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制造业除产品的设计、工艺和制造等“硬实力”与世界制造强国有差距之外,在信息化管理等“软实力”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距。成本信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信息,对制造企业而言,该如何建立与完善制造业产品成本信息系统呢?笔者拟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做些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是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题中之义。选取2006—2015年为研究时段,基于指标设计和因子分析方法甄别中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及发展症结,结果表明:(1)中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在中国四大板块中居于第二位,金属制品及专用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中部地区制造技术、制造规模、制造效益等较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优势明显;(3)中部地区制造业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显著,表现为创新不足、生产粗放、效率偏低等。为此,中部地区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振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落后产能标准,加速传统制造转型升级;培育制造业增长集群,加快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制造业发展环境;深入推进中部地区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3.
杨富贵 《企业活力》2007,(10):70-71
<正>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山东的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就生产力水平来说,还不是制造业强省,与先进省市的差距还很大,与现代工业国家的差距更大,特别是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布局分散、缺乏集聚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差、制造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山东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山东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3,(10):147-148
我国目前虽然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是"大而不强"。制造业竞争力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成为目前理论界及制造业界都关注的问题。分析顾客需求满足、顾客价值实现对制造企业质量提升的意义,建立基于顾客需求导向的制造企业质量竞争力提升模型,探讨提升制造企业质量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北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中小装备制造企业已成为河北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整体产业层次不高,多集中于传统制造领域,研发创新能力薄弱,在研发理念、人才、投入、模式、管理等方面与发达省份差距明显。探索通过"自身建设"、"集群发展"、"协同创协"和"两化融合"等途径,稳步提升河北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能力,已成为河北装备制造业乃至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王晓菲 《物流科技》2010,33(4):132-135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管理模式落后和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管理模式与国外先进模式的差距,并结合战略导向时期企业管理模式的新要求制定了我国制造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进行成本管理,才能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进行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制造业生产计划控制模式落后、产品设计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意识、成本管理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制造业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取得发展,必须要将现代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引进我国制造业,通过与国内制造业比较成功的管理经验相结合找到解决制造业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端装备制造十二五规划提出高端装备制造业五大重点发展领域,陕西近年来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国内主要省市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国内外该领域相关数据分析提出陕西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船舶制造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船舶的制造工艺,一定程度上对船舶制造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显著的负面影响。虽然船舶制造企业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由于近年来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产品价格竞争加剧,生产成本压力大.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陆续引入战略成本管理理念,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协同、可持续、动态、全方位等特点,既有利于成本管理,又有利于企业战略的构建与实施.本文通过对Z公司A产品...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3,(13):32-33
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传统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由于技术、管理、投入不足等多方面的的因素,我国的制造业正承受着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2.
CE:怎么评价现在美国制造业的真实竞争力? 徐沪初:美国制造业衰落这个结论,我觉得比较偏颇,因为从整个历史来看,美国的制造业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过去是,现在是,我觉得将来还是.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在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方面,美国一直走在前面. CE:和中国制造业相比较呢? 徐沪初:从技术角度看,美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当中,技术一直遥遥领先,而且和我们的差距还不是一点点.体现在行业上,不管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等不同领域,我们和它的差距都比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效率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1999~200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交易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其中以金融业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交易成本是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中介变量,但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  相似文献   

14.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现代制造系统中的网络制造带来先天性的安全隐患,使传统制造业将面临严重的挑战,为了有效地解决网络化制造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制造系统中的信息网络安全要求,深入研究了现代制造系统中的信息网络体系,并提出了构建系统的安全防护的现代制造系统中的信息网络安全策略,以期保障现代企业制造系统中的信息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5.
生产制造成本在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维持制造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提出制造业要改变发展路线,寻求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不断改进和完善制造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航空制造属于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我国的航空制造业无论是军用领域还是民用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加上国家"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战略布局,未来航空制造的发展空间很大。但是,虽然飞行安全是需要不惜一切代价保障的,因为航空产品研发成本高,因此在以往的航空制造中对成本的重视度较低,市场只能面向全球,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航空制造企业想在全球市场提高行业竞争力,就必须将成本管理提上日程并切实加强成本管控。本文将从价值链角度浅析航空制造的成本管理,并对成本控制提出部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自主创新打造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8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数据为分析基础,指出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其深层原因在于制造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较弱.为此,文章提出以自主创新作为提升其竞争力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涉及制造过程,因此制造业的财务成本管理较其他行业(如商业)更为复杂,而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因所涉及产品生产工序、制造工艺的不同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财务成本管理模式.致使制造业财务成本管理难以形成相对固定的规范化、精细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9,(4):53-60
本文利用卡尔曼滤波和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的劳动力平均成本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正相关,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也是促进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三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也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一结果并不会因为衡量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政府应该给予企业经济增长稳中向好的预期,这将有助于消除经济不确定性,改善企业投融资决定,合理安排生产;同时,适当地提高制造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以在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缓解收入差距,刺激国内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0.
推进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和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研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并探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影响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对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股权性质、不同技术水平的制造企业的影响呈现显著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主要借助信息、资金和人力资本三条路径推进中国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政府可以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企业则可以优化内部要素资源配置,以此赋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