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农村金融可以分为正规金融、非正股金融和准正规金融三个类别,在有正规金融的情况下农户为什么要选择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由和作用又是什么?本文从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和非正规金融地位以及作用等方面阐述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战略收缩,非正规金融在解决农户融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非正规金融自身存在的缺陷,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非正规金融的未来发展应克服内在缺陷和与现行金融体制之间的摩擦等影响因素,通过将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建立农村社区合作金融机构、吸引农村非正规金融资金流向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等多种途径,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崔婷婷  王倩 《时代经贸》2010,(18):182-183
近年来,随着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战略收缩,非正规金融在解决农户融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非正规金融自身存在的缺陷,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非正规金融的未来发展应克服内在缺陷和与现行金融体制之间的摩擦等影响因素,通过将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建立农村社区合作金融机构、吸引农村非正规金融资金流向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等多种途径,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金融抑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要约束,其可能给家户福利和生产活动带来损失。金融约束不仅来自于正规金融,也来自于非正规金融。利用区域转换模型,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证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对家户福利的不同作用。实证分析表明,正规金融约束的家户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受到限制,非农经营的效应也更低,而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对正规金融形成了替代,弥补了其部分功能。受到非正规金融约束的家户,社会资本的功能被弱化,但采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的作用以及参与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作用由于得到正规金融的支持而更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大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农村正规金融在满足生产发展尤其是非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基于社会资本的非正规金融主要对于缓冲收入冲击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化的进行需要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但长期以来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并没有满足农村资金需求方的需求。我国可以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作用填补农村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目前,我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它的必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它也有一些消极因素存在。为了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和健康发展,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将其纳入金融监管范围中,还应该加强其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迅速发展壮大,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把握好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非正规金融的现状、成因以及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各自的优劣势,得出结论: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有效合作是非正规金融发展的一条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正规金融从农村纷纷撤走,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迅速壮大,并为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然而,由于非正规金融掌握信息的有限性和得不到法律认可与政府保护,从而它也存在许多缺陷,并对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一些破坏作用。对待农村非正规金融,绝不能简单地否定或取缔它,而应持辩证的观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其成为正规金融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8.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186,自引:6,他引:186  
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本文认为,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且常常不能提供充分的担保或抵押,正规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而非正规金融则在收集关于中小企业的“软信息”方面具有优势。这种信息优势是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的根本性原因,金融抑制只是一个强化因素,同时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各种特征也都源于其存在的根本逻辑。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异质的中小企业借款者和异质的贷款者(具有不同信息结构的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部门)的金融市场模型,证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能够改进整个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9.
金融生态环境视角的非正规金融生态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金融生态理论,从金融生态环境角度分析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法制环境以及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可以认为中小企业和个私经济是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善于利用社会传统和习俗等非正式制度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是相对正规金融的优势;非正规金融没有合法地位,经营方式隐蔽,处于监管之外,导致金融风险隐患的形成;非正规金融市场化的利率机制会产生某些负效应.针对非正规金融生态上述现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特点及内在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在当前应趋利避害,利用非正规金融的积极因素,消除其不利影响,让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国家正规金融一道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现代正规金融和传统非正规金融并存,正规金融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显不足。非正规金融作为对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其规模甚至超过了正规金融,显得越来越重要。提出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区别,进行了适当的理论解释,并深入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需求、正规金融发展及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促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利用31省市2003-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对Moran’I指数和散点图进行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其次,通过建立SLM、SEM和SDM三种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都对缩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影响更为显著;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空间变量对缩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6,(9)
民营中小企业在黑龙江省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却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得到满足,于是便产生了民间自发的金融创新产物,即非正规金融。文章从黑龙江省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完善黑龙江非正规金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正规金融一直都作为一股强劲的草根力量活跃在金融市场,特别是农村金融市场.如何正确看待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竞争,并且利用非正规金融的优势发展正规金融,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本文在调查基础上,从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冲击入手,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相对优势,阐述了两种金融的几种合作模式以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焦文慧 《时代经贸》2010,(20):165-165
近几年来,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非正规金融形成原因的分析,对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方向提出政策性建议,并对正规金融如何提高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正规金融高度发达的人类现代经济社会,非正规金融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经济当中,非正规金融起着越采越重要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首先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作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当前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最后针时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非正规金融形成原因的分析,对非正规金融的发晨方向提出政策性建议,并对正规金融如何提高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情况介绍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的方式,对我国农村的正规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发展和金融波动给农村贫困减少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虽然农村正规金融也能够促进农村贫困减少的影响却并不大,而且主要影响在于农村绝对贫困,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不大。非正规金融发展也没有起到促进农村贫困减少的作用,而金融波动更会给农村贫困减少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促进农村贫困减少,必须将非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金融机构和谐共生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起来,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引导,避免和减少农村贫困减少受到的金融波动的不良影响,从而真正改善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促进农村贫困减少。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这不仅要增加农村正规金融制度的供给,而且要推动非正规金融制度的创新发展。本文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创新发展的路径在于:通过放松金融管制实现农村金融制度的供求均衡;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基本路径;根据农村非正规金融特点实行差异化制度安排,有条件地进行正规化改造;加强对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合理和有效引导;提倡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有效合作和适度竞争。  相似文献   

20.
高效率的金融制度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可以提高经济的总体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进行调查,从资金配置效率、适应性效率和运行效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偏低,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偏高;两种金融制度的效率有各自的空间,在规模和范围较小时,非正规金融制度效率更高,而超出一定的发展范围和规模,正规金融制度的优越性则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