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茜 《品牌》2013,(6):32-35
继“王老吉”商标争夺告一段落之后,“红罐”包装之争又在广药和加多宝之间激烈上演。5月15日,被业界称为“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的王老吉、加多宝凉茶红罐装潢权诉讼官司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2.
赵卓  王媛 《大经贸》2012,(8):82-86
随着"红绿之争"继续发酵,未来凉茶市场的格局将有望被打破。广药与加多宝"王老吉之争"的战火继续蔓延。8月28日,记者参加广药集团半年业绩会,王老吉新闻发言人倪依东向记者称,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民商法学会会长周林彬,广东知识产权法学会副会长关永宏,广东知识产权法学会副会长黄丽萍等多位专家律师联合发表意见并出具意见书,认定王老吉凉茶知名商品特有的红罐和红瓶包装装潢权自始至终都属于广药集团,加多宝继续使用红罐包装侵犯了广药集团的权利,属于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目前处于上诉阶段。此前,面对广药"抢商标"、"抢广告  相似文献   

3.
一宗商业贿赂交易,让双方付出了沉重代价:两名行贿受贿的直接当事人被判重刑,"加多宝红罐王老吉"王国轰然坍塌,"广药王老吉"前路漫漫5月16日下午,中国香港加多宝集团宣布:因仲裁败诉,企业开始生产"加多宝正宗凉茶"。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品牌价值超过1000亿元的"红罐王老吉"商标使用权归还广药集团,广大消费者熟悉的"加多宝红罐王老吉"从此消失。所有这一切,起因于早已尘封多年的一宗"损了国企、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告》2012,(6):162
被称为"中国商标第一案"的"红罐王老吉之争"有了定论——经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集团收回香港鸿道集团(加多宝母公司)对于红罐王老吉的商标权。"王老吉"商标合同争议案在历时380多日后最后以广药集团胜诉  相似文献   

5.
代微 《现代商业》2012,(15):10-13
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5月11日晚,价值1080亿的中国第一商标案尘埃落定。广州药业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意味着不管是红罐还是绿盒王老吉,以后只有"广药"一个姓。  相似文献   

6.
继"iPad"、"乔丹"体育商标纠纷案之后,如今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商标案无疑备受瞩目。据相关资料,2003年加多宝红罐王老吉销售额6亿元,2010年则达到150亿元。有人用"孩子拉扯大了,人家亲生父母要来抱走。"形容王老吉商标之争涉案双方的心态。此前,广药集团通过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已经依法收回  相似文献   

7.
加多宝     
《中国品牌》2014,(1):91-91
【新闻回放】12月20日,王老吉诉加多宝虚假宣传纠纷案在广州中院宣判,法院判加多宝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红罐王老吉凉茶更名为加多宝凉茶了”广告语进行广告宣传的行为,并立即销毁使用了上述广告语的宣传物品。同时赔偿广药公司经济损失费1000万元。  相似文献   

8.
王老吉、加多宝这对凉茶怨侣无意中成了一场营销大战的共谋,针锋相对却又创意十足。王老吉和加多宝的纠缠越来越精彩了,恰如美国民俗学家汤普森所归纳的文学"母题"中最经典的类型:背叛、复仇、战争……爱听这样的故事似乎是人们的天性。最近一次的战火燃起于2014年末——这也是临近春节凉茶销售旺季的时间节点——广东省高院一审宣判,红罐装潢权由拥有王老吉品牌的广药集团所有,加多宝公司败诉,并需赔偿前者1.5亿元。审判暂时结束,王老吉和加多宝的公关战再次开  相似文献   

9.
袁洁平 《中国广告》2014,(5):105-107
正"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是加多宝公司在2003年为其租赁的品牌"王老吉"生产的红罐凉茶宣传推广活动与广告公司合创的,但自2012年"王老吉"品牌被广药集团收回后,广药集团全资子公司"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继续使用"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作宣传,于是加  相似文献   

