前...  相似文献   

6.
浅谈管理者与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一般被认为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则被认为是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 (或服务 )的过程中所表现的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思想和模式 ,兴于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并被广泛研究 ,其内涵被简要地概括为企业每个员工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的外在表现。不同的历史时刻 ,不同的物质条件 ,不同的文化背景 ,对企业文化的各种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文章在两个假设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的产生、作用、培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郭晓慧 《城市建设》2010,(4):443-443
随着我国企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各类企业中也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特征分析,简单论述了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企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各类企业中也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特征分析,简单论述了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在确立和推进两个方面各自存在着一系列的误区。应该正视这些误区,要从准确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特点;自我校正和做好方案设计等方面解决企业文化的确立问题。要从企业老总在文化建设中的定位;推进的过程性和相关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解决完成企业文化的推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企业文化内涵及构成说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导向、凝聚、约束规范、稳定经营及塑造形象作用.同时着重论述了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确定切实可行和有号召力的企业发展目标,确定独特鲜明的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树立正确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爱明 《现代财经》2003,23(4):48-51,58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核心应该是整体发展的观点、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协调发展的观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战略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活力战略、企业环境战略、企业文化战略、企业协调战略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组合,应该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加以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纳入了企业管理之中,成为提高职工素质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切合本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已是新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运营风险.为了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对企业改革、管理和发展关系进行合理处理,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利润.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的当前的改革形势进行分析,并且从改革角度,对改革与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提出改革、管理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新古典经济学兴起以来经济学对企业成长动力研究的一些主要理论视角,它们包括企业资源理论、新熊彼特主义、企业能力理论、企业制度变迁理论、奥地利经济学企业理论等。文章对每一种理论视角的主体逻辑和核心成果进行了扼要的表述,包含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新近动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企业成长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萍 《经济论坛》2000,(11):20-20
所谓企业成长战略主要是指企业抓住有利机会,充分发挥自身在产品、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和潜力,以求得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战略。 当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成长战略的关键和首要问题就是为企业确定最佳业务领域和成长方向,这也是成长战略模式选择的前提和起点。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分析,并依据企业本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这四个特征所组合的四个象限中寻找出企业的成长方向(如图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和环境的威胁、机会组合成四个象限,从而形成四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如…  相似文献   

16.
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企业理论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臣 《经济学家》2005,(3):9-13
新古典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为投入和产出之间转换的“黑箱”,分析了在给定制度条件下技术因素对企业最优生产的影响。西方非主流企业理论和主流企业理论都对其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本文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西方企业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判,并指出马克思早在科新等人之前就历史和逻辑统一地分析了企业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作为市场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的企业,从诞生之日起,便时刻面临着生存与消亡、发展与危机的抉择和考验。从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就是企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危机,最终赢得商机的行为过程。本文通过对企业危机及危机企业一般出路分析,探讨建立一种面向所有危机企业的社会营救机制——企业营救,为危机企业走出困境、重焕生机开辟一条新出路。l企业危机及其主要形式所谓企业危机(EDterpseCrisis),是指由于企业重大经营失败或外部不可抗拒事件的发生,从而导致企业难以维持正…  相似文献   

18.
郑玉玲 《经济论坛》1997,(18):27-27
企业精神是企业发展壮大之宝□郑玉玲企业精神是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职工群众的先进思想、优秀品格和优良作风的结晶,是群体意识、价值的实践升华和理论升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企业精神就是培育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培育自强不息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钟开威  赵悦 《经济论坛》2005,(15):71-72
19世纪以来,管理活动上升为一门科学,并且经历了从传统的科学管理到现代的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现代的管理科学的核心是决策和定量分析,而大量、有效的信息资源和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又是进行决策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企业信息化就是借助现代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的信息进行挖掘和管理,使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都有信息作为依据,并围绕信息进行。  相似文献   

20.
高晓峰 《经济论坛》2005,(14):36-37
管理与科技是推动企业实力提升的两个“轮子”。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企业管理上了一个不小的台阶,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与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相比,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是管理理念的差距,如强调分工与强调整合的差距,以产品为中心和以作业为中心的差距,推动式管理思维与拉动式管理思维的差距,以资为本和以人为本的差距,只重视战术与既重视战术更重视战略的差距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