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理顺国资监管机构与外部董事之间的关系,建议将外部董事薪酬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国资监管部门统一发放,促进外部董事独立客观地发表意见、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2.
用工"双轨制"是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造成劳动关系矛盾的根源之一。这种现象至今依然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并轨改革心存顾忌。用工制度改革缺乏理论支撑。本文从制度适应性效率的视角。通过组织运作的模型抽象与模拟。对用工的"双轨制"和"单轨制"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表明:用工"单轨制"更具适应性效率。更能促进组织绩效的快速增长:用工"双轨制"具有刚性特征,组织很难自行进行矫正;在并轨改革过程中。国家需发挥政策制定的主导作用,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强制推行用工"单轨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力集团“走出去”步伐加快,境外承揽工程项目、上市并购、投资开发等活动全面展开,涉外法律纠纷案件呈现上升趋势,面临的法律风险随之增加,不利于电力集团境外业务的发展。如何切实有效加强境外业务的法律事务管理、有效规避跨国经营的法律风险、尽可能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成为电力集团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我国国有企业从微观财务角度来看国有企业不断恶化,是非效率的,但全要素生产率(TFP)却一直处于正增长状态,是有效率的;从微观竞争和经济比重的变化来看是没有效率的,但从宏观经济影响来看却是有效率的;从生存竞争指标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宏观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来看却是有效率的。笔者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国有企业作为后赶超时代的技术公共品的提供者、过渡时期国家控制制度变迁进程的工具和社会福利的提供者、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的稳定者和公共品的提供者及克服系统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协调器,其效率状况必定呈出“从微观财务角度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全要素生产率(TFP)来看是有效率的;从微观竞争和经济比重的变化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宏观经济影响来看是有效率的;从生存竞争指标来看是非效率的,但从宏观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来看却是有效率”的“悖论”状况。  相似文献   

6.
中央大力号召住宅节能一年来,随着政府部门的全力推广和国家住宅节能标准的提高,整个建筑设计行业、建筑技术设备研发及生产行业,以及地产开发行业都开始高度关注建筑节能。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的效率损失“生产型”增值税将固定资产转移价值视同新增价值进行征税,形成对固定资产的重复征税,产生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则重复征税越严重的问题。“生产型”增值税的这一属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和发展方向。我国实行了10年的“生产型”增值税已显示其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1.扭曲投资方向。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对纳税人外购资本性商品所含进项税额不予抵扣,这部分税款便转化为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并以折旧形式逐渐转移到新创造的商品价值中,成为该商品销项税额的组成部分而形成重复征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北金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大局,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公司各项环保制度,推动环保工作不断规范化、制度化,环保设施运转率大大提高,有效控制了工业“三废”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9.
华凌 《广西电业》2013,(5):76-77
4月16~17日,隆安供电公司、青秀供电分局、马山供电公司、五象供电分局先后走进南宁供电局新闻中心,参与由该局企管部、农电部、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削短板"创先大家谈访谈活动,访谈中不谈成绩,不说经验,只谈当前的差距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DEA四阶段模型,将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解构为全要素能源管理效率(TFEME)和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TFEEE),对2005—2009年中国省级区域的能源效率现状、成因与提升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能源节约潜力大约为能耗现值的30%至40%;管理无效率和环境无效率是能源低效的共同成因;现阶段能源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外生环境改善,内源性管理效率提升的动力不足;TFEE、TFEME和TFEEE均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东部领先、西部落后;产业结构、教育程度、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是区域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北京、天津、上海等应着重改善区域能源管理能力,江西和宁夏应重点优化外部环境,河北、山西、吉林等应从管理和环境两个层面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1.
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外来工(农民工)主要(只能)通过私人网络关系去寻找工作。利用网络寻找工作不一定能使他们得到工资较高的工作岗位.却可以节省找工成本。由于外来工工资较低,所以,他们不能安心在所在企业工作,因而有较高的流动率。高流动率造成了劳工短缺即“民工荒”。作为群体的外来工之所以工资低,主要是最低工资标准丧失了调节作用,这是基本的、直接的制度缺陷。外来工的高流动性还塑造了劳资关系双方的短期行为。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农民工高流动率和不能转化为真正的职业工人的制度背景.这就是“半工半耕”和城乡二元户籍划分的正式制度、乡土社会的传统社会规范和社会公众(包括农民工自身)对农民工的认知心理等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