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列宁主义诞生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开始的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苏东剧变,不仅使这些国家党解散、国解体和社会改制,而且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总结苏东剧变的原因,是“合力的历史结果”,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正是这一系列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因果链条。在纪念苏联解体二十周年之际,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执政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已经解体20周年了。苏联解体的教训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永胜 《时代经贸》2010,(22):60-61
苏联模式是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为其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使苏联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化、加快了苏联的现代化。为此,苏联模式一度成为20世纪中叶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开始的,深受其影响,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经历了不少的挫折。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扬弃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开启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发展的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理论信息》2000,(12):10-13
1991年下半年,我访问苏联,直接观察到苏联解体过程中的若干情况。近几年,我根据当时的见闻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了系统的分析。我写的《自上而下的革命》一书概括了这个研究成果。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说明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在试图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战后40余年来的美、苏两极对抗消失了,出现了新的政治经济形式。从政治上说,苏联曾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世界各国追求进步的人民有很大影响。现在苏联崩溃了,瓦解了,这就迫使人们对前苏联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重新进行一些探讨。过去,大家都接受前苏联老一代领导人的看法,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  相似文献   

6.
随着70年代初期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战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告一段落,世界经济的重心开始逐步由环大西洋地区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布局的逐步东移,苏联也开始把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苏联经济东移与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一致性,表明了苏联经济东移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苏联模式是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为其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使苏联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化、加快了苏联的现代化.为此,苏联模式一度成为20世纪中叶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竞相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开始的,深受其影响,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也经历了不少的挫折.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扬弃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开启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发展的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熊念 《经济研究导刊》2014,(27):310-310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苏联的具体国情、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要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必须看其是否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其具体的实现形式在苏联是如何实现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总体上是正确的,只是局部有错误。  相似文献   

9.
苏联的解体至少给予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训:即强调国家管理投资的发展战略在初期可能会带来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但最终往往会导致停滞。为什么在经过多年发展后苏联的经济体制才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呢?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的经济危机,把人们的注意力转向这个问题是可以理解的。这个问题从事后看或许很平常,然而这一突然而至的体制的解体使大多数人(包括我们)都感到意外,同时也告诉我们使其垮台的原因在事前并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此非常时期,在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仍然以昂扬的姿态蓬勃发展,与苏联解体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对比启示我们,21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共产党就必须在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1.
阿富汗,在古波斯语中,意思为“山上人”,因此,人们习惯地将这个国家称为“山人之国”。该国位于亚洲中西部地区,西邻伊朗,北与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前苏联解体之前这3个国家均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毗连,东部和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在东北部则有一条狭长地带——“瓦罕走廊”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连接。全国总面积65.23万平方公里,边界线长.5412公里,人口2210万,其中98%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不能仅仅从昨天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推断未来一定会成功,一定会走向“中国世纪”。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是在高速增长后突然失速的。比如说30年代大萧条、亚洲金融危机以及苏联解体等。中国历史上也曾有很多阶段有高速的经济增长,问题是不能持续。  相似文献   

13.
苏联模式在苏联的历史上有过辉煌时期,新中国建国后,苏联模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它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发展的参本,使中国的经济得以恢复与发展、"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在国际政治上站稳脚跟,但是,在这些成就取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隐患,特别是照搬苏联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我们现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苏联时期的对外战略始终在推动世界革命的国际主义和关注国家利益的国家主义之间摇摆。苏联国力增强,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时,苏联就会倾向于国际主义,积极推动世界革命的发展。而当苏联遭遇不利形势,资本主义蒸蒸日上时,苏联的对外战略就会倾向于国家主义,关注国家利益。苏联对外战略的这种具有规律性的演变对苏联自身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20世纪国际关系发展均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苏联演变解体的经济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演变解体的经济根源孙曼侠,康瑞华苏联的演变和解体是本世纪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它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问题,涉及到社会广义发展的许多根本规律问题。科学地分析苏联演变解体的原因,正确地汲取经验教训,对于我国的发展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几...  相似文献   

16.
在近百年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上的不同,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模式争论不休。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评判就是这种分歧和争论的集中表现。考茨基和托洛茨基作为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构建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从民主社会主义的角度对苏联模式提出了尖锐批评。当今中国模式虽然不同于苏联模式,但由于历史的渊源关系,不可避免地带有苏联模式的部分印迹。考茨基和托洛茨基等人对苏联模式的批判对中国社会主义模式的完善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当前的中国模式所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也可以从民主社会主义实践那里得到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 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及社会制度的变迁,可以说,它不仅是当代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国际社会上出现的重大事件。探寻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根源,就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以澄清问题的实质。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①遵循恩格斯指引的方向,本文拟从经济方面探讨和论析苏联社会发生  相似文献   

18.
卢哲 《经济研究导刊》2012,(17):220-220
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东北对日宣战。这一行动不仅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历史进程,而且对抗战胜利后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苏联出兵东北是有条件的,因此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苏联出兵的原因,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苏联《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和目标,确定了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步骤,即改革首先从企业开始,从企业改革再扩展到计划、物资技术供应、价格和财政信贷等宏观领域的配套改革,直至对管理的组织结构的全面改革。我们认为,苏联这种自下而上、相互衔接配套的改革思路是正确的。因为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胞,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千千万万个企业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运行和发展速度,取决于企业活动的好坏。因此,只有以企业的根本改革为基础,才能搞好计划、物资技术供应,价格和财政信贷体制的全面配套改革。这也正是苏联新  相似文献   

20.
喻蓉 《时代经贸》2013,(10):210-211
斯大林时期开始,苏联国家档案由于被严格的思想文化体制所限制,一直末得以公开,这就使得人们对许多苏联党内的重大问题难以清晰全面地认识。本文从研究苏联解密档案入手,从斯大林的认识角度分析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