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自然灾害危机对旅游行业、景区和相关企业的影响已经备受关注。已有文献多从行业视角、企业和景区视角研究严重自然灾害危机的影响,而忽视了旅游活动的核心要素——游客。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行为信念、规范影响、自控信念、他控信念和负面情感是严重自然灾害危机影响旅游意愿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显示,游客可以分为控制型和敏感型两类,并且敏感型游客去灾区旅游的意愿显著低于控制型游客。回归分析显示,行为信念、他控信念和主观规范是影响旅游意愿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铁生  孙根年  马丽君 《经济地理》2012,32(10):145-151
根据张家界2001—2011年旅游统计数据,建立入境旅游客流量及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客流量及旅游收入四条本底趋势线,引入月指数的概念,基于本底线模型的高分辨率分析危机事件对张家界旅游的影响。研究表明,旅游业既是一个敏感性产业,又是一个自我恢复力强的产业,在危机之后往往能强力反弹,旅游本底趋势线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始终能够把危机形成的凹型谷吸引回来。研究认为,张家界作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景区,具有抗周期性和后危机反弹的特征,尤其是国内旅游具有更强的抗周期性和后危机反弹能力,而入境旅游相对更脆弱。此外,作为国际性危机事件,SARS和国际金融危机对张家界旅游影响较大,周期较长;而自然灾害对张家界旅游影响相对较小。研究成果为张家界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和管理体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2015年我国大陆31个省份基于网络关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差异。研究发现:(1)各省份基于网络关注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各省份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衰减分层现象;(2)各省份基于网络关注的旅游需求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偏低,大部分地区处于失调阶段,在空间分布上,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在区域联动发展上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环境规制分成命令型、市场型和自愿型三类,以核密度估计分析碳排放分布的动态变化,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不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997—2017年中国三种环境规制与碳排放量变化表现同步增长,碳排放区域差异明显,命令型环境规制占据主体,市场型环境规制波动性变化特征明显,自愿型环境规制稳步增长;碳排放和环境规制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并且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碳排放减少或增长的影响能力增强;三种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均存在空间溢出,相比较而言,市场型环境规制的正向溢出效应最为明显,不同环境规制影响的区域差异特征表现为:命令型环境规制"东部>中部>西部",市场型环境规制"东部>西部>中部",自愿型环境规制"西部>东部>中部"。  相似文献   

5.
马丽君  张家凤 《经济地理》2020,40(1):197-203
文章收集近20年相关数据,利用基尼系数、重心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考察旅游发展空间差异变化对经济发展平衡性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近20年来旅游增长速度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西部省区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较高,且旅游增长速度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东部省区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较低,且旅游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差较小。②31省区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整体呈减小趋势,尤其旅游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明显减小。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有一定的同步性,但在不同区域两者的同步性强弱不同。③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变化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近20年的数据表明,我国大陆31个省区、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的减小,31个省区、中部、西部的旅游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但对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樊福卓 《当代经济》2009,(13):96-100
本文基于旅游客源地、中转地和目的的比较分析,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间旅游业的功能关系问题.本文发现,无论是作为旅游客源地、中转地、还是目的地,不同城市间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同时,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相互之间互为客源地和目的地,其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对四川旅游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尝试借助ARMA模型来测算汶川地震对四川经济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周期,以克服实际工作部门在测算谊种影响时,不考虑经济序列长期发展趋势的不足以使我们准确把握地震对四川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周期,为做好旅游灾后重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方法,以中国31个省城为例,研究省城旅游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估算出各个地区旅游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是影响中国大部分省域旅游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变量弹性系数在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地区较大;基础设施则对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旅游较大影响;人力资源变量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起到了主导作用,而旅游上层设施在西北地区的拉动作用明显.最后提出,各个地区应该制定差异化的旅游政策做引导,从而使各个地区旅游发展越来越好,也有利于全国旅游水平总体提高.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但由于其季节性、替代性、敏感性等特征决定其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突发性事件的干扰和冲击,所以旅游业又是典型的脆弱性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转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危及公共安全的各类突发事件频发,给旅游业造成了极大损失.以湖北省为例,选取湖北省1986-2016年30年入境旅游人数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构建带有虚拟变量的ARIMA模型,定量分析了突发事件对湖北省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突发事件,对旅游业发展影响不同,危及安全的突发性事件对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2006—2018年中部六省80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效率,分析人口规模、富裕程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等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中部六省城市生态效率以2014年为转折点呈先降后升变动;南部省份生态效率普遍高于北部省份,排序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城市生态效率的高值区由“E”字型集聚转而趋向空间分散,2014年后又出现“由”字型空间集聚。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富裕程度具有抑制作用,城市规模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加快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转变、遏制污染产业转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空间异质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磊  季民河 《技术经济》2011,30(11):73-78
利用2008年我国省级相关数据,建立了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的技术进步明显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在改善能源效率方面,国内R&D投入的贡献比外商直接投资要大;与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相比,空间变系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更好,且基于后者的参数异质性估计结果显示,不同省域的技术进步在促进能源效率改善方面存在空间差异性。最后提出建议:加大国内R&D投入、依赖自主创新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各地区应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研政策,以促使能源效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地理》2021,41(3):223-230
在危机事件的冲击下,探讨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演进规律,对于灾后旅游恢复重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GWR模型等研究方法,对"8·8"九寨沟地震冲击下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呈东强、西弱的分布态势,在地震的冲击下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总体呈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特征。(2)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呈多极化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社团结构特征。地震并未改变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多极化格局,但推动了网络社团结构的分化重组。(3)阿坝州旅游经济联系受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发展政策的影响显著,地震对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程度具有梯度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文化、科技和创新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整个经济发展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对其技术效率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构建技术时变的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不高,效率损失约为37.1%,但随时间呈小幅上升趋势;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的技术效率最高,并且区域间技术效率出现收敛趋势;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与技术效率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资本、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水平对技术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而人力资本增加了技术无效率。  相似文献   

