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与数学     
郭艳玲 《魅力中国》2012,(29):156-156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蕴涵着数学,数学的妙用处处都可以体现。从社会生活中去挖掘数学的功能,提炼出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参与探究、质疑、交流、合作等活动中,启发数学的思维,培养智力。  相似文献   

2.
沈正飞 《魅力中国》2014,(8):141-141
在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同时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也不断增加。在此情况下对于小学低年级开始的数学教育,就成为了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低年级数学教育模式采取什么模式也成为了热议话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日渐陈旧,新的数学教育模式不断推出并改革创新正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该文章主要从培养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开发新思维以及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三个层面来概述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罗德元 《魅力中国》2013,(11):140-140
新的世界,需要的是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只有具备了高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而素质的培养应该从小孩子抓起。数学是学生必学课,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下面谈些粗浅的看法。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削弱了数学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王雪琴 《发展》2010,(7):139-139
“情境”,《辞海》解释为“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具体到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情境就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数学的活动时所处的学习环境。汪秉彝先生、杨孝斌先生认为:“数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杜小月 《魅力中国》2014,(5):228-229
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6.
常斐 《魅力中国》2010,(11):241-241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以及进行数学创新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黄超 《魅力中国》2013,(5):218-218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来达到教学目的。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问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是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有助于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流弊,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余先梅 《魅力中国》2013,(34):215-215
现代社会,人们对数学教育也产生了新的看法,即:数学教学应当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将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姚永明 《西部大开发》2011,(1):167-167,169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含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数学后进生。数学后进生的问题,是现代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使未来社会健康、和谐、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劳动者进入社会。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尽可能在学习阶段对他们实施有效的转化教育,使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造就高素质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张凤华 《魅力中国》2014,(3):137-138
数学知识和能力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是顺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实践的客观要求。因此,继续探讨小学教学教学方法,研究如何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争强学生的数学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军 《魅力中国》2013,(31):154-154
文化是一种思想,文化是一种理念,文化是一种超前的意识。初中数学教学不能排斥文化,应该将文化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化。用文化浸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习数学,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感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融。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占平 《魅力中国》2014,(2):137-138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在当今的社会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注重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善于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数学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呈现出鲜明的“东方数学”色彩,对于世界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到明代以后由于政治社会等种种原因.致使中国传统数学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5.
王秀萍 《魅力中国》2010,(13):127-127
新课程更加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使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具有更多的情趣性。作为小学生,除去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外,他门几乎很少接触到其他资料中的数学,对生产生活中的数学了解得不多。因此,我注意针对学生的这一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大量渗透生产生活中的数学内容,使课改实践成为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桥梁。这一举措也给数学课堂吹进一股春风,带来浓浓的生活气息,优化了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6.
班锐 《魅力中国》2013,(11):103-103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界上下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7.
张围喜 《魅力中国》2014,(1):156-15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个人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就是其教学质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也一样,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许多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研究内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初中数学课堂之上,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提高,思维进行引导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本文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题,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钟士卓 《魅力中国》2014,(6):134-135
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之一,数学新课标把“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作为总体目标之一。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梁学辉 《魅力中国》2013,(31):250-250
本文对目前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在中职数学课改中。必须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本,突出数学基础性、实用性;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李兴会 《魅力中国》2010,(3):125-125
本文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理解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对初中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的感受与体验,去分析教材的长处与不足、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偏激。就中考“指挥棒”引发的问题,提出适合初中数学教材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