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利之辩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称之为“儒者第一义”。历史上,先秦儒家提出的义以生利,见利思义,以义为上等一系列论述,两千多年以为一直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本着扬弃的态度,继承和发扬其合理的内核,使企业形成科学的义利观和正确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2.
喻玮 《企业导报》2014,(11):192-193
孔子所提出的"君子"人格是一种理想人格,且已经成为人们的道德典范。针对"君子"人格的内涵,孔子指出,"仁、智、勇"是君子必备的德性,"中庸"是君子的处世之道,而"仁者安仁"则是君子的价值观。孔子所提出的"君子"理想人格对于当今社会的健康进步和道德价值观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义利观,是他的德治、正己、仁爱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任何管理理论,管理模式,从本质上说,都无法回避义利问题,义利的平衡、和谐,是社会协调发展,组织稳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凌华 《企业导报》2010,(2):239-241
孔子认为,就为政者而言,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君子以义为上,懂得仁义、成人之美、和而不同,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小人则以利为上,只懂得财利、成人之恶、同而不和,是无德之人。孔子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深刻的区分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点,并对为政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相似文献   

5.
君子之道,即成就君子之途径,就是君子的核心价值观.本文拟从九个方面揭示《论语》一书中君子之道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阶段面临着义利观的重构。寻根究源,陈亮对义利的定位及追求义利统一的价值目标,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构义利观提供了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义利之辨是儒家思想乃至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命题,也是孟子思想学说中最重要的要点之一。孟子的义利观是儒家思想的一种意识主流,在我国古代社会有很深远的影响,与现当代我国大力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某些要求不谋而合。我们有必要追本溯源,学习并更好地继承优良传统思想,做到古为今用,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养分,这对于当今时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秋风 《中国企业家》2013,(14):126-127
企业家所做的工作纷繁复杂,但归根到一点,就是合群,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的社会功能科斯今年已一百多岁。3年前,天则经济研究所举办过一个隆重的活动,纪念科斯百岁荣诞,大牌经济学家云集。最近,天则所将要庆祝20周年所庆,科斯也发来贺信。要说国外经济学家对国内主流经济学影响最大的,正是科斯。晚年科斯最为关心的研究议题也是中国的经济现象,在其中国助手协助下,他刚出版了一本著作:《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以制度经济学解释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变化。百岁而仍思考、写作,这种好学不倦  相似文献   

9.
义与利作为一对道德关系范畴,在中国古代,不同观点的思想家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自然也出现了不同流派.以先秦儒家学派为例,义利观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孔孟荀三位大思想家"义利观"的全面剖析与解读,把握其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以便更好的领略博大精深的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宝库.同时也有助于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0.
君子作为孔子言论中理想人格的化身,具有几千年不褪色的榜样作用。古往今来,人们无不或隐或显地怀有君子情节。众生当中小人最多,比比皆是。君子则少有。而圣贤则堪称是"绝代佳人",常人难以望其项背,唯以其人格为榜样而力行。因此君子于世,  相似文献   

11.
儒家义利观及其对企业伦理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以儒家“义利观”作为典型,论述了儒家思想对企业伦理的贡献,同时旨在使二者达到有机统一、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杜广强  邓朦 《中外企业家》2012,(10):105-107
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总体和谐的基础.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状况总体上是和谐的,因追逐物质利益愈已成为诸多人的行动的直接动力,甚至将经济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追求,不惜抛弃了道德准绳,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文化向“陌生人社会”文化不断转变.针对这种状况可以从其本源——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义利统一”的思想去塑造当代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人们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受到不同的财富观念的支配,不同的财富观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导向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财富创造的核心推动力"义"与"利"是一对传统儒家的哲学概念,义利关系更是中国经济伦理思想史上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所谓义利关系,实质是指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与体现为物质利益的各种名利、欲望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义和利何者为第一性?  相似文献   

14.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一起亲密和谐、相互帮助,小人在一起相互勾结。”解读 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我们与人交往到底应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处理周围的关系?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答案,那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用更通俗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CAS理论概述第一,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在我国久有思想渊源。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义利之辩便是其雏形。其中,儒家主张礼以行义,义以生利,认为先有义再谈利,且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墨家则主张义利兼顾,认为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带来很多发人深思的问题:企业不诚信、食品安全问题、个人拜金主义……这些都不禁让我们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应当树立怎样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7.
"小人谋财,君子谋道."道是什么?这个"道"里有文化,有大智慧.有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要讲效益,要谋财,谋"道"有什么用?这种说法看似在理,但谋财要讲个谋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谋财?  相似文献   

18.
绅士教育和君子教育分别代表着英、中两国的传统教育模式,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通过比较两者的发展历程、教育目的对象、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呈现两个教育模式的异同,分析两者的优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当下的中国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30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梁启超知道他是匹“千里马”,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高中生”为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20.
"天"与"人"这两个哲学范畴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贯穿中国哲学史的"天人之辩"则天人之辩发端于先秦。本文试图就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