14.
翟艳  苏建军 《技术经济》2011,30(9):26-31
利用1991—2010年我国金融机构贷款、股票筹资和研发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及2006—2007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通过协整关系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相关分析,分析了金融集聚与研发投入的关系,并以金融机构贷款和股票筹资及研发强度为依据,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四个等级,分析了金融集聚与研发投入的空间差异。结果发现:金融集聚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股票筹资与研发投入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发投入与金融机构贷款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金融集聚与研发投入呈明显的线性相关;股票筹资对研发投入的贡献要大于金融机构贷款。  相似文献   

15.
基于空间滞后模型(SLM)测算了我国2004—2016年30个省份的能源强度和城镇化水平,并从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两方面构建了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分析了城镇化对我国不同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能源强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呈现正相关关系;在我国四个区域中,城镇化水平与能源强度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中部地区影响程度最强,西部和东北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都在增大,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而农业作为与自然联系最紧密的产业,所受影响无疑是最大的。针对中国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灾害确实是影响粮食产量的负面因素。中国目前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体制机制的完善以及国家财政支持、发展农业保险等,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社会各界对自然灾害的意识还是很薄弱,大量的财政救济支出会给财政带来压力,农业保险不完善,不能发挥主要作用等。提高中国农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应从加强防护措施、提高灾害反应效率和筹建自然灾害风险基金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18.
19.
30年来危机事件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本底趋势线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从事件的来源、性质、大小及对旅游业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分析了30年来7次突发性危机事件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所搜集的7次突发性危机事件中,以1989年北京的6.4风波和2003年SARS危机对中国旅游业影响最大;[2]国际客源市场整体性人为事件,影响范围较大,对旅游业的冲击较强;国际客源市场局部性人为事件,影响范围较小,冲击力较弱;[3]目的地整体性人为事件,影响范围大,对旅游业的冲击强,且影响时间较长;目的地整体性自然灾害事件,影响范围大,对旅游业的冲击强,但影响时间较短;目的地局部性自然灾害事件,影响范围小,仅对受灾地区的旅游业有重大影响;④国际客源市场事件,一般只对入境旅游业有影响,对国内旅游的发展没有影响,而目的地整体性事件则对该目的地国内和入境旅游都有着莺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哈大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广高速铁路开通对站点城市及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条高速铁路线路的时间效应基本一致,但各站点效应的符号不同.郑西高速铁路和武广高速铁路的站点效应为正,说明在相对不是很发达的东北和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京广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的站点效应为负,原因是选取的地级站点城市与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很近,高速铁路开通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集聚,虹吸效应明显.同一线路站点效应存在异质性,说明高速铁路效应需要依托于区域经济环境.东部地区存在虹吸效应和经济集聚效应,但并没有拉大高速铁路站点城市和非站点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但在中部和东北地区,增加高速铁路站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来看,高速铁路开通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