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存货准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根据准则,通常的做法是:当存货账面成本低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的期末价值按账面成本计价;当存货账面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的期末价值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同时根据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  相似文献   

2.
为了客观地反映期末存货的实际价值,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要准确地计量"存货"项目的金额,即要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本文对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账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本文以实例探讨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及其损益列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某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和列支政策分析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4.
存货期末计价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计量,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期末价值的确定由于持有存货的目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对不同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期末价值的确定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5.
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它一般包括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损失是指在企业的El常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失,正确对存货损失进行会计处理,可以降低纳税成本。《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下存货损失的会计与纳税处理的差异,并就企业存货损失的纳税筹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项目,期末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程度,而其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则是准确确定存货期末计价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其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果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结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就企业存货减值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税务会计处理分别介绍如下:一、存货减值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企业存货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正>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其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捉存货跌价准备。结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就企业存货减值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  相似文献   

9.
企业期末应当按照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确认存货的期末价值。正确计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对保证资产负债表会计信息的公允具有重大意义。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要考虑存货的持有目的、存货是否具有合同价格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及理解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减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  相似文献   

11.
<正> 企业集团发生内部存货交易时,由于内部销售价格R与内部销售成本C往往不一致,从而产生内部销售损益。每期期末,内部购入企业将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N与其成本(即内部销售价格R)进行比较后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称为“已提准备”);而从企业集团角度而言,应以可变现净值N与该存货内部销售成本C进行比较后确定该存货跌价准备(称为“应有准备”)。显然,二者产生差异。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必须通过抵销分录来消除上述差异。而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没有对内部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方法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2.
一、投资损失含义及政策规范本文中思考的投资损失包括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两部分。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导源于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的规定:“持有的短期投资,在期末时应以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并将市价低于成本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失。已确认跌价损失的短期投资的价值已得以恢复,应在原已确认的投资损失的金额内转回。”这样规定的理论依据是:(1)短期投资作为现金的后备来源,当市价低于成本时,投资者就不可能按投入的成本转换…  相似文献   

13.
吴得林 《商业会计》2007,(12):19-22
十五、《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三)案例分析[案例89]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所得税的影响 A企业持有的某项原材料原价为900万元.2002年根据市场上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同类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及所生产产品价格判断。预计其可变现净值为700万元,应提取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2002年12月31日,A企业按上述金额提取了存货跌价准备。  相似文献   

14.
医药行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存货减值是医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医药行业存货主要有:库存商品、原材料、发出商品等,这些存货的跌价准备计提与转回直接影响到医药企业的利润,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了解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影响,如:利用资产负债表日可变现净值替代未来销售价格、在计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需要剔除已发生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相关存货已经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已低于成本等当中找出其原因所在,通过确定合理的存货核算方法、加强对存货成本核算的管理、完善会计估计关注新会计准则应用情况等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最大程度上减少医药企业的经济损失,提升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能够生存的同时,推动医药企业进步,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医药企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与转回的影响和原因,深入探讨医药企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与转回的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商业会计》2004,(10):33-34
2001年我国对原有的行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突破性改革,制定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原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对期末固定资产按账面净值计价,而新《企业会计制度》则改变了原有的固定资产期末计价政策,规定固定资产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即:1.若固定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期末“可收回金额”时,则按“可收回金额”作为固定资产的期末价值,且将单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期末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若固定  相似文献   

16.
<正>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存货准则”)第27条规定:“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仍然应当按成本计量;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应当将该材  相似文献   

17.
存贷,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计价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资产的真实性,而且影响当期损益的真实性.企业应当对更年期存贷进行全面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存贷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杰 《商业会计》2004,(6):31-33
企业集团发生内部存货交易时,由于内部销售价格R与内部销售成本C往往不一致,从而产生内部销售损益。每期期末,内部购入企业将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N与其成本(即内部销售价格R)进行比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称为“已提准备”),而从企业集团角度而言,应以该存货可变现净值N与其内部销售成本C进行比较,计算  相似文献   

19.
对新会计准则存货跌价准备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三季报显示,房地产行业萧条,万科集团对其五个项目计提了5.35亿元存货跌价准备,绵世股份也计提1.69亿元减值准备。另外,由于市场形势变化,钢材市场价格下跌,使得公司库存产品、原材料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不少钢铁企业都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宝钢计提了9.7亿元,鞍钢计提了8.79亿元,从而直接导致三季度业绩下滑。可以说,如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如何确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标准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不可小估。《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对存货跌价准备相关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对操作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贲建南 《现代商业》2007,(18):62-62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计价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资产的真实性,而且影响当期损益的真实性。企业应当对更年期存货进行全面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