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不同,从而导致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产生差异,即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要求对时间性差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由于小企业的现状及会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此准则对小企业的的要求有点太高。不能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正确执行,形成企业所得税时间性差异不能在账簿上正确反映,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时2008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也已于2009年5月31日结束;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核算所得税的方法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作者结合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通过案例分析方式阐述如何完成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及如何运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暂时性差异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二十家公司的调查和了解,和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对企业会计制度和税法的学习,我对比发现,近80%的公司财务会计在处理所得税费用时,会计处理比较繁琐,产生所得税差异,不能科学合理地同企业所得税法有机结合,给企业会计核算和申报纳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通过以下方法处理,既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准则,又符合税法规定,做到有机结合。账务处理简单明了,所得税汇算清缴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4.
邢风云 《经济师》2003,(9):205-206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方面的不同 ,导致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 ,使得企业对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有其特殊的一面。文章着重阐述了纳税差异的产生、对企业纳税的影响和应采取的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该行业以房地产为经营对象,项目开发周期长,行业核算特殊,本文分析了房地产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以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如何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6.
曲玲 《时代经贸》2007,5(12Z):133-134
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所得税会计正是研究如何处理这些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本文通过研究《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及有关所得税会计的文献资料,谈谈对所得税会计的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通过该准则,可以更恰当反映企业所得税资产和负债,更好实现与国际准则趋同。本文对企业所得税会计按现行税法核算与《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会计与税收收入确认协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完全摒弃了原会计制度要求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等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一步到位,要求所得税核算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只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一种模式。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看似复杂,其实,只要掌握好关键两个步骤的核算技巧,所得税核算就会得心应手。本文拟从所得税的日常核算及所得税汇算清缴等两个方面对所得税核算方法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企业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之后,企业会计与税法之间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差异。这对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等很多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出发,对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纳税调整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导的会计标准,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仍然执行2004年财政部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会计标准改革与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简要分析会计标准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税务机关提醒参加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企业财务部门,在汇算中应检查下列事项是否核算正确,各类报表是否真写准确,扣减部分是否已报主管税务机关的审批、审核或确认。尤其要注意的是,认真分析企业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的差异要按税法的规定将企业税前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根据以往所得税汇算清缴经验和发现的企业容易发生的问题,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流通企业规避所得税纳税风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上遵循的原则是不同的,按照会计准则确认和计量的收入、费用或损失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依据之间必定产生差异,必须确切把握差异,以规避所得税的纳税风险.  相似文献   

13.
韩宗强 《经济师》2007,(10):176-178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颁布前我国没有所得税会计准则,只有《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4)、《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1995),企业在会计实践中主要是按照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文章通过对相关概念、所得税计算方法、账户设置、会计确认及计量等方面的对比,对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析并对有关规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不仅是税务机关进行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要求,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维护自身权益的具体表现,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离不开财税部门、纳税人、社会中介机构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是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的第一年,其在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方面也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文章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的风险出发,根据房地产企业的特点,阐述了所得税汇算清缴审核中应着重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旧准则所得税会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比较的是会计利润与应税收益间差异。新准则所得税会计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等项目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将该差异的所得税影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所得税费用。比较的是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间差异。在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教旧准则有以下新变化。  相似文献   

17.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其中,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专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及其应用指南,如何理解所得税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作者试图通过举例来说明对此的理解,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会计与税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二者的目的和适用原则的不同导致了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存在和不可消除。解决会计与税法差异的途径在于纳税调整。企业的会计核算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而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要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9.
货物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涉及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由于税法与会计准则对视同销售收入的认定不同,使得货物视同销售业务在会计处理上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做法,令许多会计实务工作者和学习者对这类业务的会计处理感到非常困惑。因此,要正确进行货物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不仅需要理清会计准则与税法对视同销售认定存在的差异,还得理清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对视同销售认定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徐鹏 《时代经贸》2007,(1Z):107-108
所得税会计就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摒弃了旧规范中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从而导致新准则与旧规范在差异定义、收益确定所得税费用计算、亏损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真正建立与完善,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认真学习所得税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作一个全面的比较。以期大家共同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