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吴丽媛 《价值工程》2011,30(29):309-310
我国公民对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仍处于"有限参与阶段",究其原因是公众自身能力有限,参与的信息不对称,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参与机制理论滞后。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对策: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发展第三部门、增加政府管理透明度、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长沙地区雾霾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沙地区雾霾治理的应对措施,即完善雾霾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加大环境违法成本,完善治理区域协作法律机制,依法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加强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以及完善组织领导和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何雄伟 《企业经济》2023,(9):103-112
实施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和湿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平衡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以及维护国家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湿地占补平衡面积和质量的双平衡目标要求,明晰“湿地银行”的概念内涵、目标和原则,总结江西省在开展“湿地银行”制度创新实践探索中促进湿地指标市场化交易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分析其存在的运营机制有待完善、价值评价体系空缺、社会资本和公众参与程度不足等难点。最后,本文提出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优化管理协调机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规范湿地修复及质量评价标准、构建湿地价值评估体系和考核体系、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模式七方面优化路径,以期加快推进我国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城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领域,存在着公众参与层次较低、公众参与失灵等问题。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能否得到实现,离不开公众参与子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实现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过程和实现过程与公众参与的系统整合,以此构建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运作模型。  相似文献   

5.
"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促使城乡规划从传统物质规划管理逐渐走向多元网络化治理。通过对台北大溪老街与上海市田子坊街区保护更新实践中多元协作过程的分析,指出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困境与利益格局转变的背景下,政府赋权与利益协调对多元协作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社区规划师引导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机制的建构,明确社区规划师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作为多元利益协调者、公众参与组织者、规划过程监督者等多重角色,提出历史街区规划服务平台支撑、社区规划师引导、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协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着应急机制不完善、信息流通不对称、第三部门参与不足等缺陷。政府必须加强危机管理能力建设,从服务型政府的角度来打造一个完善的应急机制体系,建立危机管理的行政问责制,全面提高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和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的开发与建设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在湿地公园的开发和利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在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结合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建立和完善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法制体系和管理协调机制,提高湿地保护的技术支撑,多渠道吸引投资、增加湿地公园保护和开发资金投入,对全面提升湿地公园价值功能和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当前城市管理中理论和实际出发,围绕安全社区项目构建的全过程,通过对公众参与和跨界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结合国际安全社区项目创建的实践,试图探求当前政府在社区管理中通过公民参与和跨界舍作这一管理体制的创新,积极转变机制和职能,一方面健全政府内部不同部门、组织间的协同合作机制,一方面拓展公众参与的内容和形式,与各类非政府组织之问达成默契高效的协同合作机制,从而促使决策最优化、降低行政成本、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区域内居民、企业、非政府组织的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9.
陈宇琳  赵娟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8):107-113,121
公众参与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城市治理过程中政府响应公众诉求的重要基础.我国各地已探索了多元化的线上民意表达渠道,但公众参与效果却不尽人意.鉴于此,借鉴政治学"公意-众意"理论分析框架,选取北京、深圳、宜昌等地不同在线平台的代表性案例,对公众参与的效果进行比较,并从参与议题、层级、平台和规模等维度分析其对参与效果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线上公众参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已有30多年,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认为在城市中引入公众参与,会让公众对城市规划和管理采取更加合作的态度,可以让政府更好地管理城市.本文着重论述加拿大公众参与的起源、理念、技术和方法的先进经验,对比我国公众参与所处的历史阶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城市规划中完善公众参与需要从主体法、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及规划编制程序几个方面,通过城市试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城市发展中的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湿地对上海的土地供给、水源补充、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服务具有的重要价值,湿地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分析了上海市保护和利用湿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泥沙利用、保护区调整、湿地科学利用等方面就上海实现湿地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进行了思考;最后从协调机制、功能分区、协调围垦和保护、规范利用、控制污染、法律保障和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上海实现湿地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北京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开始突出。1981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成立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北京的节水管理经历了从行政管理再到强化管理,直至科学管理的历程。三十多年间,为加强节水的基础工作,配合1983版、1993版和2004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分别于1986年、1996年和2006年编制了三版节约用水规划,文章介绍了这三版节水规划,分析在各自时代背景下节水规划编制的特点和技术演进,对北京的节水规划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世界城市是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具有引领、影响和控制力的城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既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逻辑性演进,同时也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建设世界城市,就是要建立以雄厚软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城市,而城市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则包括法律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文化特别是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并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构建城市绿色海绵——生态雨洪调蓄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北京市面临的内涝水患和水资源短缺双重矛盾,融合国内外最新的生态雨洪管理理念,提出以绿地和水系为主体,构建城市"绿色海绵",转变依赖大规模工程设施和管网建设的传统思路,探索雨水资源化的新型景观途径。以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拓片区为例,具体研究"绿色海绵"构建的技术方案,规划三级生态雨洪调蓄系统,通过对雨水径流进行源头控制和就地入渗,实现城市防涝、水源涵养和水景营造的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15.
认为美国的城市土地管理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注重将土地资源利用与资源节约、提升城市生活水平与控制城市规模相结合;介绍了美国城市土地管理的三大手段:行政分区、市场机制与规划.  相似文献   

16.
深入探索并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政府绩效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探寻政府绩效管理的内在规律,并基于北京市推行绩效管理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尝试提出了以指标评价、组织管理、运行监控、公众评价、创新发展为核心的"五位一体"的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并进一步从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视角阐述了政府绩效管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湿地自然资源在多方面的潜能,认为湿地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载体、具有较强的环境调节功能及较高的生产力,其本身还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在设计中如何用生态设计原理来构建湿地生态景观体系,达到保护和利用湿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河南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企业活力》2010,(7):79-82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实现金融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河南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金融结构失衡,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及行政干预等问题。推进河南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关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和信用建设,整合金融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国际社会保障发展趋势及北京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社会保障基本概念的变化和整体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发展中大国首都实际,提出了未来20年北京社会保障发展的目标、特点等战略安排。认为未来北京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在保基本、广覆盖的基础上,优化层级设计,体现一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20.
公租房制度是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中的一项创新性制度.该制度具有的现实逻辑体现为平等、开放和保障性价值等价值理念.目前,京、沪、渝、深等地公租房制度的实施在资金来源、保障对象、经营管理、退出机制等方面各有特色.公租房制度存在着立法层次不高、规范性较差等问题,需要从制定统一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加强公租房建设的政府责任、扩大公租房的融资平台等方面完善此项制度,以确保民众住房福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