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司归入权是通过国家立法赋予公司在利益受损时的特别救济权.公司归入权制度的确立对于规范公司内部人的行为,促使内部人履行忠实善管义务,极大限度地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避免公司与内部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英、美、德、日等国的公司法都规定如果董事、经理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由此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应收归公司所有.而我国现行立法在公司归入权的行使方面的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借鉴国外立法对其加以完善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公司归入权的行使主体、行使方式及行使期间.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司归入权制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宇 《经济师》2009,(12):78-79
修改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均对公司归入权制度作了初步规定.这将有利于维护公司和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但与国外立法相比,我国公司归入权制度的规定较为粗略,仍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归入权制度的相关问题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归入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内部人短线交易收益归入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内幕交易预防制度,由于该制度具有适用简便、可操作性强等优点,被各国视为一件铲除内幕交易的利器。我国现行《证券法》对该制度也作了规定,但规定过于简陋,缺乏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撑,导致该制度在法律实践中鲜有适用。因此,今后改革的方向应当是有效地设计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主要包括:股东代位诉讼制度,内部人持股变动申报制度,内部人短线交易收益归入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4.
优先购买权存在于共有关系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该制度在稳定共有关系、平衡各方利益等方面的作用,有必要对优先购买权的适用范围、法律性质、适用条件等予以理清.在共有人之间的优先购买权以及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与租赁关系中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发生竞合时,还要解决它们之间何者优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制度将公司经理推上了企业的核心位置,公司经理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理阶层控制了公司及经理代理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构建完善的公司经理法律制度。本文在分析公司法规定的经理权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公司经理权法律规范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国际货物买卖中买方的拒收权问题对于双方合风吹草动的履行、利益的维护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对拒收权的性质及实践中拒收权的行使和限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股东权行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行使主体包括未成年股东的法定代理人、再代理人及未成年人自己。法定代理人、再代理人在行使股东权时侵害了股东或公司的利益,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未成年股东行使其股东权时损害了其他股东或公司的利益,法定代理人未尽其监督义务的,应承担侵权责任,其责任性质应为过错推定责任;未成年股东构成侵权的,其本人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8.
追偿权一旦成立,就会产生债的法律后果。债的产生有当事人约定和法律规定两种形式,行使追偿权产生债基于法律规定,因此追偿权只能由法律规定行使。对挂靠关系问题的性质,我国法律法规至今未作明确规定。笔者拟就挂靠经营关系中追偿权行使之法律依据撰文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秀珍 《经济师》2008,(9):85-85
行政立法动议权是随着我国现行行政立法的诸多弊端应运而生的,实践中要脱离行政立法的现实困境应将其上升为法定权利、不断拓展权利主体的范围、进一步实现该权利实现方式的多样化;同时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处理机构、保障程序和责任追究,加强行政立法动议权的保障和救济。实现行政立法民主、行政法制统一和行政法治和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司股东账簿查阅权制度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锐 《当代经济》2008,(6):130-131
修订后的新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的会计账簿。新公司法的这一制度设计对于维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新公司法关于股东账簿查阅权的设计存在重大缺陷,不论是享有查阅权的股东主体范围方面,还是查阅权针对的对象即账簿的范围和查阅权的保障手段方面。文章从股东账簿查阅权的价值诉求入手,针对我国股东账簿查阅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云升 《经济师》2002,(5):64-65
目前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中确立的优先购买权 ,与民法上有关先买权制度的规定有许多不同之处。实践中 ,如何把握其适用条件 ,尚缺乏明确的法律解释。文章从理论上对房改中先买权的适用条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网络化时代,对个人资料进行保护的立法,可以分为美国模式与德国模式,这两大模式对个人资料保护立法有着重大影响。中国个人资料保护的立法体例应取仿德国,采取统一立法模式;立法原则应借鉴美德关于基本原则的实质性规定;立法重点应建立在对个人资料权主体资格及权利义务等难点问题的突破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面临的机会和信息越来越多,能否捕捉到有效信息、把握住机会,已成为公司运营成败的关键。公司机会被认为是公司的一项重要财产。英美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判例,确立了公司机会规则,禁止公司的受信人篡夺公司机会,谋取个人利益。大陆法系国家也逐渐引进公司机会规则,对属于公司的利益加强法律保护。我国同样亦规定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但欠缺周详。对于何为公司机会,董事能否基于抗辩事由利用公司机会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以及把篡夺公司机会的主体限制为董事和高管,而忽视了监事、控股股东篡夺公司机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了税收优先权制度。这项制度的设立是税法引进民法规则解决税法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国家税款的及时足额缴纳提供了法律保障。但作为税法领域中的一项新制度,法律规定比较简单,征税机关在实践操作中无所适从,常常陷入困境。因此,有必要对税收优先权的行使规则进行研究与探讨,以充分发挥该项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公司股东权保护制度的反思及立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文勇 《经济师》2005,(2):60-61
自 1 994年 7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施至今已经整 1 0年 ,限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立法经验 ,公司法律制度对股东权的规定存在许多缺陷与问题。随着公司法制理论的深入与完善和公司制实践经验的丰富 ,有关股东权保护问题已日渐突出。文章在论述现行《公司法》对股东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修订与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司经理权的滥用和公司治理机制的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宗璋 《经济管理》2002,(24):23-30
在国际公司界,“经理中心主义”的崛起已经成为令人关注的现象。在“经理中心主义”的背景下,公司经理权日益得到扩张与强化。因此,从完善公司治理角度而言,建立有效的公司经理权约束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应结合我国公司的独特现状来构建公司经理权的约束机制。其中,发挥股东、职工和债权人三大利益主体的积极作用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7.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的规范行使要求,强调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目标的协调,进而揭示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的典型风险。研究发现:事前的风险防范需优化权属自治,引导科研人员和单位在赋权协议标准条款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充分与细致的协商;事中的风险防范需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沟通交流渠道以促进协同防范;事后的风险防范需厘清各方主体的责任,落实风险共担以回应权责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商号作为企业的无形财产,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商号权的纠纷呈蔓延之势,引发了大众对商号权法律保护的关注.我国涉及商号权保护的法律不在少数,但纵观相关规定,仍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9.
商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潜在的软实力,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建立良性循环的商誉体制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要求更是市场经济的深切呼唤,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不同的立法模式都对商誉权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中国也不例外。但是严格地来说,中国目前的商誉体制仍旧不完善,法律上保护商誉权的相关规定稀少混乱,有关的处罚措施在理论上很强大却缺少实际的可操作性,寻求商誉权保护的法律进程步履蹒跚。健全完善中国商誉权保护的举措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20.
富姗姗 《新经济》2022,(10):55-59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落实宅基地所有权实现形式需要从实践中比较分析不同主体行使宅基地所有权的成效和困境。基于不同行使主体的实践现状,以公平性、效率性及经济性为比较原则,从利益表达、执行效率以及治理成本三个方面对不同宅基地所有权行使主体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村民小组容易表达农户利益诉求,最能体现公平性;管理执行效率高,最能体现效率性;治理成本低,最能体现经济性,是最适宜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