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走出误区     
林凌 《湖南经济》2003,(9):17-18
自1984年至今,开发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上已经走过了近二十个年头。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开发区3837家,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232家,省级批准的1019家。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3.6万平方公里。“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开发区正是凭借这种魅力对外来资本构成了极大的吸引,不少大项目、大企业的落户,使得吸引外商投资连年快速增长,出口创汇逐年增加,开发区成为了招商引资的桥头堡和对外开放的先导力量。不仅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发挥了窗口作用,而且通过“经济洼地”带来的产业聚集效应,重点引进了一批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  相似文献   

2.
庄美燕 《上海经济》2006,(11):13-15
近几年来,“开发区”三个字在各类媒体上频频曝光,违法圈地的是开发区,强制拆迁的是开发区,扰乱土地市场的是开发区,损害国家利益的也是开发区。当年“大有可为”的开发区如今竟频频成为众矢之的,面临被清理整顿的命运,业界哀叹。  相似文献   

3.
猴年伊始,国家五部委发函: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集中、抓紧对现有各类开发区进行清理整顿.切实做到减少数量、压缩规模、提高质量。这无疑是对前一段时间的恶性“圈地”运动施了一剂“猛药”.有效扼制了开发区过热,无视农民“命根子”的苗头。  相似文献   

4.
张恒 《西部大开发》2004,(10):44-45
时间的车轮即将碾到了2004年年末,关于"开发区"发展的种种争论也越来越多,这些争论的起因都源于2003年以清理整顿开发区为首要任务的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在该次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中,包括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度假区、大学城等17类。去年下半年,国务院办公厅更是连发2份文件,明令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对各类开发区进行全面清查。紧接着,国务院5部门紧急出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国31个省份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进行为期2个月的全面督查,重点就是开发区清理整顿,并发出《关于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快开发区的清理进度。空前的规模,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一年里,“开发区”是个在媒体出现频率颇高的字眼。人们在分析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时,每每会与“开发区”联系在一起。耕地流失,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开发区圈地难辞其咎;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多是开发区推波助澜: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失地又失业,开发区圈地是罪魁祸首;房地产开发出现过热苗头,带来金融风险,开发区游离政府调控之外热衷卖地是源头所在……  相似文献   

6.
孙杰 《发展》2003,(10):1-1
在刚过去的一周里,有几则和土地有关的报道值得重视:其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执法检查组近期将分赴有关省份,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征用、占用承包地是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其二是,国土资源部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加强土地审批管理,杜绝乱批滥占耕地现象,对城市建设用地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从严控制。其三是,建设部要求各地清理各类开发区,坚决纠正违反城乡规划,擅自设立开发区,盲目扩大开发区规模等问题。联系到今年以来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一系列部署,这三则新闻再次反映了…  相似文献   

7.
蒋宜婧 《魅力中国》2010,(4X):106-106
当前,各大城市滥设开发区,开发区用地规模过大导致的耕地面积锐减,以及由开发区的建设引发的土地征用矛盾和群体冲突事件等现象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并受到政府的关注。因此,探求开发区土地管理的理论基础,寻求合理开展开发区土地管理的方法,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但是,我国当前对城市开发区土地政策的研究又相当薄弱,科学合理制定和评估城市开发区土地政策,是我国政策科学研究者和政府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因此,研究城市开发区土地管理政策,是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信息集萃     
全国撤并整合各类开发区2046个国务院全面部署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以来,在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督查下,全国已撤并整合各类开发区2046个,各地乱设开发区的“圈地”风正在得到初步遏制。国土资源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王世元日前说,在对开发区进行摸底清理过程中,发现全国有各类开发园区5524个。经过进一步加大清查力度,又查出漏查漏报开发区134个,全国各类开发区总数达5658个。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各地对各类违规设立的开发区进行整改撤并。初步统计汇总,全国撤并整合各类开发区2046个。其中山东省947个开发区撤并整合695个,浙江省758…  相似文献   

9.
自1988年国家设立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园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级各类开发区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各园区为完成“一级土地开发”、“招商引资”等发展目标,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以便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财政拨款和政策性贷款往往是园区在发展初期普遍采用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开发区一般是以主城为依托在城市郊区或者城乡结合部发展起来的,显然土地资源是开发区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据统计,现在全国省级以上916个开发区,经批准的规划土地面积3000万亩折合2万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5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4家。截止2002年的12年里,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已累计新开发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11.
王建华 《上海经济》2014,(11):18-21
俗话讲:穷则思变,富而思进。“穷”与“富”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而在小同状态下产生的思想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同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胡适先生指出,时势生思潮,思潮造时势。对于时势总体状态的把握是思考的结晶,称之为“思”,将这一成果转化为改造推动时势的方法与途径,称之为“道”。  相似文献   

12.
李小鸥 《走向世界》2011,(16):95-95
杰克·伦敦是20世纪初在世界文坛上颇具影响的一位美国作家。他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以出卖体力为生,后来逐渐成为现实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13.
在可持续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已经对SNA为核心的国民经济账户作了部分修改,但始终没能把环境核算与经济核算有机地融为一体。本文在分析不完善的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未来”账户和调整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初步设想,并进行了案例研究加以实证。  相似文献   

14.
“世界历史”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特指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全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它对“类”意识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打破了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地域界限,从而清除了当代“类”意识生成的地域性障碍;二是它突出了人类文化精神中的整体精神,促进了个人本位向“类”本位的复归。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征 《特区经济》2009,240(1):143-144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政治经济问题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教授的长篇文章,提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北京共识"概念,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这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学术界、舆论界和政界的广泛关注。比较研究"北京共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30年来改革和发展的经验,继续稳步前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轨与发展也可能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或启迪。  相似文献   

16.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全国十大美院掌门人交流时曾说,城市建设需要仔细研究土木建筑的布局,要让人看着舒服,能体现出自然之美。城市建设要有艺术感觉。城市的建设者要把城市当作自己的作品关键是要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使其有个整体的艺术感觉和自然环境。如何把城市形象建设搞好,为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形象宣传理念,应葡萄牙葡中合作发展促进会、西班牙VILLAVA政府邀请,市委宣传部赴西班牙和葡萄牙城市形象宣传及城市文化设施考察团一行6人于2010年2月19日至3月1日先后到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萨拉戈萨、马德里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和艾佛拉市进行了考察交流活动,拜访了科里亚多比利亚尔瓦市政府和西班牙第三大报纸《道理报》,同时考察了葡萄牙《新闻日报》。融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正是西方城市形象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重庆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观念和理论的变化,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地学理论如此,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9.
自启蒙运动以来 ,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 ,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 ,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 ,观念和理论的变化 ,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 ,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 ,就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 ,法学理论如此 ,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观点的评述,认为创新的外延是广阔的,根据外延的不同,创新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我们通常所讲的创新系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自主创新中的“自主”主要是强调创新主体(或称实现主体)是属于我们国家;自主创新中的“创新”侧重现代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更强调宏观性、系统性、目的性,更强调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