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有汉、唐、明、清不同的关东。明清的关东指山海关以东地区,是在山海关修建以后出现的。明代关东与清代关东所指的地域范围有所不同。“闯关东”的说法与清代对东北的封禁政策有关。关东文化是历史时期多民族文化,开发利用关东文化必须打造精品名牌。  相似文献   

2.
任何文化都是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关东文化也是如此。由历史地理学视野分析东北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多民族的历史变迁与关内汉民族的互动,探讨关东文化的形成过程。小说和电视剧《闯关东》没有真实地反映历史上的“闯关东”,对讨论和理解关东文化有严重误导。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关东文化是我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独具特色的关东文化应从提炼个性文化特征和文化遗存入手,并且要有继承有变革,只有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才能显现这种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关东文化旅游应用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东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节是齐齐哈尔打造的的一个旅游品牌,深入研究关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准确把握关东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遵循关东文化的旅游开发原则,为我市旅游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化运作已成为我市营销的重要形式。实现关东文化产业化运作与齐齐哈尔市城市经营的有机统一,应明确认知关东文化的产业价值,确保关东文化产业化营销路径方式的多样化,变“粗放型”开发为“集约型”开发,培养一支具有文化创新力、精于管理的文化企业家队伍是实现文化产业化与城市营销完美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北方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关东文化”。“关东文化”是长城以外的北方地域文化。“关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关东文化是关东人民在不断的融合、迁徙中孕育、发展、形成的,它以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相和谐的文化特色,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重建关东文化,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关东文化精神内涵概括为古代尚武精神的遗风;近代勃兴的开发精神;寒地黑土意识;求“大”尚“侈”的风气;重“实”轻“文”的价值取向。特征为文化气质上的雄健性;兼收并蓄的容纳性;交流互动的高频率性;远离传统文化中心的边缘性。关东文化现代化转型内涵指关东文化要与市场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并保持地方特色。关东文化转型的途径,主要包括继承、采借、创造性转化、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9.
王超 《理论观察》2009,(4):19-20
就齐齐哈尔的历史影响、战略地位、行政位置、社会底蕴、抗战义举、解放贡献而言,齐齐哈尔历史在关东文化中的占居十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闯关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影响广泛的自发移民潮现象。“闯关东精神”是以山东人为主的“闯关东”移民在特殊的生存环境下焕发出的一种“穷则思变、敢闯敢创,勤劳朴实、诚信忠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生存态度。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成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宝贵精神财富。东北地区的早期开发归功于“闯关东”移民的历史贡献;经济转型时期东北衰退的深层文化内因在于“闯关东精神”的失落;未来东北“大发展、大繁荣、大辉煌”的根本希望在于“闯关东精神”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闯关东”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创业史,也是一部东北创业文化发展史。“闯关东”精神的实质是创业精神。“闯关东”精神作为东北特别是黑龙江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主导精神,是由历史和现实决定的。创业文化的建设应当创新机制、体制,以培育创业精神为核心、以激活创业主体为重点、以完善创业机制为要务、以优化创业环境为保障,形成创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桓仁     
言明 《东北之窗》2010,(11):64-67
神奇的满韵摇篮 桓仁堪称是史风和满韵的摇篮。古老神奇的桓仁,积淀着6000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以关东文化为主体,以满族、高句丽文化为鲜明特色,融合抗联文化、周易文化等多元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关东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关东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而提升关东民俗文化的旅游品位,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促进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闯关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绵延近300年的“闯关东”,形成了东北地区所特有的闯关东精神。今天,社会生活虽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然需要这种“闯关东精神”。闯关东精神是一种不能丧失的精神家园,是一种需要确立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有待释放的文化张力。应该通过闯关东精神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5.
高职体育教师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应具有属于这个特殊群体的本质社会文化特征.高职体育教师集体育研究者、 体育教育者、 社会体育文化活动者三重角色于一身.高职体育教师社会文化行为管理评估以建立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文化行为为中心;对高职体育教师行为的鉴别,共同确定具体目标;对高职体育教师社会文化行为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6.
当今,随着饮食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人们的饮食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了"现代饮食文化时代"。菜系的发展关键是都有身后的文化积淀作支撑,文化才是烹饪艺术的根。立足东北餐饮的文化渊源,结合关东文化的"合"、"闯"、"和"的文化精髓,完成东北餐饮的合作与开发,必须从加强地域文化研究、推动关东传统文化创新的基础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集中政府、专家、企业三方面的智慧,切实整合东北餐饮文化资源,把地方的餐饮文化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产业文化化和文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中医文化是现代中医院文化建设的优势和特殊资源,中医院应继承发扬中医文化。从加强中医文化的学习研究、弘扬中医医德精神、在中医院日常管理和诊疗行为中践行中医文化精神、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建设凸显中医文化特色的医院环境文化入手,实现中医文化与中医院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汉族民间音乐是一种丰富多彩、个性鲜明、具有浓烈关东风韵特色的地域性音乐文化,同时它又是一个多元混合体.其中融入了燕赵、齐鲁、中州、滇云和本土少数民族等音乐文化基因,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及与欣赏群体的互动,最终实现地方化.吴越“流人”作为客籍居民和传播中原音乐文化的载体、使者,对黑龙江汉族及土著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繁荣的影响,可谓是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9.
关东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展示出了其独特的风情和魅力,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发展脉络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井亚琼 《改革与开放》2012,(22):195-196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包括影响政府行为的关键因素——行政文化在内的诸多社会要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速度,需要行政部门传承传统的优秀行政文化中的精髓,并且对那些与时代发展相悖的行政文化从根本上进行革新,从而在优化行政行为的同时,提高行政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