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站在哲学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进行了论述,构成了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基础,它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毛泽东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自力更生为主且争取外援为辅,厉行节约以勤俭建国和以农业为基础且以工业为主导等方针.同时,指出实行技术革命,保持企业独立性,并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企业管理坚持民主化原则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实现社会公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无论从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看,还是从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看,都体现了这一本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公平原则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的社会关系,为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综合思考陈荣富我国应当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这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认识却存在许多混乱。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必须从哲学、经济学、价值目标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思考,才不致于陷入片面... 相似文献
5.
6.
社会主义本质重新概括的必要性来自于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模糊方面的反思,包括社会主要矛盾、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动力结构等,也是为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的理论创新.它从手段和目标相统一的角度规定了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路标. 相似文献
7.
从劳动的整体性来揭示劳动的内部矛盾,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由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决定的,随着劳动内部矛盾的发展,人类劳动将走向完善,人类社会也将走向完善。因此,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为实现真正的人的社会的质变过程就是人类劳动的完善化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人类劳动的完善化。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旧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的间接过渡时期,是资本主义成分和社会主义成分互相竞争的时期,并且是社会主义成分不断增长的时期,经过这个间接过渡时期的建设之后还有个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即直接过渡时期,这是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论时就已认识到的。恢复国民经济阶段所采取的许多措施本身已有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这使毛泽东逐渐认识到新民主主义时期也可以是一种渐进的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时期。基于这个认识,毛泽东改变了以往的先发展新民主义经济再一举过渡的设想而提出从1953年开始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者其对于马克思思想的阐述和说明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卢卡奇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境遇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从思想意识的影响力到实践发展的推动力价值上,卢卡奇的思想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说明卢卡奇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理论和现实来源,其次,本文通过早期和晚年卢卡奇社会主义思想的说明和对比,阐述卢卡奇社会主义思想的变化,最后,卢卡奇社会主义思想对于中国现有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提升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0.
《商》2015,(32)
党风建设关系着我党的生死存亡,我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人民群众最痛恨的就是贪污腐败,只有清正廉明的党风建设才能真正将党和百姓的心连接在一起。贪污腐败不仅仅会影响党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而且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命运,正应为清政府的贪污腐败,导致了我中华百年的屈辱史,历史上王朝的覆灭均因为官场的贪污腐败,因此贪污腐败是危害祖国发展最根本的因素,只有不断加强廉政建设才能使祖国逐渐走向繁荣富强。自建党以来,我党就非常重视廉政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是我国两位伟大的领导人,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成为了中国的主人并且富裕起来,过上了好日子。本文就结合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伟人的廉政思想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探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并提出对我们今天廉政建设的启发,希望对我国现代廉政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从解放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任务、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以及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等方面创造性地形成了丰富而深邃的生产力思想。 相似文献
13.
李燕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125-128
1956-1966年是中国刚刚跨入社会主义、开始避免苏联模式弊端、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最关键、最重要的十年,也是毛泽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进行不懈探索的复杂而艰辛的十年,其思想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思想科学集中喷发阶段;经济发展为主发展思想出现波动阶段;重点关注阶级斗争,从阶级斗争中寻求发展新途径的阶段。十年的发展历程清晰展现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思路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理论成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现实意义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贡献,提出了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重要理论观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原则,就体现在他用辩证法处理这个关系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中.这些原则就是社会主义一般规律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16.
17.
18.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原则,就体现在他用辩证法处理这个关系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中。这些原则就是:社会主义一般规律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是人和社会得到协调发展、自然得到尊重的社会。概括地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八大"前后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任务,从而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本文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实践和基本国情、照搬苏联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以及国际形势四个方面,分析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