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3,(7)
<正>投资还是消费?4月6日,林毅夫在博鳌论坛上重申,仍需要靠投资拉动经济,未来20年,每年GDP增长8%的关键就是投资。林毅夫并不孤独,包括张军、朱天等在内的经济学家已经提出:中国现阶段,重点仍然是投资而不是消费。只不过,后者更谨慎一些,认为只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政策,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以平均每年6%~7%的速度再增长20年。  相似文献   

2.
如果是消费做引导的话,今天吃了明天有什么?如果以投资作为载体,投资了以后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了工资水平可以提高、消费当然可以增加4月27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的第一届五道口金融家大讲堂,迎来了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林毅夫表示,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仍将保持每年8%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声音     
《华商》2012,(6):24-24
林毅夫:中国经济至少可保持20年8%左右增长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任何发展中国家都可以维持几十年的高速增长。未来中国的后发优势潜力仍然很大,中国经济至少还可以保持20年8%左右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声音+数字     
《中国海关》2012,(12):3-3
中国还有20年维持8%的经济增长潜力。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称,根据历史经验来看,低收入国家只有发展到人均收入为美国的50%左右时才会步入低增长阶段。据估计,中国将在20年后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50%。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经济增长过分依靠资源消耗与牺牲环境。2003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1 58万亿元,约合1.4万亿美元,却消费能源约16亿吨煤、2 5亿吨石油、2亿多吨钢材、8亿吨水泥,其消费量大于GDP总量比中国多2倍的日本(石油除外)。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过量消耗资源与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据1997年世界银行测算,中国仅空气和水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40亿元。按经济增长的三个来源(投资、消费、净出口)测算,2003年投资的贡献达到70% ,消费的贡献仅为30%左右,可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消耗…  相似文献   

6.
信息专列     
《价格与市场》2012,(7):47-48
中国未来20年可保持8%经济增速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期在"新结构经济学"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考虑到日本、韩国等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和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国很有可能在未来20年保持8%的增长速度。林毅夫表示,尽管面临欧元区危机和世界需求萎缩的逆风,中国仍能够继续强有力的增长。林毅夫认为,到2030年以后,和美国相比,中国仍可以继续运用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长期实行"重投资、轻消费"的政策,消费率一直偏低。以限制消费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不仅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居民效用最大化,而且也是不可持续的。消费不足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然而消费过度会导致投资不足从而阻碍经济增长,因此经济中存在最优的消费规模。在检验消费规模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消费的内生增长模型,利用1978—2006年间29年的经验数据,求得中国消费率的最优值为66.46%,据以提出扩大消费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53年至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数量分析后得出:能源消费、经济增长、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四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约有83%的原因可归于投资、人力资本投入、能源投入以及经济系统自身对前期偏离其长期均衡水平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争鸣     
《中国市场》2005,(10):4-5
林毅夫:启动农村存量消费解决未来通货紧缩,易纲:目前人民币汇率基本反映中国经济现状,张立群:固定投资统计数据尚不支持投资反弹说,陆学艺:20年内中国中产阶层可达总就业人员40%,吴定富:中国保险业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  相似文献   

10.
概要 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复苏.虽然全球衰退导致中国出口下降,拖累经济增长,但由于政府的刺激措施,2009年三季度的实际GDP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9%.尽管经济刺激方案是以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为主,但也有一部分是用于刺激消费,因此内需的增长有较为广泛的基础.房地产销售回升已经带动建筑业的活动.制造业的投资受到闲置产能的抑制,但消费保持了良好增长.  相似文献   

11.
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增长形势仍然看好,经济增长动力逐渐由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需求增长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悲观估计GDP增长率不会低于7.5%,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形成的进口会持续增长。这些因素汇集起来将会推动外贸形势持续向好。预计2014年货物进出口增长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港澳价格信息》2014,(1):63-63
<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近日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生产过剩,表现在消费率的不断下降上。他建议,应重视对投资和消费比例的有效调节,这样经济增长才会快。王建在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暨《中国企业家成长20年》上说:"2000年我国的消费率是62%,现在已经下降到45%至46%。"  相似文献   

13.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足以说明投资、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选用1978年以来山东省经济发展的31年数据,通过不同的计量经济方法,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作用,确认了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的影响关系,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提供了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消费增长比较快,但投资和出口增长得更快。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国家加大了启动内需的力度,投资和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声音     
◎面对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中国无疑要进口大量的自然资源,与此同时,维持经济增长还需要进口中间产品、资本商品。——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  相似文献   

16.
《三联竞争力》2006,(9):78-79
未来的中产阶层正在崛起: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将使数亿家庭摆脱贫困命运。到2025年,中国城市家庭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每年的消费能力高达20万亿元。  相似文献   

17.
要言     
《中国对外贸易》2004,(9):13-13
2004年GDP增长有望达到9% ——在8月24日召开的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由北京大学主办的首届北京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说,2004年(GDP)增长应该是在9%左右,消费应该维持在7%到8%增长,投资应该在15%到20%之间。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否准备好迎接消费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决心从“十一五”规划期间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改变一直以来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模式。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关键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显然,扩大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然而,目前投资在中国GDP的比重高达44%,而消费率却降至53%,较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如何拉动消费需求将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表示,人民币加速升值不仅无法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而且有可能导致全球经济滑坡加剧。林毅夫表示,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更多是由美国消费过多以及中国储蓄过度等结构性问题所致,而非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瑞银:2009年中国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周刊》2009,(9):57-57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中国从1978年起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由于消费增长更多的是靠市场自我调节,政府很轻易的选择投资而不是提升消费主动性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样做的结果是,过去的20年里,中国经历了GDP的飞速增长,但是消费在GDP中的占比却在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