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牛占 《人民黄河》1993,(7):8-9,34
根据悬沙取样器放不到河底所产生的含沙量测验误差,从理论上得出了随着取样器放到河底下限距离的增加,测得的垂线平均含沙量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增大到极值,然后变小,到某一位置等于真实的全垂线含沙量,实测资料证明了这一点。文中给出了控制测验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4个粳稻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应用于水稻种质资源分类是切实可行的,是对水稻种质资源进行分类的有效方法。研究结果认为;来自不同地区的材料可以归入一类,而来自同一地区的材料也可归入不同类,说明水稻品种遗传差异与地理远缘的关系并不是太大,但也不能排除地理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河流含沙量在线测验技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的河流含沙量直接测量方法作了介绍,然后针对国内外目前常用的利用物理原理研究或生产的各种在线河流含沙量测验仪器,如同位素、光学、声学、振动式、电容法等技术的结构、原理、测验方法、主要技术指标、特点及应用情况等进行了阐述,并对各种测量方法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含沙量直接测量方法仍长期使用,振动式测沙仪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位素测沙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分析四川境内41个水文站1130站年实测悬移质泥沙资料和相应水文站控制流域内土地利用资料,从流域产机理出发,建立了经验关系,以用于无泥沙测验资料地区推求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  相似文献   

5.
模糊神经网络在杭州湾含沙量过程预报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从潮流泥沙模型出发,以同时刻的U,V,H和前一时刻的S,U,V,H为输入,本时刻的S为输出,建立了杭州湾含沙量模拟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经初步实验表明含沙星的预报较为困难,本模式只能作实时的预报,其预报尺度有限,只能有效预报1-3步,这一方面说明杭州湾含沙量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试图对杭州湾含沙量过程作长期预报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6.
水体的污染源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借助历史加成法处理样本数据,并分别利用梯级-关联算法(CC)和误差反馈传播算法(BP)建立模型对黄河下游夹河滩水文站汛期含沙量进行预报。传统BP网络需要预先设定网络结构,预报过程虽利用了神经网络的内插特性,但其样本的处理方式和网络构建方式使得运算效率较低;CC算法仅要求初始网络含有输入层和输出层,通过运算不断向网络增加隐含节点,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在网络构建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本文比较了当预报的峰值超出训练样本取值范围时两种算法的表现,结果显示:当预报的峰值为训练样本峰值的2.45倍时,二者均能实现较为准确的预报,BP网络在预报精度上要略高于CC网络,但CC网络在运算速度上要明显快于BP网络。  相似文献   

