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是保险公司保障出口商以信用证(L/C)、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销(O/A)方式从中国出口或转口的放帐期为一年以内的收汇风险.  相似文献   

2.
《国际商务财会》2013,(8):34-35
出口信用保险主要险种 短期出国信用保险 保障信用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出口收汇风险。承保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适用于出口企业从事以信用证(L/C)、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销(OA)结算方式自中国出口或转口的贸易,以及银行在出口贸易项下受让的应收账款或未到期债权。  相似文献   

3.
<正> 出口信用保险是以国家财力为后盾的政策性保险,承保的足出口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过程中,由于境外的商业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其作用是:一、结算方式多样化,提高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和能力长期以来,外贸企业的出口大多数采用的结算方式是单一的信用证(L/C)收汇方式,而对于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账(OA)等商业信用付款条件一般不采用,即使采用也是慎之又慎,仅限于老客户和短期、小额的出口收汇,并经层层审批方  相似文献   

4.
谈出口信用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不少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出口贸易中大多采用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或赊销(O/A)等方式推销本国或本地区的产品。为了适应这一新趋势,我国的外贸企业应适当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收汇方式,以与海外出口商同样的支付条件参与国际竞争。这将给我国的出口商带来一定的风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自1988年起开办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本文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适用范围、类别、保险金額和保险费等一一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魏卓明 《现代商业》2011,(32):180+179
信用证结算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支付方式,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出口商收汇仍然面对诸多风险。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是规避出口收汇风险的有效途径。其不但能转嫁各种收汇风险;还能帮助出口商建立一套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为出口商融资,使其可以选择灵活多样的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下企业出口的护航者——出口信用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而开展的一项政策性保险业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我国为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保险公司。金融危机减少了我国企业出口的机会,增加了收汇风险和贸易风险。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与外贸规模及不相符。金融危机下企业投保出口信用险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降低收汇风险,避免欠款和坏账损失,获得融资便利。出口信用保险是企业出口的护航者。  相似文献   

7.
后危机时期出口信用保险的运用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信用保险是一国为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营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对象是出口企业的应收帐款.承保的风险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商业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目前,世界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时期,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作用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8.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支持本国产品出口,保障企业收汇权益,由国家提供基金,通过其认可的保险机构向出口商提供的一种政策性保险业务。自英国1919年设立世界第一个官方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出口信用担保局(ECGD)以来,许多国家均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它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支持出口、防止收汇风险的政策措施。一、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口信用保险(ExportCreditInsurance)以出口企业在执行出口合同中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为保险标的,通过承保出口业务中一般商业…  相似文献   

9.
侯静  周英芬 《商场现代化》2006,(26):188-189
2003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推出一种集承保海外买家支付风险与向商业银行融资为一身的综合型险种——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到目前为止,一些进出口公司尝试使用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确实起到了防险又融资的功能。然而,仍有许多进出口公司对这一险种不甚了解,忽视出口信用风险,需要融资时,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常常采取向银行申请打包贷款或做出口押汇。本文通过比较打包贷款、出口押汇与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在概念、融资范围、融资时间、融资条件,以及是否具备防止海外买家支付风险的功能等方面的不同说明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的优势,目的是希望我国进出口公司,尤其是获取银行直接贷款困难的中小型进出口公司积极运用这种政策性金融工具,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10.
何敏 《新商务》2003,(8):46-47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风险基金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是国际上公认的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一、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以出口企业在执行出口合同中应当享有的合法权利为保险标的 ,通过承保出口业务中一般商业保险公司所不能承保的境外商业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 ,来补偿出口贸易中的收汇风险损失。商业信用风险 ,又称买方信用风险 ,指买方破产、倒闭 ;买方违约造成出口企业的损失。如买方违约拒收货物、拒付货款 ,买方毁约使出口合同无法执行 ,以及买方拖欠货款超过一定时间而产生的收汇风险损失。政治风险 ,又称国家信用风险 ,指由于买方所在国或货款经过的第三国实行外汇管制 ,限制汇兑 ;或实行贸易管制 ,禁止进口 ;或撤销已颁发…  相似文献   

12.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风险基金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它能为本国出口企业提供收汇保障、融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支持,能促进贸易出口,海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是世贸组织(WTO)规则允许  相似文献   

13.
目前,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以及赊销(O/A)等以商业信用为付款保证的支付方式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流支付方式,采用信用销售方式出口,对出口企业开拓新市场,提高销售额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信用销售方式也给出口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信用风险,造成了许多坏账损失  相似文献   

14.
本案点评:A公司失误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对托收交单条件认知不足,未充分了解D/P与D/A的本质区别,以致物权凭证被进口商在会款前骗到手;二是作为出口信用保险的投保人和受益人,在买方提出更改交单条件时,即使不甚清楚其中所涉及的风险差异,也须先征询承保公司的意见,以免保险生效的因果环扣脱节带来保险权益的丢失.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中国对外出口额达到2.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再次有力地奠定了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然而,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使得外贸企业面临越来越多元化的出口竞争方式,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证(L/C)交易逐渐衰落,而以商业信用为付款保证的支付方式,如赊销(O/A)、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等更为大家所接受,商业信用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信用交易在促进成交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隐患,尤其是面临一些突  相似文献   

16.
卢小平 《大经贸》2002,(6):38-39
出口信用保险是世界各国支持本国出口贸易的通行做法。出口信用保险机构通过承保企业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商业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补偿企业收汇损失,提供出口信息服务,提供融资便利,保障企业经营的稳定性,使企业可以用更加灵活的贸易手段参与国际竞争,不断开拓新客户、新市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商业信用的发展,汇付逐渐取代信用证成为主流结算方式。处于买方市场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为抓住出口商机,更倾向于选用赊销、承兑交单等结算方式。通过对赊销、承兑交单等结算方式下出口商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押汇、福费廷、国际保理业务等主要风险规避手段的成本以及效果,以便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更加合理地选择风险规避手段,进一步提高出口效益。  相似文献   

18.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鼓励国内出口企业积极创汇而提供的一项政策性保险业务。1988年,我国政府授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出口信用部办理我国出口企业因采取信用放帐方式向海外买家输出货物或提供服务而收不到货款的风险提供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开办以来,为我国出口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收汇保障,加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为企业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手段。本刊特辟保险业务栏目,将由浅入深、有理论有实务地对出口信用保险知识加以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9.
偏离官方支持宗旨--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运作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始于1989年,起步较晚。初期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经营承办,以短期信用保险业务为主。199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后,该行也开始承办大型成套机电设备的中长期信用保险业务。2001年5月,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同时将风险基金规模大幅提高到人民币40亿元。十多年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取得了长足发展,承保额占当年出口额由1990年的0.5%左右发展到2000年的1.5%左右。客观而言,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贸易中,为扩大出口,创造规模经济效益,出口商往往不得不接受承兑交单、赊销等风险较大的信用付款方式。信用付款在给出口商创造商机的同时也使他们必须面对信用风险。而如何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将收汇风险降到最低,一直是出口商们所关心的问题。国际保理业务和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是保障收汇安全的有效方法,它们有助于企业实现扩大出口与安全收汇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