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企业价值评估有三种基本评估方法,分别是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经过发展,已衍生出一系列具体的评估技术。其中,最成熟、科学的方法就是收益法,而收益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模型就是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Free Cash Flow of Firm,FCFF)。本文运用FCFF模型对长城汽车的企业价值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如果是站在收益法的角度上进行分析,财务决策和指标可以直接体现出企业价值评估基础数据,目前,评估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财务分析在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中的具体应用。本文主要针对财务分析在企业价值收益法评估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财务分析的实际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实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军 《财会通讯》2008,(12):46-47
一、现金流量价值评估模型 现金流量评估模型又称现金流量折现法或收益现值法。其基本思路就是把企业在未来持续经营中可能产生的净收益还原为当前的资本额或投资额。基本模型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4.
邹磊  陈平 《企业导报》2012,(13):56-5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活跃,股东权益价值评估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收益法作为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其结果反映的是资产创造的未来收益现值。本文结合目前企业价值评估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目前企业价值评估中三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应不断推广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从而从方法角度提高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公允性,加快收益法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法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价值评估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在企业价值评估中,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收益法的应用是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的趋势.文章分析了收益法下企业价值评估的内涵及意义,并以山东荣丰食用菌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分析荣丰公司的基本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了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析解决对策,使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更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收益法被国际公认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一种科学方法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我国的评估实践中的应用却并不广泛。本文从收益法的优势、收益法受到局限的原因、收益法的应用实践、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收益法的局限性等方面对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前言 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法(通常也称之为收益法)是基于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和贴现率的估价方法,它根据企业未来的预期收益,通过收益还原(或称为资本化处理)来估测企业的价值.长期以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是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一种评估方法,已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在应用中,现金流量折现法有许多途径,但主要有企业折现现金流量模型(enterprise discounted cash now model)和经济利润模型(economic profit model)两种,其中企业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在实践中运用最广.但经济利润模型也日渐普及,它的优势在于能突出地显示公司是否在赚回其资本成本.我国在利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实践中,主要是利用企业折现现金流量模型模型,经济利润模型很少使用.本文将探讨经济利润模型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的作用,以及对经济利润模型进行变形,使之能更便捷地评估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涵义及常用公式(一)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涵义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收益法中常用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收益资本化法和未来收益折现法。收益资本化法是将评估对象未来某一年的预期收益除以适当的资本化率或者乘以适当的收益乘数转换为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9.
基于价值创造的视角,剩余收益法是最适合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剩余收益法的Ohlson(1995)模型从理论演进和基本思想来分析,既有深厚的逻辑基础又有很强的适用性。本文分析了在剩余收益法下采取Ohlson(1995)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正>自米勒(Miller)、莫迪格利亚尼(Modigliani)1958年创立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以来,收益现值评估方法依靠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逐渐成为了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广泛应用于公司并购价值评估和企业价值管理等领域。收益现值评估方法包括四类基本评估模型:企业现金流折现模型、权益现金流折现模型、调整现值模型和经济利润模型。其中前两类模型在传统上应用广泛,后两类模型目前也开始广为流行。至于在价值评估实务中如何进行模型选择,一般要视企业的类别、业务的性质,以及评估的目的具体而定。本文将系统的对四类收益现值评估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黄辉 《事业财会》2007,(4):25-26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就是把被评估企业的预期收益加以折现来确定其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应用于正常经营的企业。正确应用收益法,需要充分考虑被评估企业的经营历史、现时绩效,尤其是未来的经营稳定状况和收益的可预测性,以便合理确定被评估企业的预期收益、预测期间和折现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发布,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显得举足轻重。本文对收益法参数之一折现率的内涵进行阐述,就目前折现率的选取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折现率的优化与发展,使收益法能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其基本模型主要分有以下几种: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增加值法、剩余价值评估法、实物期权估价模型和相对价值评估法。基于理论研究深刻性和实践应用广泛性,本文拟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增加值法、剩余价值评估法论述企业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14.
王晶  宁宣熙 《会计之友》2007,(3S):66-67
随着《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发布,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显得举足轻重。本文对收益法参数之一折现率的内涵进行阐述.就目前折现率的选取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折现率的优化与发展,使收益法能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发布,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显得举足轻重.本文对收益法参数之一折现率的内涵进行阐述,就目前折现率的选取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折现率的优化与发展,使收益法能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何燕 《财会月刊》2011,(30):60-63
收益法是公认的较为科学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且被应用广泛。本文采用EXCEL 2007制作企业价值评估法中收益法的两种典型模型——企业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及EVA折现模型,并指出模型的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7.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与模型有许许多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科学合理性的方面,也有其缺陷与不足。本文首先对资产价值基础法、市场法、收益现值法及实物期权法进行了研究,在对各种方法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的方法即通过评估企业部门的价值最终得到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涵义及常用公式 (一)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涵义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收益法中常用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收益资本化法和未来收益折现法。收益资本化法是将评估对象未来某一年的预期收益除以适当的资本化率或者乘以适当的收益乘数转换为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2005年4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只把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纳入企业价值评估统一的方法体系中,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实物期权法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因此目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可以归纳为四种方法,即基于资产的评估方法(成本法)、收益现值评估方法(收益法)、相对比较评估方法(市场法)和实物期权评估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四种方法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不同而且都存在不少缺陷。鉴于此,本文拟对目前学术界开始关注的剩余收益价值评估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无形资产评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无形资产的成本、费用摊销服务:二是为无形资产的投资和转让服务。前者决定了无形资产评估的标准应采用重置成本标准,则其基本评估方法是重置成本法:后者决定了无形资产评估的标准应采用收益现值标准,则其基本评估方法是收益现值法。笔者在本文中对运用重置成本法进行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所涉及的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