10.
<正>加多宝与广药打了数十场官司,法律纠纷的背后是双方争夺原红罐王老吉凉茶的市场声誉。在化解纠纷中,法律应在原则的指引下,通过解释法律条款,对利益分配做一次合情合理的了断,亦要顾及案件判决对商业生态的正向指引作用。红罐包装装潢权益的一审判决忽视了对商誉这一重要财产要素的分配,其对于知名商品权利归属的认定不利于创建良性的商标许可模式,会打击中华老字号的被许可方的积极性,为吸引有能力的商业主体维系民族品牌带  相似文献   

11.
为自证正宗凉茶,加多宝、广药各显神通。广药夺回王老吉商标后,真正的市场角力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2.
宋春宁 《光彩》2012,(6):41-41
加多宝云王老吉化一直都体现在产品包装和广告内容上,忽略了事件营销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裁决广药集团胜诉,备受瞩目的中国第一商标案——"王老吉"之争终于画上了句号,而失去了"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香港鸿道集团和加多宝公司也开始了艰难的去王老吉化征程。从3月份起,加多宝在全国媒体投放的广告不再提及王老吉,广告内容也由家喻户晓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变成了"正宗凉茶,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消费者发现加多宝的电视广告中不见了"王老吉"的字样,而部分户外广告也由原来的"怕上火喝王老吉"改为"怕上火喝正宗凉茶",并在显著位置突出"正宗凉茶加多宝出品"字样。随后,加多宝发布声明称,红罐王老吉凉茶产品启用新包装,是让消费者正确识别加多宝的正宗凉茶,保护正宗凉茶的单一性和纯正性。  相似文献   

14.
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商标之争已尘埃落定,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充满变数,竞争双方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总结起来,加多宝集团拥有多年的凉茶市场营销经验,而且近期的市场表现也体现出其市场运作的娴熟和干练;作为王老吉的东家广药集团则有强大的政府背景以及市场对王老吉品牌的现实认知作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旷日持久的中国商标第一案王老吉商标之争终于硝烟散去,5月9日,有关权威仲裁机构判定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至此,广药集团从鸿道集团旗下加多宝手中收回王老吉商标租借权,抱得美人归。利益驱动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关于王老吉的争执是典型的商标战。这其间,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双方利益是驱动,一个是出租  相似文献   

16.
近期,加多宝(加多宝集团)与王老吉(广药集团)商标之争落败后,加多宝作出决定,放弃“王老吉”商标使用,用“加多宝”替代“王老吉”.强化“加多宝”品牌。目前其营销策略核心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从王老吉到加多宝的品牌转换。  相似文献   

17.
《商界》2011,(5):18-19
4月11日,针对广药将“王老吉”商标授权广粮实业生产粥品类的行为,加多宝公开指责广药并不拥有王老吉粥类产品的商标权,更没有资格向广粮授权。一时间,加多宝与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品牌争夺战,再度升级。一个品牌,两种形态,三个使用者,加多宝、广药集团、香港同兴药业、香港王老吉以及广粮实业之间的多方纷争,让人担忧王老吉是否会重蹈健力宝在内耗中解体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怕上火,喝王老吉"是国内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伴随着这句广告语,王老吉凉茶的知名度与销量也一飞冲天,坐上了国内饮品行业的头把交椅。但自2010年,"王老吉"商标之争却让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很上火"。两家凉茶龙头企业在渠道、产品、价格以及商标层面上数次法律上以及市场上的博弈以及发生了数十次之多。本文就加多宝和王老吉在北京市场价格,通过实地调研的数据结果,理论化的分析两家在产品价格这一面对消费者最直接的层面在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下是如何博弈的。  相似文献   

19.
《成功营销》2012,(7):21-21
加多宝和广药集团持续数月的战争,最近有了一段新插曲。就在他们为“王老吉”商标归属、红罐侵权等问题争得难解难分之时,今麦郎以一句“怕上火,喝冰糖雪梨,今麦郎”的广告直接向深陷囹圄的王老吉发动了正面攻击。在今麦郎的广告里,当人们伸手准备去拿一种看上去很像红罐王老吉的饮料时,  相似文献   

20.
《光彩》2012,(6):2-2
2012.4.21-2012.5.215月12日,广药集团发布公告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已裁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母公司鸿道集团签订的商标使用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将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这意味着价值1080亿元的中国第一商标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