9.
模糊聚类分析在土石坝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模糊ISODATA方法在土石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问题,在观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模糊ISODATA模型来监控大坝的运行性态,为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0.
含沙量对冲积河流河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泥沙输送的机理随含沙量的变化很大。黄河下游的河道一般呈游荡型或弯曲型,显著特点是在低含沙量和高含沙量条件下都存在着强烈的河道侵蚀及游荡型河道形态,而淤积和游荡则多发生于中等含沙量条件下。一维数值模型揭示了某些河床形态可能与泥沙密度的垂向层状分布及其阻碍沉降效果有密切关系。泥沙含量不大的情况下水流是次饱和的,流速呈对数曲线分布,泥沙容重呈层状分布,次饱和水流造成河床冲刷和弯曲型河道;高含沙水流情况下,水流的紊动结构造成的含沙量纵剖面变化,形成超饱和水流;在更高含沙量(10—100kg/m^3)情况下,悬移质泥沙可造成垂向几乎为常数的宙沙量纵剖面及对数流速分布。这些可以由泥沙引起容重效应的IDV模型进行验证,而河道形态变化可由3D模型模拟。河流形态模拟揭示了在相对低含沙水流中形成游荡型河道,主要是由于河道淤积、壅水、分汊形成新流路造成。当存在高含沙水流时,河床受到冲刷,水位降低,大堤约束河道,从而减小了游荡强度。另外,落淤速度的降低造成河道淤积减弱,形成冲刷,结果高含沙水流却形成了弯曲型河道。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系探讨泥石流先端部和整体平均 (包括先端部及后续水流 )泥沙体积浓度随着溪床坡度之变化规律 ,以及其纵剖面泥沙体积浓度沿着水深的分布特性。经采用其他研究者渠槽试验资料进行检定及验证后发现 ,当系数 ξ=0 .1 时 ,本研究所提出泥石流平衡泥沙体积浓度之半经验公式 ,不仅可模拟泥石流先端部泥沙体积浓度随着溪床坡度之变化趋势 ,亦可适于推估不同溪床坡度下之泥石流整体平均泥沙体积浓度。同时 ,本研究也应用最大熵原理及平衡泥沙体积浓度半经验公式 ,导出了纵剖面泥沙体积浓度分布之理论公式 ,经Tsubaki实测资料验证结果显示 ,本文模式可以掌握纵剖面泥沙体积浓度之分布趋势而优于Tsubaki及Chen两研究者之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多沙水库运行调度提供依据,降低水沙序列长度和随机性的影响,将小波变换应用于研究流域径流与含沙量的变化特性。采用db3小波对标准化径流与含沙量序列进行多分辨率分析,研究径流与含沙量变化的趋势性;选用复Morlet小波绘制出小波方差图,分析径流过程与含沙量过程存在的周期性。以崖羊山水电站所在的李仙江流域为例,针对电站坝址断面的月平均流量与含沙量序列进行小波分析,从低频重构序列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该流域径流与含沙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当地的降雨量与水土保持状况分析,表明结果是合理的。根据小波方差图可以看出,崖羊山水电站所在流域径流过程与含沙量过程存在非常接近的显著周期,均为2 a左右,且两者变化周期具有同步性。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是研究非平稳随机时间序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光学后向散射浊度计测量水体浊度与人工传统含沙量分析在三水、马口及岗根水文站同步比测试验研究分析,揭示了珠江三角洲部分河道水体浊度与含沙量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光学后向散射浊度计应用于珠江三角洲河道含沙量分析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河港工模型试验中的泥沙测量与研究,借助B超仪和三维定位行走控制平台构建了一个含沙量及其垂线分布的分析与测量系统。系统利用B超成像技术获取含沙水流中悬浮沙粒的图像,针对B超图像编写含沙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中指定区域的沙粒成像光斑面积的灰度浓度。通过率定试验,建立灰度浓度与水中实际含沙量的对应关系,并利用这种对应关系来计算待测含沙量。系统实现了较低含沙量及其垂线分布的在线同步分析与测量,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可视、实时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挟沙水流泥沙浓度分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挟沙水流泥沙浓度分布的试验,研究泥沙浓度和紊动强度沿垂线的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试验结果表明泥沙浓度和紊动强度沿垂线的分布一致性较好,建立了泥沙浓度和紊动强度沿垂线分布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关系式中泥沙浓度、泥沙的中值粒径对系数K的影响,中值粒径的影响较泥沙浓度对系数K的影响大,系数K随中值粒径的减小明显减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泥沙浓度与流速、流速梯度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6.
汤丽慧  郑东健 《红水河》2007,26(2):41-44
文章将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坝体位移预报,并结合工程实际建立预报模型验证其可行性和精确性.该方法对各种结构性态复杂、影响因素多样化的坝型,在初步预报坝体位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天然河流水体中的金属离子对淤积物干重度有很大影响。通过静水沉降试验初步研究了天然河水中常见金属离子Na+,Ca2+和Al3+对泥沙淤积干重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 金属离子对泥沙淤积干重度的影响机理均相同,但是高价离子对泥沙淤积干重度影响大;② 离子对泥沙淤积干重度的影响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干重度减小,第2阶段干重度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第3阶段干重度减小最后趋于不变;③ 在不同离子浓度范围内,泥沙浓度对干重度的影响不同;④ 离子浓度、泥沙浓度相同时,中值粒径越大干重度越大,且中值粒径大的泥沙干重度达到最大值所需离子少。  相似文献   

19.
土壤分类中涉及的许多指标具有模糊性,因此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聚类分析应用到土壤分类研究中,以期更准确、更合理地区分土壤类型.模糊聚类分析是根据模糊集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样本各类指标的观察值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处理,最终根据研究目的将各个样本集进行有效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在介绍模糊聚类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江汉平原后湖地区的土壤肥力进行分类,验证了该方法在土壤肥力分类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