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是公民社会的主体,公民权利是对公民个体地位和利益的尊重及保护.是公民社会建构的主要内容.本文认为道德权利是最基本的公民权利.维护公民道德权利有利于强化公民权利意识,有利于培育公民公共精神.完善公民权利保护机制,是建构公民社会的权利基础.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角色悖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务员是政府的人格化代表。目前对公务员的角色认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理性的“公共人”的角色认同 ,一种是权利的“经济人”的角色认定。这两种角色认定集中于公务员身上 ,会发生角色冲突 ,故称之为“角色悖论”。角色悖论其实质在于对公务员个体权利的追求与公共权力相悖。应该在国家与政府的背景中定位公务员的角色。角色悖论的实质是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 ,根源在于政府权力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型及福利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需求曲线是由农民对于私人部分的需求和公共部分的需求两部分组成。但由于农民保险意识淡薄,收入有限等因素,造成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不足的状况相当严重。本文通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和供给曲  相似文献   

4.
民主法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立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政府要求以法律制约权力.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与保护人民权利之间的内在张力,建立一个职权有限、责任明确,服务民众的政府,以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公民运用手中的权利来对抗公共权力,通过网络向掌握公共权力的主体诉求自己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在这种权利与权力的博弈中,权利可以通过对权力的制约来预防和矫正权力的异化,为我国的反腐败运动增加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落后的公共体育服务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要求,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和呼声开始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大力发展公共体育,实现公共体育的服务均等化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地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就是要实现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所谓均等化就是指每个人都有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体育运动,是从事体育运动成为公民的一项权利。而目前在我国公共体育中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不均等化现象,这与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对公民权利所提出的保障实不相符的。本文将对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和政策。  相似文献   

7.
吕益键 《商》2014,(7):179-179,171
公民权利是组成权力的基础,但权力却有其扩张的内在倾向,我们知道没有制约的权力会侵犯私权利,所以在制度设计上,权利救济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上来讲,我国权力的制约有其局限性,当公民权利受到权力侵犯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救济,往往成为一个理论与现实的难题。为了探讨我国现阶段下公民权利救济制度,我们应当从我国国情本身出发,归纳其本质,寻找出一条适合当代中国的公民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8.
《商》2015,(4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民主与法律制度的趋于完善,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从沉睡中觉醒,公民精神也在逐渐的培育之中。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公民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公民权利意识的确立和加强对于整个社会来讲,不仅是每个个体自己的事情,哪怕个体具有了这么一种模糊的意识和概念,如果缺少了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也无法使公民权利意识真正确立和强大起来。而国家需要做的就是当下所谈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9.
在决策领域中,有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之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之分。本来,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利,非国家公权利。从权利层面上说,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的应当是或者说首先是知识产权权利人自己的私事。从法律层面上说,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一些法律上的保护或  相似文献   

10.
政治学对于权力目的的思考在当下的生产力水平与意识形态的能力范围内仍然是未能解决的。从共同利益、政府责任、政治思想等视角解读了政治文明对于权力的不断求索与设计,围绕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契合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仕兵 《财贸研究》2012,23(2):151-156
人们消费社会产品,在法律上必然存在消费该物品的权利,否则就可能存在其他权利或权力阻止人们消费这种物品。设定公共物品权具有重要意义,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理论、自然法思想和社会连带思想、分级财政与公共财政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公共物品权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体现,属于应有权利和社会权的范畴,具有非独占性和平等性特征,属于基本权利,但不能超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是现代国家公共机构决策过程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宪法基本权利保障原则和民主原则的基本要求,不仅关系到我国政府决策是否能科学、是否民主,是否被公民所接受,更关系到我国公民权利的使用情况,甚至关系到我国的民主进程。但在当前政治、经济等处在转型期的我国来说,其表现却不容乐观,这不仅损害了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权利,同时也放纵了政府权力的扩张与滥用,更加阻碍了我国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及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许林 《中国市场》2013,(12):92-93
改革开放以来,农地过度非农化问题一直存在,尽管国家不断加强土地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也不断完善和深化,但这一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地转非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我国问题的实质是:公权严重侵犯私权,行政权力代替了农民土地的财产权力。目前的农地非农化补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漠视了农民对于土地的权利,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受到了很大的歧视,使他们在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的支配上少有发言权。本文试图从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利着手来分析和研究如何完善我国农地转非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陆辉 《江苏商论》2007,(10):157-159
本文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对农民培训的属性进行总体判断,再根据农民培训产品的不同内容,进行分别论述。研究结论表明:农民培训总体上是准公共产品;但不同内容的培训产品属性不同,农民培训服务具有私人产品属性,知识产品则是纯公共产品,社会服务产品是利益外溢性准公共产品。本文还根据不同产品的属性提出相应的财政投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尤成勇 《中国报业》2022,(13):106-107
公共领域为人们对于新闻事件发表个人见解提供了平台,有效行使了自身的公民权利。在新闻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成为关注重点,新闻媒体应加强舆论引导,整治公共领域环境,减少不良舆论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要成为“新型农民”的可能性前提,是农民能够自觉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培育“新型农民”,首先必须在激发和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方面承担这一本质担当,进而才能实现农民与市场和政府的平等对话;使农村公民文化的传承成为可能;使当代农民真正成为“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7.
卓新平 《三联竞争力》2010,(11):120-120
“自然状态”中人类社会处于“人对人象狼一样”的状况,若要结束这种状态则必须让人们“转让”其权利,以“契约”方式形成“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18.
纳税人权利与国家税收权力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也是一对动态的博弈组合。纳税人通过让渡自己天赋的、神圣的私人财产权,赋予国家有限的税收权,这种让渡的条件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权利,弥补市场,促进民生,达至公平。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研究和分析纳税人权利保护问题,探索和发现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基,对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共权力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权力的主要象征,也是国家行使一切职能的根本前提。然而现实中公共权力有时会偏离公共利益的这些价值目标,发生公共权力异化。关于公共权力异化的原因本文认为: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公共权力异化是公共权力实施者的自利本性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公共权力实施者和公共组织的角色认知错位使公共权力发生异化;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看,公民权力意识薄弱和公民社会发展滞后给公共权力异化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20.
公共权力的行使原则上不受司法审查,司法对抽象的财政支出行为的规制乏力,由此,造成财政支出行为可诉性较弱的现象。引入司法权规制财政购买性支出执行行为,可以解决其可诉性的缺陷,以使其纳入法治财政的轨道,防止政府滥用财政支出的权力。司法规制财政购买性支出行为的制度进路,除了依仗救济私人经营者利益的直接诉讼机制外,还可考虑创建救济公共消费者利益的间接诉讼机制。可见,建构实现其可诉性的诉讼机制,可以均衡国家、私人经营者和公共消费者之间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