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1 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 爱国华侨、实业家陈嘉庚先生代父还债的故事人们都很熟悉,这已成为一个经典的商业诚信范例.陈嘉庚父亲在新加坡经商破产,负债20余万元.陈嘉庚接手父亲的生意,根据当地法律,本可以不用偿还这笔巨额债务,但他毅然决定代父还债,几年后终于连本带利为父亲还清了全部债务,也为自己赢得了极高的商业信誉,帮助了自己在当地立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厦门市,是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我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陈嘉庚投资兴建的厦门集美学村已经走过了90多年辉煌的历程,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华侨博物院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亲自创办的,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在祖国的博物馆园地中,也是一枝独秀的奇葩。  相似文献   

4.
胡又元 《开放潮》2004,(4):60-61
华侨博物院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亲自创办的,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在祖国的博物馆园地中,也是一枝独秀的奇葩。  相似文献   

5.
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华侨实业家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跨时代的伟人,他集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教诸项成就之大成,具有崇高精神和高贵品质。陈嘉庚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民族文化,他的文化理念融汇到他的企业经营与办学兴教实践中,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及深刻的内涵,对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保护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洋实业家、华侨领袖陈嘉庚,曾给南京国民政府以巨大资助。抗战爆发后,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募捐巨款支持祖国抗战,据统计,1939年国民政府军费为18亿元,其中华侨汇款达11亿元,而南洋华侨捐款占华侨捐款总数的70%多。这对战时财政经济的支持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当时,陈嘉庚对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了解甚少,他所听到的都是共产党如何  相似文献   

7.
黎永强 《开放潮》2001,(6):48-49
200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在新世纪的曙光中迎来八十华诞。这座我国第一所侨领陈嘉庚先生独资创办的著名高等学府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不平凡的历程。建校以来,学校已先后为国家培养8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不少成为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有的则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祖国建设的骨干力量。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毕业于厦大和在厦大工作过的就有50多人。 经过建国后五十年的发展,厦门大学在人文社会学科方面已形成实力雄厚,具有传统优势与特色。厦大的台湾研究、南洋研究、海洋研究、特区研究等也颇具特色,堪称…  相似文献   

8.
“陈嘉庚精神”或“陈嘉庚主义”单就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思想而论,其集中体现就是陈嘉庚所一贯提倡的“诚”、“信”、“果”、“毅”四个字。  相似文献   

9.
<正>叶落了会归根,人漂流久了会回家。下南洋,近代中国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之一,众多国人选择到国外寻求创业机会。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众多的华侨华人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满腔热情一批批回国,参与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论历经多少苦难与辉煌,他们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陈嘉庚先生是华侨中的楷模,"嘉庚精神"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兴国、艰苦奋斗的内涵被一代代华侨广为传承,其中杜成国是"嘉庚精神"最忠实的传承人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叶落了会归根,人漂流久了会回家。下南洋,近代中国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之一,众多国人选择到国外寻求创业机会。新中国成立后,又有众多的华侨华人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满腔热情一批批回国,参与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论历经多少苦难与辉煌,他们始终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陈嘉庚先生是华侨中的楷模,"嘉庚精神"传递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兴国、艰苦奋斗的内涵被一代代华侨广为传承,其中杜成国是"嘉庚精神"最忠实的传承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陈嘉庚的六个实力地盘及核心幕僚中,南侨闽帮实为其成功的源泉。在陈嘉庚的主持下,闽帮经历福建会馆改组,成为南洋侨界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帮。在陈嘉庚领导的诸多爱国运动中,闽帮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政治影响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底,我接受了一项特殊的采访任务,去采写已经离世的侯伯宇先生. 虽然侯先生去世一年多了,但许多人提起他依然激动万分,潸然泪下.每一个人的追忆,每一个人的讲述,每一个人眼中的侯伯宇,都是那么相同而又不同——  相似文献   

13.
正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基金会的捐资助学光荣榜上,有一个人的名字近年来一直名列其中。他把企业经营所得和全部精力投入家乡公益建设,先后捐资助学1500多万元,被誉为"翔安陈嘉庚"。他就是翔安区德孝研究会会长陈青松。陈青松是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人,原是一名在和平码头蹬三轮车的工人。后来,他开起餐厅,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87年,小有积蓄的陈青松创办了升祥贸易有限公司,企业越做越红火,  相似文献   

14.
纪知颜 《走向世界》2010,(11):82-85
邱振亮先生为人十分谦恭.自幼学画的他,屈指算来也有四十多个春秋了.然而,他在艺术圈内这么多年,却不以"画家"自称.  相似文献   

15.
<正>"路边一片片盛开的山花,那是千万忠骨不屈的英魂,车轮下咯吱咯吱的响声,那是争取民族自由的呼吸。一条蜿蜒的路,一群不平凡的人,一段不平凡的往事,历历在目……"这首诗歌,描写了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抢运军需物资的战斗场景,歌颂了广大爱国青年侨胞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赤子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侨华人积极支援祖国抗战,有的捐赠物资,有的远涉重洋回国参战,其中,由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号召组织的"南洋华侨机工(简称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是中国  相似文献   

16.
明善小屋     
钟明善先生的小屋在西安交大一村.小屋即书屋,时下流行叫工作室. 交通大学占地阔绰,家属区盘踞东郊一片,有一二三村之多,楼宅院落属上世纪建筑.固然旧了些,却依稀可见昔日福利之优越.钟先生的小屋嵌于一排排楼群里,无疑常被人费力寻找.  相似文献   

17.
为陈振中先生这样的老友的最后著作<先秦手工业史>写序,是我不能辞却的义务,但也是相当沉重的责任.几次筹思提笔,总觉得对陈先生的业绩和精神体会不足,有负其夫人邢志义女士的委托.陈振中先生与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多年同事,虽然不在一个研究所,他工作的经济研究所是中国经济史学的重镇,同我们历史研究所多有往来.陈先生长我两岁,是甘肃定西人.  相似文献   

18.
“侨商首领”李光前是新加坡(马来亚)南益树胶公司的创办人.靠“善于利用信用”,李光前的南益树胶公司历经世界经济危机、同行剧烈竞争而长盛不衰,发展成包括树胶园、树胶加工厂、黄梨园、黄梨加工厂等经营项目众多的大型企业,称霸东南亚市场,他成了继陈嘉庚之后的“橡胶王”,继张弼士之后的新一代华商首富、侨商首领.  相似文献   

19.
刘军 《走向世界》2004,(2):22-23
2003年11月7日,菏泽市人民政府、人行济南分行暨省市银行打造诚信菏泽推进银企合作项目洽谈会圆满结束.据悉,这次最大的受益者是山东盈享果蔬集团公司,该公司50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缺口在这次洽谈会上得到落实.谈及此事,该集团董事长、菲律宾华侨高旭日先生喜不自禁:"是工商局的同志帮了大忙呀!"  相似文献   

20.
重访巴洛河     
我是巴仓人 先说说事情的起因吧!原来,上海有位叫雪娃的镇长,是位遗腹子出身.老母今年90多岁了,突然要叫他到青海省巴洛滩来找他亡父的坟茔.他父亲本是教育局长,半个世纪前被打成右派送到巴洛滩改造,不久就病故了.后来巴洛滩并入巴仓农场.而我曾是巴仓人,雪娃就通过青海的丁乐年先生找我了解内情,并要我如今这个上海人,陪他走一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