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货小技巧     
富商巨贾也罢,小摊小贩也罢,赚取的无非是一买一卖之间的差价。买好才能好卖,商者对“买”(即“进货”)都很重视。而初做生意者,则常对如何进货“两眼一抹黑”,什么货、何时进、何处进、如何进,心里都没谱。  相似文献   

2.
二十余年来,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已经成为老百姓除夕的精神大餐。“春晚”成为年前年后大家聊天的一个重要话题。捧也罢,杀也罢,“春晚”已经融入了中国的年文化当中。今年的“春晚”市场看点尤其多,各地方台高调出击,在春节前后推出自己的“春晚”大餐。网络也不甘寂寞,涌现出三台网络“春晚”,大家都想打着“春晚”的名号来争夺繁荣的春节电视市场。  相似文献   

3.
一项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杨建明近年来,一些企业为了吸引客户多进货,并稳定销路,采用根据客户的进货记录在年终一次性给予“折扣”的办法。而这种办法做怎样的会计处理都将影响增值税的计税基础。据了解,有些企业将这种“折扣”冲减销售收入,也有些企业作为“销售折扣...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零售商业企业正确简易处理“商品进销差价”的办法:即商品购进时的会计核算、商品销售核算及已销商品进货差价的计算和“商品进销差价汇总表”编制。  相似文献   

5.
《销售与管理》2008,(4):40-41
有这样一群人,开着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甚至没有实体店铺,只是一个网店,却隔三差五跑到世界各地淘宝进货,他们店里的商品是他们亲手从世界各个角落淘来的。一边做生意一边“玩”,这样的生存状态是不是很令人羡慕呢?  相似文献   

6.
谭星宇 《国际广告》2009,(9):137-137
“销售一空”是该欢喜,还是该反省?在店铺的经营中,卖方的满意=买方的不满。商品卖完后再光临的顾客,看到空无一物的架子,只会心生不满。失去了顾客,出现的商机损失,远比可以看见的由于进货太多而形成的报废损失要更可怕。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运作市场越来越难。商品过剩,竞争残酷,很多生产厂家、商家,不得不微利,不得不让利,不得不“跳楼”进行大甩卖,以换取被别人抢走的市场或去开拓自己新的市场,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是厂家也罢,是商家也罢,是微利也罢,是让利也罢,都有一个想谋取最大利润的愿望和最终希望获利的目标,即全局性获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销售在终端     
假如你发动一线终端业务员总结技巧点滴,只要引导激励得法,这些“行街仔”就会奉献出各种千奇百怪的终端推销近身肉博的招数,看完之后我都替终端店主叫苦:“哪个店一旦被这帮人盯上,想不进货都难!”  相似文献   

9.
小司 《中国市场》2010,(7):94-95
一、同城的同行不宜一起进货 开个店铺免不了需要进货,我们经常会收到同城朋友店主的“邀请”,希望结伴而往、相互照顾还解路途寂寥,面上看似好事一桩,但实际有些不妥。如此同往,一方面会造成所进货品重复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同类竞争”,  相似文献   

10.
能人,是推动历史的重要力量,国家也罢,企业也罢——这不是“英雄决定论”,而是事实。但“能人”如果没有约束,如果“能人”只限于一个人,那么“成也能人,败也能人”。有人说,中国是能人的天下。促使历史的改变,是那些振臂一呼的“关键”人物。同样在企业,真正起作用的就是那些所谓豪气干云的企业家。企业与其慢慢地积累,倒不如出一个呼风唤雨的能人领导。然而,现实中能人的作用被无尽地夸大,而那些作为“能人”的企业家们,也在众人的膜拜中享受了“君王”般的礼遇。于是乎,企业内部出现了“个人神话”、制度的随意妄为、决策的简单武断、乃至权力垄断的恣意腐败……这一切都给企业“能人之治”蒙上了现实的阴影。  相似文献   

11.
《光彩》1995,(6)
“瘦马”蹒跚──农村贫困型个体户现状掠影个体户≠富翁在一些人看来,个体户都是“肥得流油”的富翁。这是一种偏见。实际上,个体户也是一个苦乐不均、贫富相差悬殊的群体。“腰挂BP机,出门就打的,进货坐飞机”的是个体户;“困守三尺摊床,夏天挨晒冬天凉”的也是...  相似文献   

