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林锡星 《大经贸》2003,(12):88-88
中缅贸易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954年,两国就签订了第一个贸易协定,1971年两国新签的贸易协定规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20世纪70年代起,缅甸每年派贸易代表团参加广交会,中方每年参加缅甸珠宝交易会.中缅经贸关系涉及双边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和劳务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和缅甸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中国是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国家战略的提出使中缅两国农业合作再次面临重要机遇期。研究中国与缅甸农业合作现状,分析投资环境、探寻未来农业合作潜力,对于促进地区间农业和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一、中缅农业合作现状中缅两国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近年来,中缅贸易发展迅猛,投资步伐加快,合作方式多元。  相似文献   

3.
境外     
7月26日 缅中签订铜矿勘探开采合作协议 中缅两国有关方面当日在仰光签订铜矿和其它矿勘探合作协议,迈出两国矿业勘探开采大规模合作的第一步。 根据中国海南佳亿机械进出口公司与缅甸矿业部勘探局签订的协议,中国公司将在缅甸实皆省和克钦邦进行铜矿和其它矿的勘探开采。这是中国国土资源部和缅甸矿业部2001年签订两国矿业合作备忘录以来进行的第一个大型矿业勘探开采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4.
缅甸自1988年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其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中缅经贸合作多年来发展良好。2015年以来,缅甸内政外交发生较大改变,这对中缅经贸合作有一定影响。长期来看,中缅两国在能源、对外投资引进和农业等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5.
缅甸是中国西南边疆的重要邻国,中缅关系的友好稳定对于两国利益都十分重要。虽然近年缅甸国内民主化进程使得中缅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一些中资项目受到影响,但是中缅关系整体依然稳定,经济合作整体依然前景光明。中国未来在对缅加强合作方面,需要适当加强公共外交和民生外交。  相似文献   

6.
正1949年12月16日,缅甸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8日,中缅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缅甸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之一。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西方国家纷纷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中缅两国关系继续保持友好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加深,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25年来,中缅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能源等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上升。由于缅甸的能源资源丰富,中缅地缘相近,中缅在能源安全、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使中国与缅甸的能源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中国在缅甸投资中的负面效应对未来中国在缅经济活动形成了挑战,印度、泰国与中国在缅甸的能源竞争在新的条件下将会更加激烈。为妥善处理双方利益争端,寻求双方共同利益面,创造共赢。我国需要积极推动和介入缅甸国内政治改革,保持和发展与缅甸良好的政治关系,更好协调彼此核心利益,加强公共外交,妥善处理与缅甸国内的反对派和民众的关系,寻找彼此优势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在缅甸能源合作领域上,中国需要建立各能源消费国之间的平衡,减少不良竞争,风险共担。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与缅甸山水相连,边境线长达2185.7公里。从古老的“西南丝路”到现今蓬勃兴旺的中缅边贸,两国通商贸易从未间断过。 (一)中缅边境贸易的历史 中缅边贸由来已久。古代的“西南丝路”(又称“五尺道”、“僰道”),其中的一段就是由云南的滇池经永昌、畹町到缅甸的勃生,这可以说是中缅边贸的最早开始。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缅边贸处于基本停滞的状态,如果说还有一些贸易的话,那就是殖民者通过边贸口岸将鸦片等运入中  相似文献   

9.
1994年,印度与缅甸签署了《印缅边境贸易协定》,印缅边境贸易自此成为两国经贸关系中的重要一环。与中缅,泰缅边境贸易相比,印缅边境贸易的数量并不占优,但是印缅双方领导人都已经意识到了加强边境贸易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缅甸民主化进程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印缅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开启了大门,同时也为印缅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释放出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津巴布韦实施"东向"政策以来,中津两国双边贸易快速发展,形成了在建筑、能源、农业、运输、轻纺等多个方面的贸易合作格局。然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研究发现中津双边贸易合作依然存在很多障碍,尤其受津巴布韦本土化经济政策的影响,双边贸易合作单一,贸易结构不科学等。中国作为津巴布韦的重要贸易伙伴,有必要肩负大国使命推动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实现多方共赢。通过研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扩大双边合作领域、增加技术援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等途径,强化中津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 中俄贸易关系的现状 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双边贸易潜在市场巨大。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平稳推进和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使双边贸易关系稳步发展。两国贸易发展状况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992年至今,中俄两国 表1 我国对俄双边贸易的发展走势(单位: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日双边贸易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开始。同时结合各种具体的案例。接下来第二部分研究制约中日汽车产业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主要在国际合作背景下进行了中日两国汽车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和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在目前成熟的双边贸易下,研究中日两国汽车双边贸易的发展问题分析及展望,最后第五部分为全文结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企业在缅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投资争端也频频发生。中资企业在缅投资争端的解决可以依照中国-东盟多边协定、中缅双边协定、中缅两国国内法来解决。然而,中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不够健全、外交谈判及磋商有较大的局限性、缅甸国内法治环境较差、中国国内法对中资企业海外投资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现有的争端解决途径无法有效解决中资企业在缅发生的投资争端。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和《中缅投资协定》相关条款,协助缅甸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并加大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法律保护力度,从而为中资企业在缅投资争端解决提供规则、机制、程序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蒙双边贸易合作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蒙双边贸易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蒙双边贸易关系迅速发展,合作水平不断提高,表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在回顾中蒙双边贸易合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双边贸易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前景展望,把握两国贸易合作的发展大趋势,深入分析影响双边贸易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化解问题和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1992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建交以来,由于资源互补性,使得哈中两国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哈萨克斯坦成为中国在独联体地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本文对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双边贸易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双边贸易发挥出最大潜力,促进两国经贸往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副总理认为俄中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俄罗斯副总理赫里斯坚科2003年6月2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是俄罗斯的主要经贸伙伴,两国在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赫里斯坚科在回答新华社记者问题时说,近年来俄中双边贸易发展很快,年贸易额以20%—30%的速度增长,双边贸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经济状况、特别是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他还强调,俄中两国应加强在高科技及包括核能在内的能源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北方经贸》2021,(1):32-33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各国积极寻求区域合作机会,以期获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红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国和缅甸作为区域经济合作体内的两个国家,双方经贸往来日趋频繁,贸易成果日渐显著。深入分析中缅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现状、基建、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制约问题,促进经贸发展,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速优化贸易结构、解决贸易不平衡;加强政策沟通、促进政治互信。  相似文献   

18.
《商》2016,(10)
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拥有深厚的胞波情谊。此外,缅甸自然资源和战略位置也吸引着中国的巨额投资。中国亟待发挥缅甸在一带一路中的支点作用,这离不开缅甸华人华侨的协助。本文首先介绍缅甸华人华侨的基本情况,随后分析缅甸华人华侨在一带一路的作用,最后为中国政府和企业发挥好缅甸华人华侨的独特作用提供合理的建议。在余论中,笔者指出不能对缅甸华人华侨期待过高,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仍要放在缅甸政府和当地人民。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中缅跨境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实地问卷调研结果分析,本文重点对中缅跨境经济合作过程中突破边界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效果进行探讨,提出中缅双方应着力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降低非关税壁垒,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以突破边界效应,实现中国与缅甸跨境经济合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引力模型的国际双边贸易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引力模型是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用于研究两国或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的经济模型。通过选取世界上13个主要国家2007年的截面数据,建立了国际双边贸易流量引力模型。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GDP)、地理距离和制度安排是影响国际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应加强物流建设与合作,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以促进国际双边贸易向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