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企业技术学习过程中,其现有的技术能力将会对学习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能力基础来获取高效的学习技术是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这就需要研究技术能力对技术学习的影响机理.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并体现在要素和要素的联结上,而企业的技术学习就是知识转移的过程,因此企业的技术能力是通过影响知识流动进而作用于技术学习的.基于此,本文在知识流动的视角下以我国87家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数据来分析和探讨企业技术能力对技术学习影响和作用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能力要素知识联结对技术学习产生的影响要高于技术能力要素知识存量对技术学习产生的影响,表明技术能力要素只有实现有效地融合和联结才有利于提高技术学习效率;技术能力通过知识流动对技术学习的影响更大,知识流动在技术能力影响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2.
尚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8):109-113
在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研究了军民融合企业技术转移与知识积累机制,认为技术转移驱动下的技术积累机制使军民融合企业呈现出特殊的知识结构与竞争力特征。技术能力、组织性知识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军民融合企业竞争力及持续成长能力的提升,导致了技术转移不足、产业竞争力低下及持续成长乏力等。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积累与组织学习的角度探讨了优化军民融合企业知识结构、提升企业成长能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冯晓琦  万军 《生产力研究》2006,(10):171-172,195
后发工业国的技术能力并不是自动形成的,它依赖于企业持续性的有效的集体学习过程。后发工业国的技术能力发展通常从引进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稳定阶段的成熟产品生产线进行简单装配工作开始起步,通过不断深化的技术学习过程,逐渐获得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技术能力的积累。如果不在技术引进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模仿——创新的路径开展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后发工业国的企业实现技术跨越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奉小斌  张晶 《技术经济》2023,42(8):99-111
数字化转型在后发追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对于选择何种数字化转型模式、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后发追赶并未给出明确的解答。基于309家后发企业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后发追赶的影响,并探讨了知识搜索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制造过程数字化和商业模式数字化均对后发追赶有促进作用;反应型知识搜索强化了制造过程数字化与后发追赶的关系,却削弱商业模式数字化对后发追赶的作用,而前瞻型知识搜索的调节作用与之相反;反应/前瞻双元型知识搜索仅增强了制造过程数字化对后发追赶的作用。研究在丰富数字化转型和知识搜索理论的同时,为后发企业选择有效的转型策略并实现后发追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积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积累角度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问题:基于知识积累及技术能力递进,以技术积累转化为载体,企业应针对其发展所处的阶段偏向性培育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后发企业在逆向跨国并购后会与被并企业产生资源依赖关系,需要开展有效的技术学习才能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但现有文献对该过程机制缺乏探讨。文章通过慈星2010—2022年的纵向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由追赶阶段到超越追赶阶段的转型过程中,资源依赖由“后发企业对被并企业的技术依赖”向“被并企业对后发企业的市场依赖”演化,技术能力由“产品工程能力”向“产品创新能力”演化,其中后发企业采取技术解构和技术重构的学习机制驱动了两者的演化过程。研究结论揭示了后发企业逆向跨国并购后的技术学习过程,丰富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和资源依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组织学习的研究说明,环境动态性越强,组织学习越重要。从技术动态性和组织学习角度出发.根据技术生命周期(TLC),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追赶战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TLC的不同阶段,技术动态性强弱存在差异,相应地,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实施技术追赶,追赶者应该具备的组织学习能力也不相同。成熟期和导入期技术是追赶者进行技术追赶的两个机会窗口,这两个机会窗口之间存在着逻辑递进关系,当组织学习能力较弱时,应优先选择成熟期技术进行追赶,当组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后,再选择导入期技术进行追赶,直至实现技术追赶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技术战略联盟中企业技术能力提高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技术所处阶段和企业技术能力强弱对比关系总结了各类技术战略联盟的特点,构建了技术战略联盟中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过程模式。研究表明,这一过程的核心在于有效地将合作企业的隐性知识整合到企业自身的技术中,并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知识与合作企业的知识进行融合,从而进行新一轮学习。如此多次循环,企业通过不断学习,技术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张钢  沈丞 《技术经济》2017,36(1):49-56
基于对探索与利用两类组织学习的拓展分析,细化了后发企业在技术追赶不同阶段的学习与创新活动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技术追赶的3类迂回模式。研究表明:工艺利用、产品利用、工艺探索和产品探索是技术追赶过程中4类主要的学习活动;根据后发企业开展学习活动的差异,技术追赶有技术迂回、市场迂回和曲折迂回3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技术知识的来源分为内部R&D、购买国内技术、引进国外技术3种,不同来源的技术知识最终都需通过知识积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内部R&D及购买国内技术均能直接促进企业原始创新,并增强企业的吸收和学习能力;相反,仅仅引进国外技术不能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需要与内部R&D或购买国内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企业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辨析,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获取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严格相关,通过分析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内经营的特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就可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资源的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实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能力与外资对华技术转移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企业技术能力细化为识别技术、选择技术、获取技术、利用技术和保护技术等五个具体能力和一个核心的技术库,五个能力会对外资对华技术转移产生正面和负面影响。外资对中国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获取技术环节,外资对核心知识的封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对于技术库的知识累积,只能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技术守门员与产业集群的外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本地企业和集群外部的知识联系,成为产业集群发展演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技术守门员是产业集群和外部联系的桥梁,在产业集群获取外部知识的过程中扮演关键的角色。在技术变革发生时,技术守门员引领产业集群实现转型,避免被“锁定”在旧的技术范式。以织里童装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技术守门员在产业集群与外部的联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球价值链驱动下的本土产业升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价值链内产业升级的传递机制是企业的内生技术能力,但技术能力的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尽管全球价值链的国际链接与异质参与者的多样性能够为本土企业提供局部的外部知识,但链条内部的知识溢出并不足以实现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线性发展,也无法实现链条内部自动传递的产业升级,这就需要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学习,在充分利用全球价值链内局部知识外部性的基础上,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知识,实现技术能力的线性发展,从而推动本土产业的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成为关键议题。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并分析差异化战略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强度与技术创新成果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联,这种影响主要通过动态网络能力的构建与数字化转型机制的引入而实现。此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差异化战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产生负向调节作用。拓展研究发现,差异化战略在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方面的效果较为有限,尤其是在优质专利指数等创新质量评价标准上的提升表现相对减弱。研究结论为优化动态网络能力、深化数字化转型、克服技术障碍,以实现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目标提供了实质性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展高技术产业,我国需要建立和提高强大的高技术能力。企业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我国企业建立和提升高技术能力的途径:选择正确的技术战略;获得公开的技术知识,开发暗含的企业特定的技术知识;强化技术生产者同用户、供应商、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正确选择技术来源。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将其归为内部创新因子和外部创新因子,建立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2009年国内大中型工业企业R&D及相关活动的主要指标数据,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办科技机构数量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对内部创新因子的贡献最大;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得分上的排名在各类型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居前三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技术创新的收益函数和博弈模型,并与企业自主创新的情况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的技术含量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存在最佳产品技术含量;在同等条件下,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效益要大于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技术创新的效益。因此,一方面,企业不应盲目加大创新投入;另一方面,政府应降低对科研单位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推广,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工业企业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必须组建联盟关系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基于创新联盟理论,构建联盟管理能力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框架,通过对451份有效问卷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①联盟管理能力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②知识流动在联盟管理能力与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知识重构能力调节联盟管理能力与知识流动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