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90年代有关股票期权计划的研究正式引入我国 ,有相当多的企业也开始在自己的经营管理中试行这一方法 ,虽然受到了诸如资本市场不健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但这一计划在我国仍有着良好的前景。本文主要简介股票下跌时的处理方法 ,并认为这些方法对我国企业试行股票期权计划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信号理论认为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低估的信号,但是股票回购计划的非强制性会降低公司回购信号的可靠性。文章认为回购计划公告前的内部人股票购买能够加强公司股票回购信号的可靠性,并据此以2007—2020年中国A股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人股票购买与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完成比例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内部人股票购买显著提高了公司股票回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以及回购的完成比例,并且主要表现在董事会规模较小、内部董事占比较低的公司以及民营上市公司中。文章的研究对内部人交易和公司股票回购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EVA股票期权计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介绍了经济附加值(EVA)的计算方法,以动态行权价和基于EVA的业绩考核指标修正原来股票期权计划中的不足,修正了确定股票期权数量的模型,阐述了基于EVA的股票期权计划的原理,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伟 《时代经贸》2012,(24):185-185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是由英国的菲泽尔公司在1952年推出的,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兴起,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不断的发展完善,并成为当前最有成效的激励机制之一。在我国,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此后,如何建立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计划提上了日程。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诞生至今,不仅成为了企业激励员工、留住人才的重要的手段,也成为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工具。本文从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定义入手,着重研究其重要作用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安建峰 《经济师》2003,(10):275-276
股票期权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旨在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 ,使报酬和风险相对称的一种长期激励计划。文章阐述了股票期权的作用 ,我国对股票期权的探索以及完善股票期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股票期权的实践及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理股票期权是市场发达国家推行经理持股计划的普遍方式。股票期权计划与其他持股计划共同构成经理层的长期激励机制,其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稳定核心雇员,推动企业业绩提高等方面都显示出独特高效的优势,因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得以广泛推行,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有效的激励方式。近来在我国,此方式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朱总理在刚刚幕的九届人大四会议上,明确提出国有上市企业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可以试行股票期权制,这为我国大规模推行股票期权打下了决定性的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7.
关于经理股票期权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理股票期权制(ESO)问世至今已有近半年多世纪了,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其间确实对美国不少企业效率的提高起了促进作用。本分析了股票期权能发挥效用的理论基础之后,列举了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企业业债评价体系、职业经理人市场等外部市场条件的不完善将会给推行经理股票期权计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股票期权税收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加入WTO,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将加快,因而在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股票期权制度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接受并实施。但从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一项核心政策——税收政策来看,我国现行的股票期权税收政策还很不完善,较大程度地降低了股票期权制度应有的激励效果。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尽快规范和完善我国的股票期权税收政策,将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淡华珍 《经济师》2002,(7):126-127
文章分析了股票期权激励的比较优势 ,指出了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杨艳军  李杰 《技术经济》2000,19(10):49-51
一、美国国内股票期权激励现状美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思想源于 60年代 ,并于 70年代引入实践 ,被认为是公司治理结构发展的里程碑。这一方式 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 ,而在 90年代达到了高峰。其发展现状有如下特点 :①涉及范围广。美国几乎所有大公司都有股票或股票期权激励计划。②尽管一般职员与经营者的股票期权数量也增长很快 ,但上层经理人员与一般职员差距显著扩大。③股票及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飞速发展的时期 ,也是美国经济复苏发展、股市蒸蒸日上的时期。④促进了金融衍生市场的繁荣。经理人员往往在金融衍生市场对其股票期权寻求保值。…  相似文献   

11.
王蔚 《经济师》2011,(8):66-67
股票期权激励是美国高科技公司员工薪酬激励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及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都为上市公司制定、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提供了依据。文章通过分析2006年后部分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布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方案,归纳总结了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方案的特点,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股权奖励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峰 《经济师》2002,(4):117-118
在发达国家中 ,高级经理的激励机制是一整套长期计划 ,其中 ,股票期权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确立 ,不少企业开始建立股票期权制度 ,但这些尝试还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激励。要建立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长期激励计划不仅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 ,还要考虑企业管理实践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制是国际上广为采用的解决经营者长期激励问题的一种有效机制,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尚不完全具备实施股票期权制的条件,然而作为一种好机制进入我国企业是迟早的事。因此,要锐意改革,积极探索,为我国企业早日实施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同时借鉴他人,创造自我,在股票期权计划设计方面力求符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企业实行股票期权的客观背景,阐述了对企业经营者实行股票期权计划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运作股票期权的外部环境障碍和内部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浅议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经济师》2005,(8):201-201,203
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作为一种风行的激励机制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得以逐步推广和实施,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规范其会计处理成为保障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会计处理问题包括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三个方面,文章主要从会计确认的时点和角度出发,探讨了在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实施的各阶段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确认问题。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寻求对企业市场管理者产生长期的激励效果,在西方股票期权风起云涌并取得成效的同时,国内许多上市公司针对自身特点,将西方股票期权制度进行变通,制定出适合本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例如:北京的股权激励方案是一种股票化了的奖金,经营者的持股额随着经营者出资额的多少而成比例变动;武汉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是年薪制和股票的结合,实际上也是将奖金的大部分转做了股票;上海在激励计划中引入了虚拟股票的概念,规避了政策障碍;深圳实施的是经营成果换股权的方式,将经营者的收入和企业的效益相连。  相似文献   

17.
关于股票期权税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领 《经济论坛》2004,(20):88-89
经营者股票期权计划(Executive Stock Option,简称ESOP)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公司激励机制之一。1952年,美国一家叫菲泽尔的公司为了避免公司管理人员的薪金收入大量用于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此后,股票期权便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大行其道,成为现代西方主要的公司激励机制之一,被称之为“金手铐”(Golden Handcuffes)。前500家公  相似文献   

18.
曾月英 《经济论坛》1999,(16):15-15
在我国繁荣的股票交易背后,涌起一股股浊流,侵蚀着尚在发育中的股票市场。其中伪造股票、变造股票,贩卖、使用伪造、变造股票的行为首当其冲,严重破坏了股票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准确认定涉假股票行为的法律性质,严厉打击涉假股票犯罪分子,对于进一步规范股票市场、保证股票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得以充分、有效地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涉假股票行为的表现形式假股票的制造源头在于伪造股票、变造股票。所谓伪造股票,是指没有股票制造权的个人或单位,仿照真股票的形状、图案、色彩等制造假股票。伪造的具体方法很多,如刻板…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期权激励制度比较及我国股票期权参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 ,系统地比较了中国和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在方案设计、激励效应上的异同 ,并根据比较结果设想了中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20.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出现是经理激励机制的一大创新,它使经理的个人收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纵观中外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应用现状,关于规范我国公司经理股票期权问题至今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鉴于此,探索适合我国公司操作的股票期权计划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