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大学生起薪不断下降.文献研究和调研表明,行业、学校、专业、学历差异都会导致起薪差异,但这些因素并不能解释近些年大学生起薪下降的现象.虽然样本数据显示起薪高低对大学生就业的流动性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根据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原理,当前大学生就业流动性提高会导致企业不愿意对新就业大学生实行效率工资,这可以解释近些年大学生起薪不断下降的现象.这意味着"明确大学生的专业定位、加强诚信教育,从而稳定大学生就业"有利于引导竞争性的厂商采用效率工资制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起薪.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7届和2008届"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能力调查"数据,拓展平均工资差距的分解方法,从教育程度的差异转向侧重于考察同等教育程度上专业隔离对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尽管专业分布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主要来源于专业内部而非专业之间(专业分割的作用),且专业内起薪差距只有28.65%—43.16%能够被就业能力和实习经历等生产力特征变量的差异所解释。针对男女大学生起薪差距的分解,可以剥离市场工作经验、晋升和生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控制前市场的专业选择差异后,专业内部依然有大部分起薪差距不能被生产力特征变量所解释,这为现有研究把性别收入差距的成因部分地归因于性别歧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性证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作者收集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我们分析了"官二代"学生与非"官二代"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官二代"学生的起薪比非"官二代"学生的起薪平均高13%(约280元/月)。这一差异不能被学生家庭的收入、父母的教育程度、学生的高考成绩、就读大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所解释。因此我们认为父母的政治资本本身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市场具有信息不对称及工资离散性的特点,大学毕业生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其自身预设的保留工资对就业概率、工资起薪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文章通过构建工作搜寻理论模型,分析大学毕业生保留工资与劳动价值的相互关系,认为只有在保留工资与自身劳动价值相匹配的前提下,保留工资才能起到保障或提高就业起薪的作用,应从有效缩短工作搜寻时...  相似文献   

5.
每年临近毕业,劳动力市场上总是频频传出大学生就业难的消息,近年来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出起薪低、签约率低的现象。与此同时,在我国东南沿海出现了民工荒,25岁以下农民工的供需缺口在700万(章铮,2005),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就业的不断增加,工资水平不断提升,性别工资差异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教育视角分析性别工资差异问题,指出教育是性别工资差异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例如,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使择业机会不同,专业设置的差异获得完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高校培养模式的差异引起能力和表现方面的不同,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促使选择不同的行业和工作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性别工资差异问题的建议:提高女性的教育程度,科学选择学校培养目标及模式,重视女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女性挤入男性集中的行业。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以适应市场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市场、就业能力以及就业教育方面的分析,探讨研究如何提高该专业学生适应市场能力。  相似文献   

8.
人口转型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发生的重要经济和社会现象。本文从性别偏好对生育决策的影响这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口生育率会显著下降。本文通过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说明了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会缩小男女劳动力在生产效率上的差异,从而使男女工资的不平等减少。而性别偏好程度又取决于男女劳动回报的差异,因此经济发展会降低性别偏好的程度,提高女孩对于家庭效用的贡献,这将影响到家庭的生育决策。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性别偏好程度的下降对人口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当性别偏好程度显著降低时,人口生育率会下降。  相似文献   

