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运河流淌了千百年,不但实现了南北货物的运输,更实现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有"运河之都"称号的淮安在大运河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显著,它的兴盛与运河有直接的关系。淮安拥有众多与运河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重视淮安的运河文化旅游开发,可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2.
论文基于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分析了淮安的文化资源优势,指出了淮安城市文化消费发展的现实问题:城市文化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影响力有限;文化消费市场不够成熟,市民消费意愿偏低;媒体传播力不足,文化消费氛围薄弱;文化消费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有待加强。论文认为淮安发展城市文化消费应坚持项目带动和空间集聚策略、创意策略、品牌延伸策略、整合策略以及联动策略。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古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且交通便利通畅,政策强势有力,文化产业链初步形成,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强省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基本形成.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开发速度慢,其原因是旅游管理者观念陈旧,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旅游开发与建设具有盲目性,文化旅游市场促销形式单一.河南省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视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含金量"及文化效力、品位,从优势出发,搞好规划,加大市场促销力度,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应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工程,力争把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优势,实现河南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强省的跨越式发展,使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依托海洋、发展蓝色经济成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实施以来沿海城市发展的主方向.作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的湛江在实现蓝色崛起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文化因素.目前,在湛江经济发展规划中缺乏对文化因素的考量,尚未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梳理,缺乏海洋文化传播载体,没有形成文化领域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文化特色,注重对文化特色的梳理和提练,充分借助人才优势传播本土特色文化,打造海洋经济文化传播载体和文化旅游名牌.  相似文献   

5.
淮河文化资源富集,给发展文化旅游创造了条件,淮河流域城市正积极争取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给淮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带来契机。发展特色鲜明的淮河文化旅游,对传承淮河文化、拉动城市消费有着重要作用。淮河流域城市之一的淮安,有发展淮河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机遇。发展淮河文化旅游,需要通过打造品牌、有效传播、加强协作等策略,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常态要求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婚庆产业和旅游业关联产业多、产业链长且大部分都是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构建婚庆旅游精品城市的核心力量。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新常下构建三亚婚庆旅游精品城市的战略地位;其次结合三亚实情分析了构建婚庆旅游精品城市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建设三亚婚庆旅游精品城市的港城一体战略、"旅游+"支柱产业的产业链扩展战略、"+旅游"新业态的开发战略、城市文化名片战略、创新型政策支持战略。  相似文献   

7.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协同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金三角区域的四个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浓厚,为实施旅游资源区域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先决条件。通过调查运城、临汾、三门峡、渭南四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开发的竞争与合作情况,对旅游资源、旅游交通与旅游政策等竞合模型的实现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立以运城市为中心的合作开发模式,并提出初步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淮河是一条有着十分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河流,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目前水患、污染等问题也使淮河流域的民众饱受痛苦。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积极做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发展文化产业是造福淮河两岸人民的当务之急。淮安是淮河流域的重要城市之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措施,对搞好流域开发、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王虎胜 《品牌》2010,(6):34-37
<正>6月1日,运城市和汾酒集团分别被国家工商总局命名为全国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我们召开"品牌战略与产业振兴"运城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总结推广运城市推进  相似文献   

10.
云南文化产业具有人文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已有文化品牌的优势,为云南文化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云南文化产业应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借助品牌力量,建立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创造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许刚 《北方经贸》2007,(10):111-112
无锡市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施行"集群开发,培育精品旅游景区;组合开发,形成特色旅游线路;借助地利,搭乘大众旅游线路;全面保护,提升城市旅游魅力"的战略选择。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需要加强陪衬与解说。对文化遗产的营销要注意一些特殊手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之丰富,近乎中国之最。自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旅游立省"这一宏伟设想,河南旅游业迎来关键的转折期,我们认识到河南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不在自然资源而在文化资源。在这方面我省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精品文化旅游产品数量还是较少,必须有效开发和加大宣传我省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使这些资源转化成系列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出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精品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3.
<正>6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在北京召开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区)示范企业授牌大会,运城市被确定为山西省唯一"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6月5日,省工商局为今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6家企业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淮安人才集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一)人才集聚的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从空间区位上看,淮安地处苏北腹地,是连接苏北五市的交通运输走廊,素有“南船北马”水路中转中心之说,是一座典型的交通依托型城市。从经济区位上看,淮安处于沿江、沿海、沿大陆桥三大经济结合带,在三大经济带的联系、交流、融合中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沿海开发战略的提出,淮安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5.
京杭大运河与聊城经济文化影响的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漕运为目的的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会通河的开凿促进了聊城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文化的空前繁荣。本文以地理学的视角分析了聊城市在运河中的地位及运河开通对聊城经济、文化的影响,这对进一步开发运河文化资源,推动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原"根亲文化"资源开发是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文化支撑点,只要明确"根亲文化"资源开发的战略定位,遵循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和服务带动等开发策略的科学性,就能够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战略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7.
丁兰华 《现代商业》2014,(34):69-70
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对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无锡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无锡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要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运河旅游产品开发、文化博览园的开发三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高梅 《北方经贸》2022,(12):140-142
扬州是运河文化的原点城市,也是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大运河扬州段沿线拥有众多遗产点、段,近年来基于运河文化的文旅产业发展也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现以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文旅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顶层设计、创新开发及宣传运营多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无锡古运河段见证和承载了吴文化、运河文化、工商文化三大文化的起源与兴衰,是我国京杭大运河历史最久、文化内涵最丰富、传统风貌最浓厚的河段之一。它保留了古运河水弄堂的风貌,被誉为"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本文介绍了古运河沿岸旅游资源,分析了古运河旅游保护开发现状和开发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宋立 《现代商业》2007,(26):283-285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水文化"城市旅游展示模式以推动城市的发展。我们根据嵌套式开发模型的构建,把开发模式分为核心性开发模式、重点式开发模式和辅助性开发模式,以江苏扬州为例,依据扬州现有"水文化"旅游展示资源对其归类性开发,并为诸如扬州等水文化城市的发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