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浅析“以房养老”在我国的发展及运行中的政府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绪男  李乐 《价值工程》2009,28(10):166-168
目前,我国正在快速地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的危机对政府、社会的养老责任形成了挑战。而单纯地依靠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家庭养老模式,短期内很已难满足现实中养老压力的需求。在这种条件下,"以房养老"作为自我养老的一种方式,对传统的养老模式是一种良好的补充,在提高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因此,对"以房养老"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探讨制度运行中政府的作用,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养老的压力逐渐加大,客观上进一步要求开拓养老金的来源渠道,放宽养老的思路,使养老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起源于荷兰的"以房养老"模式,现已在世界上20多个国家相继推出,成为全世界老年人改变传统生活方式、享受高质量生活和实现生活效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的迁移以及传统养老观念的逐渐改变,“家庭养老”的模式正逐步改变。目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普遍偏低,只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开支,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从而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以房养老”模式可以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各界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养老观念转换后,以房养老成为缓解我国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压力的重要举措。我国借鉴美国反向抵押制度推行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但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以致无法实现以房养老,居住权应运而生。《民法典》规定了居住权制度,可弥补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不足,实现以房养老,缓解中国养老压力。居住权制度允许通过合同或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在保留居住权的同时进行空虚所有权交易,实现以房养老。  相似文献   

4.
张敏  黄英  黄娟 《宏观经济管理》2015,(3):79-80,83
以房养老是缓解我国当前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全国试点城市,武汉市以房养老情况和探索具有典型意义。下一步,应实施加强政府全局统筹、房地产市场和以房养老"双赢"发展、加强以房养老金融保险产品推广力度和通过空巢、"失独"老人打开缺口等政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将达17.39%。现在,农民养老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农村社会保障基础相当薄弱,建设步伐远远落后于城镇,无法保证未来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因此,要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农民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以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消除农村人口老龄化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经验日本建立了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要。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基础养老金”制度。基础养老金,也称国民养老金。1959…  相似文献   

6.
“以房养老”模式是通过住房“倒按揭贷款”的运作来实现的,是一种能够极大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新的社会保障方式。最早起源于荷兰,发展最成熟的是美国,新加坡也比较典型,但与美国模式不同。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养老问题,部分城市已经开始了“以房养老”模式的试点和创新,如南京汤山“温泉留园”养老院,北京“太阳城”,上海“以房自助养老”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城市老龄化加剧和未富先老的现实问题,从养老金短缺、独居老人数量增大、机构养老供给不足几个方面,从老年人日常交往特点出发,对目前我国城市养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分析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以房养老”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保监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地率先开展试点。以房养老又称房屋"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如今,"以房养老"试点已在这四个城市落地,这意味着国外已很成熟的以房养老模式,将有规划地在国内规范发展。但是,目前"以房养老"仍处于探索阶段,即使"以房养老"试点在明年有了具体操作办法,短期内也还需要突破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13,(10):24-24
广州推出以房养老申请家庭至少有2套房随着九月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提出,再次引发市民对"以房养老"话题的关注。根据《意见》,老年人可以将自己名下的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可定期获取一定的养老金直到去世。因此,"以房养老"也被称为"倒按揭"业务。试点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逐步加深,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已经逐步被社会所关注。我国的养老会计体系与基本养老保险相配套,现如今,其作用已经逐渐的明显。但由于我国养老会计体系这方面目前还比较薄弱,所以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在分析阐释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有助于完善我国养老金的会计体系与制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以房养老在国外广泛存在,对增加老年人养老收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不少城市也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但进展不快,主要原因有政策障碍、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迫在眉睫。目前,很多城市包括常州市都是通过不断推进社保扩面的方式予以解决。随着社保扩面的逐步饱和,未来资金缺口的隐患将会越来越大,急需好的思路和好的形式发展养老事业。以房养老作为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的一种补充方式,其试点意义已为国家所认可并积极提倡,在此,笔者赞成上海市曾经开展过的一种新的试点模式,即以住房公积金为试点推进以房养老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张旭瀛 《管理学家》2019,(12):145-146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的人口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特点是预期寿命延长,生育率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这些趋势引发了中国现有养老金计划的可持续问题,能否为未来的养老金领取者提供满足基本需求的收入成为未知。为此,我国引入了欧美等国家成功经验——以房养老。但从其试点数据来看,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本文通过背景和可行性的分析,结合现状,总结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养老不仅在于养老金额的“量”,更在于养老的“质”上。一个有品质有尊严的老年生活对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梧桐人家”国际健康颐养社区为例,通过介绍“梧桐人家”的养老设施及服务,阐述“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的做法及意义,以期为中国养老社区、老年公寓等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艳 《民营科技》2013,(8):232-232
本文从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背景出发,对于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养老存在的问题有:养老金待遇悬殊较大、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养老机构发展不完善、社区服务发展滞后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其主要表现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以及老年人的需求。现基于其社会共同责任的价值理念,针对我国城市养老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要充分发挥各界的力量,实现政府、社会和个人之间的有效合作,力图缓解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3,(8):317-319
文章通过对新乡市区369位60岁以上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发现,11.5%的老年人知道以房养老,而98%的老年人表示并不会选择此种养老方式。但是,37.3%的老年人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选择以房养老的模式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文章对以房养老政策在新乡市的可行性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阎春宁  祝罗骁  张翔  张伟 《价值工程》2011,30(1):318-319
养老保障和住房保障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养老保障和住房保障两大民生问题结合在一起研究,试图探索"以房养老"对缓解养老支付压力的作用。以房养老涉及到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掌握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参与。为了成功的在中国开展以房养老,我们以上海市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影响"以房养老"意愿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肯德尔秩相合分析显示,年龄、住房占家庭资产的比重、月收入对"以房养老"表现出负相合关系,而健康状况对"以房养老"表现出正相合关系。我们估计如果有20%的较低收入且房屋拥有者参加"以房养老",则上海市的养老支付危机将有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7.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发达国家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已成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引入"以房养老"的理念已多年,一些市场机构积极尝试开办具体业务,在舆论引导、经验积累方面奠定了一定基础。当前,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城市家庭住房拥有率较高,针对一些存在现实需求的家庭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已经具备基本条件,当然,也面临传统养老观念、产权期限、房价波动和配套机构缺位等障碍因素,我们主张,应由政府主导,创造规范、有序的外部环境,鼓励市场联动,开发契合中国国情的"以房养老"产品,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家庭服务功能弱化以及未富先老的事实,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的养老现状,社会化养老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家也开始着手从顶层设计上盘活老年人房屋资产,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推动"以房养老"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本文将对我国"以房养老"的现状与困境,以及"以房养老"体系的构建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家庭服务功能弱化以及未富先老的事实,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的养老现状,社会化养老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家也开始着手从顶层设计上盘活老年人房屋资产,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推动“以房养老”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本文将对我国“以房养老”的现状与困境,以及“以房养老”体系的构建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我国的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并且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近年来,各地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养老模式的缺陷。本文首先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制度内容、特点进行简单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