9.
付立然 《城市建设》2010,(7):426-426,428
性别歧视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中普遍存在,随着我国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受到性别影响愈加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遭遇性别歧视的原因,提出了社会、政府、高校和女大学生自身“四位一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衡量指标、对大学毕业生求职结果和起薪的影响、二者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这三个方面对我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在评述基础上,本文还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7)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近几年高校不断实施扩招的政策,使得就业市场上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导致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问题备受关注。从宏观层面讲,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微观层面来说则有助于家庭和谐以及大学生个人心理的健康成长。当前有关就业问题的研究比比皆是,而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问题,再从供给侧改革所蕴含的经济学理论入手,重点关注供给方——大学生在就业问题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针对大学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从而缓解社会上普遍重视的就业压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5,(11)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缺失是重要的一个原因之一。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文科类专业,技术实用性不强,就业渠道相对单一,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即大学生的可雇用性能力。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要提高其可雇用性能力。文章从可雇用性理论界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提高可雇用性能力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寻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可雇用性能力的方法,提高其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年的数据,采用Fairlie分解方法确定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就业稳定性差距的成因,在校正了就业选择所产生的偏误之后,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分析了不同就业稳定性下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工资差距.结果表明:市场分割、人力资本差异和行业差异对就业稳定性差距给出了显著性解释,其中人力资本差异解释了近50%的就业稳定性差距;人力资本差异也是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市场分割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很小;市场分割对工资差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就业中,在非稳定就业中不存在.本文的结论表明,对城镇劳动市场就业分割的关注应转向更为隐性的分割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何改革没有提高国有企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陆铭 《经济学》2003,2(4):833-856
本用一个国有企业工资和就业决定模型为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的现象提供了一个理论解释。本认为,在国有企业的工资和就业决定受到管制的情况下,一些通常被认为有效的改革措施(如提高管理固定收入和利润分成比率)反而会阻碍企业重构。另外,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产值份额越来越小,但其就业份额却仍然非常之大,这就使得政府更加强调国有企业稳定社会的功能。因此,放松管制对于成功的市场化改革和企业重构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比较经典的工资决定理论之一,效率工资理论强调通过支付高于市场出清的、具有外部竞争性的工资水平来消除员工怠工、降低工作转换成本、吸引高素质求职者、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效率工资理论的核心假设是雇员的生产率是其工资水平的增函数,即生产率取决于工资水平的高低,或高工资能带来高生产率,高生产率是高工资的结果。这一假设是效率工资理论一切结论成立的基础。笔者在对以往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效率工资理论核心假设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认为该假设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而后,笔者探讨了效率工资制度的适用性和对我国工资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胡畔  蒋诗  张墨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16-17,27
中国目前正面临工资不断上涨的压力。理论界普遍认为,工资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并对我国制造业造成冲击。通过对工资水平全面上涨分短期和长期的作用机制分别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工资全面上涨仅在短期内对物价上涨和产出下降起作用。通过加强就业管理,减少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引导就业者和就业岗位匹配,同时完善市场体系,有利于治理工资上涨带来的短期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处于同一学历层次,产品培养规格各有侧重.笔者通过抽样调查数据,对二者工资差距进行Appleton分解发现,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较高的行业集中度,专业硕士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了较学术硕士更高的工资收益,个体通过教育产品的选择带来的行业分布差异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教育产品选择是行业自选择的重要因素.修正样本自选择偏差后,行业选择仍显著存在,并解释了所有差异的54.286%.相较于学术硕士的行业分布,专业硕士更加集中于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反映了研究生教育改革“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主线与初步成果.二者的工资差距揭示了当下产业结构演进对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李红阳  邵敏 《财经研究》2018,(1):113-127
如何利用临时性就业保持劳动力市场弹性的同时保持就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实证研究了临时性就业对我国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控制相关的个体特征及其所在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和城市特征后,临时性就业会使得个体的小时平均工资收入显著减少约18.05%,且这一负向作用在考虑指标度量稳健性、户籍、不同年份数据及分行业子样本检验等情形下仍然稳健.(2)在控制样本选择性偏差和可观测控制变量影响后,本文的结论依然稳健,临时工与正式工之间仍存在无法解释的工资差异.(3)机制检验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和补偿性工资差异均可以解释临时性就业抑制劳动者工资收入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临时性就业会降低个体获得与工作技能有关的培训机会和培训时间,且仅特定行业的临时性就业者获得了补偿性工资.文章从就业期限差异的视角为政府部门改善劳动收入、提高就业质量和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大学生公平就业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大学生就业因生源、身体、性别、学历、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大学生就业不公平不利于消除腐败、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社会效率的提高、不利于个人(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公平的大学生就业环境必须建立健全优质的大学生劳动力市场、营造公平就业的企业制度环境、缓解劳动力的供需矛盾、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构建公平就业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数据,利用海克曼——戴蒙德(Heckman-Daymont)模型,考察了中国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问题。研究发现,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因此,政府有必要强化《劳动法》中有关规定,加强对就业者权益的保护,女大学生还应该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