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被赋予特殊的责任和意义."中国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俨然是值得炫耀和骄傲的资本.当知晓几句英语的中国人在国外的某个商店看到"Made in China"时,激动的心情每每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是贯穿于"中国制造"发展始终的.对于"中国制造"的过去、现在、将来.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制造"的逐步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中国制造"现阶段的发展瓶颈是科技创新;"中国制造"未来要想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必然依靠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位移居新加坡的朋友回国探亲,不远万里带回一个地球仪送给我.感动之余,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精美礼品的包装,忽然发现包装盒上标示产地的英文中有这样三个词--MADE IN CHINA.这一发现让我和我的朋友颇有些尴尬,同时又觉得非常可笑.像这位朋友一样,从国外高价买回"中国制造"的产品的"傻冒儿"可谓济济有众."傻冒儿"们固然傻得冒泡儿,可我却冒出了另外一个也许更傻的"泡儿"--对"中国制造"的担心.  相似文献   

4.
时下,依靠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随 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越来越多的外企抢滩登陆,中国极有可 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基地。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制造"也越来 越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熟知、了解和称赞。这些并不无道理,因为 "中国制造"给中国民众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能极大地缓解我国的失业压力。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  相似文献   

5.
国际市场上的"中国制造" 在温哥华大街上,许多人拿着中国生产的DVD爱不释手;在日本,中国皮鞋摆到了高档商品的柜台上;在美国,"中国制造"已经是美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电器、玩具到衣服、食品,几乎任何一个家庭,都可以找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德国"三位一体"的体系保障. 科技创新体系."德国制造"的强大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先的产品技术含量.历届政府十分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建立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传播和人力培训为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企业承担2/3的科研经费,剩下的1/3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买单.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期,中国出口产品接连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制造业信任危机爆发.关于"中国制造的宠物食品中有致命的氨基蝶呤"、"中国制造的牙膏里面检出有毒的二甘醇"、"中国制造的玩具火车表面涂层的含铅量超标"以及"中国制造的抗生素有被细菌感染"、"中国制造的汽车轮胎有明显缺陷"等诸如此类的报道纷纷出现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媒体上,在这个已经"很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制造"的问题一时间仿佛变成了所有国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近5年以来,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的作用突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我国加工产品,这些产品多数再返销出口,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的加工厂.那么,我国离真正的世界制造中心还差多远?我们的企业面临哪些问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与改进?请戈博士来谈谈.  相似文献   

9.
《企业标准化》2010,(10):29-29
中国号称世界制造中心,但中国人并不怎么喜欢制造这个词,于是,整个业界都在提一个口号: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意思是,我们中国企业,不应当是一个制造产品的加工机器,而应当是一个充满内涵的创造体系.于是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时间成了企业界的主旋律,制造似乎成了低人一等的名词.  相似文献   

10.
孔京京 《秘书》2006,(3):44-45
“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四大贡献,确立了古代中国科技上的领先地位。但其中的火药,我们的先民拿它制造爆竹,用以驱鬼,敬天、祈福;却被西方人用来制造洋枪洋炮。曾几何时,制造了洋枪洋炮的穷兵黩武、傲视天下,制造爆  相似文献   

11.
也许你还记得那本书:《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2004年圣诞节,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有25件.她想试试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生存下去?试验最终变成了冒险."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至少,不懈地坚持下去太难了.我一次次地怀念抵制的日子,可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再来一次."她在序言中写道.  相似文献   

12.
洛阳春都集团和漯河双汇集团是我国两大肉类加工企业,也是河南省两家著名的企业集团.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是地处中原;它们的前身洛阳肉联厂和漯河肉联厂均始建于1958年;都是以生产火腿肠起家;同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两家集团旗下均有一家上市公司;其产品商标--"春都"和"双汇"均分别被授予中国名牌.  相似文献   

13.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它以天人合一为核心内容,是一个理论体系,更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和",原意为声音相应,后演化为和谐、和睦、和善等;"合",原义为上下嘴唇合拢,后来演化为融合、结合、合作等;而"和合"放在一起,则强调事物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冲突以及相互融合."和合"思想在东方管理学中占据着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一个词非常时髦--"体验经济",频频冲击我们的视角.它是眼下最流行的一种经济形态,注重商品营销中的参与活动,通过顾客的亲历感受提升体现商品的价值.据说,体验经济才是一种真正的"新"经济. 体验经济最早可追溯到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1 970年写作的《未来的冲击》一书.托夫勒认为,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制造经济、服务经济等浪潮后,体验经济将是最新的发展浪潮.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本;在制造经济时代,产品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服务会使产品卖得更好;在服务经济时代,产品是企业提供服务的平台,服务才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来源;而"体验经济"则是服务经济的更高层次,是以创造个性化生活及商业体验获得利润的.  相似文献   

15.
1机械产品国产化创新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外商纷纷投资中国办工厂,如著名的ABB跨国公司在中国设有20多家企业,其产品的销售主要是中国国内市场.这些外资企业明显的特征就是人才本地化、产品零部件制造国产化,即产品的核心技术由其本公司掌握控制外,大部分的零部件则分散在中国各个工厂为其生产制造.国产化为这些投资企业带来三个好处:①建厂周期短,零部件大部分外委加工可投产;②外委加工国产化的零部件成本低、质量好,经济效益显著;③办总装厂所用设备投资费用低、风险小,可实现当年投资当年见利润,回报率高.所以国产化是这些来华投资企业成功的"秘密武器"之一.做好为龙头企业配套的国产化工程,能够逐渐形成产业链,产生群体效益,促进龙头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日本掀起了"质量救国"的热潮,大力学习引进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质量管理经验,并在20世纪50年代设立了"戴明奖",推动广大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70年代末期,日本国内已建立了70万个QC(质量管理)小组,有500万名员工参与,有效提高和保证了产品质量."日本制造"凭借质量优势大举进入全球市场,产品一度赶超欧美,丢掉了"东洋货"帽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时代》2006,(5):104-105
"我不敢说我是世界第一,但绝不承认我是世界第二."梁庆德之子、格兰仕新帅梁昭贤在员工大会上骄傲地说.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的需求变化加速,产品制造的材料、技术与工艺不断创新,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迫使制造企业必须增强产品研发能力,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提供质量最优的新产品来快速响应市场。新产品研发是企业经营的源头,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决定了产品的工作原理,以及零件的数量、结构、尺寸、材料选用、加工方法等,对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上市时间均会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但自主研发能力仍显薄弱;很多企业只是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即所谓"代工",处于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的环节,却付出了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的沉重代价。提高新产品的研发能力、从制造产品转型为创造产品,是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营销学理论中,"定位"一词被越来越多地谈及和关注.究竟什么是定位,营销大师菲利普 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这样概括:"定位就是对公司的产品进行设计,从而使其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用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动."里斯和特劳特则在他们的著作<定位>中强调,"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而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日本制造的产品以其优质、耐用、高性价比而闻名于世.国内许多企业,以日本企业为赶超对象,希望能早日打造优质的"中国制造"产品.但笔者作为咨询顾问走访了国内数十家企业后,深感国内企业界对如何达到世界一流缺乏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