12.
我的2004     
《广告导报》2005,(1):52-63
岁末已至,新年来临,在已经过去的一年里,成功失败也罢,伤心喜悦也罢。2004年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2004年发生的一切只是生命里的一个轮回。也许会因为身处广告圈这个特殊的光环之下,广告人的2004更具广告“特色”。无论是我的2004,还是你的2004,或是她(他)的2004,只要是广告人的2004,忙碌、加班、比稿、跳槽……都将成为他们2004年里共同的关键词。点击属于广告人共同的关键词,铺展开的又将是他们各自不同的“2004广告故事”。  相似文献   

13.
商业折扣不应列入经营费用吴明烨贵刊1995年第10期杨建明同志《一项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一文认为,企业为吸引客户多进货,稳定销路,根据客户进货记录在年终一次性给予的“折扣”属于刺激销售而付出的劳动消耗,销货方作为“经营费用”,购货方冲减“经营费用”。...  相似文献   

14.
孟群波 《现代商业》2007,(7S):42-45
配送中心进货作为实物移动的首要环节,起着把关和渠道通畅双重作用。把关是对采购合同或进货协议规定内容的确认,保证进货质量,拒不合格与不合要求商品于门外,有“门槛”作用:同时现代化的配送中心重视货物处理效率,通畅的进货渠道是必需的,以使得货物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上架入库。这两个方面显然是有一定矛盾的,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做好配送中心的进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秋节到来之前,山东省肥城市工商局对全市300余家从事月饼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并登记造册,严把市场主体资格准入关。对20户缺前置审批证件的经营业户逐一下发了书面限期改正通知书,依法取缔无主体经营资格的生产经营单位的6家,确保了市场主体资格合法、有效。在此基础上,健全“两制一卡”,一是实行进货发票备案制,要求所有从事月饼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每次进货必须将进货正式发票报工商机关备案,详细说明进货的渠道、地点、品种和数量等情况,经对发票和所进货物查验无误后,方可进行销售。在此基…  相似文献   

16.
雷霖  徐加超 《北方经贸》2010,(10):88-89
玉溪市雄辉数据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IT服务和IT产品流通为一体的公司,公司经营产品的特殊性及QQ在当代的广泛运用决定了QQ在本公司进货环节上有广阔的运用空间。对腾讯QQ在雄辉公司进货环节的运用做研究,进而分析采用QQ进货方式的优势,完善QQ进货方式,以期达到对企业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牛鱼龙 《市场周刊》2006,(10):41-41
欧洲的配送中心及其连锁超市广域网系统的改进,使其物流业越来越向更高层次更现代化方向发展。 连锁店经营,是商业大流通、大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特点,是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设立许多中小规模的商店,各店的商品由同一个配送中心,采用统一进货、统一价格、集中配送、单店分销方式。这样能加快商品周转、扩大销售、降低进货成本。  相似文献   

18.
凌芳 《国际市场》2003,(12):40-41
卡通也好,漫画也罢,我们一概统称为“动漫”。这是个没有明显年龄界限的市场,上至三十好几的青年男女,下到十几岁的稚嫩少年,没有不钟情“动漫”市场的。特别是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一路从年少时候走来,一路上都有“动漫”的陪伴,从喜欢到痴迷,“动漫”从来就不仅是儿童的专利。日本“动漫”的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19.
孙益民 《商业研究》1996,(12):42-42
小议进货环节中的经济进货批量孙益民在财贸活动中,经常讲到经济进货批量。如商业企业管理中进货环节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中流动资产的管理和商品流通企业统计的购进统计的分析中,都有经济进货批量这一内容。对这一问题,一般作如下的阐述:进货量的多少,不仅影响商品...  相似文献   

20.
徐华 《商业研究》1997,(8):14-16
扭转我国大型零售企业规模效益低下的现状,其提高途径有:从盲目模仿到因地制宜;从“引厂进店”到“引店进店”;从高价策略到适价策略;从结构失衡到结构优化;从分散进货到集中进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